“一曲單于暮烽起,扶蘇城上月如鉤。”一千多年前,詩人韋莊路過今陜西省榆林市綏德縣時,將邊塞苦寂賦于筆端;一千多年后,當南來北往的游客走進這座塞上駝城時,滿目蒼翠映入眼簾,發展動能洶涌澎湃。
2023年,陜西省榆林市地區生產總值達7091.44億元,成為首個突破7000億的中西部非省會城市。產業興、生態綠、鄉村美……一座現代化能源重鎮正加速崛起,成為推動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強力引擎。
——把能源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戰略提出五周年之際,榆林能源革命創新示范區正式獲批。政企學研攜手并進,科技成果全面開花,曾經的西部“煤城”創新浪潮此起彼伏,引領中國能源結構堅實邁向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發展根基。從黃土高坡時租空間到毛烏素沙地,幾代人的堅持“植綠”將漫天黃沙緊緊縛住。榆林市約93%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林木覆蓋率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0.9%提高到現在的36%,陜西省由此成為首個“拴牢”流沙的省份。
——把糧食安全視為“國之大者”。2023年,榆林市糧食播種面積達1099.2萬畝,位列陜西省第一;糧食總產量253.9萬噸,位列陜西省第二。昔日“走西口”的苦寒之地一躍成為陜西省的“新糧倉”,一幅鄉村振興的幸福圖景徐徐鋪開。
悠悠萬事,以民為本。掬一抔黃土,扭一段秧歌,再唱一曲陜北民歌,這片底蘊深厚、充滿希望的土地,正在書寫新的傳奇。
能源革命筑牢產業基石
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的陜西榆林,是國家能源安全保障基地。2023年,榆林市原煤、原油、天然氣產量分別占全國總產量的13%、5.2%、10%。
2月,在榆林能源革命創新示范區創建部署會上,榆林能源革命創新示范區宣布順利獲批,能源陜西實驗室和陜西省能源經濟研究院正式揭牌,依靠“能源崛起”的榆林啟航新一輪“聚變發展、蝶變升級”。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萬勁松表示,創建榆林能源革命示范區是保障新時期能源安全、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大舉措,是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促進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因能源崛起,由創新突圍。創建能源革命創新示范區成為榆林重塑“傳統煤城”面貌的新的里程碑。幾年來,一大批現代能源化工項目落地榆林:從智能礦山建設到精細化工加速布局,從降碳工藝提升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開啟規模化應用,從煤、油、氣能源保障擴展到風、光、儲、氫等多能融合發展。
初秋的黃土高原,天朗氣清,風輕云淡。走進榆林中科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展廳,榆林市由單一煤炭采掘業到多能互補融合的現代能源工業體系,從基礎煤化工到現代精細化工的發展足跡清晰可見:第一座特大型現代化高產高效煤礦,全球規模最大的煤基乙醇項目、陜西首個風電裝備制造項目、首個煤制烯烴項目……
“我們以榆林高碳城市的低碳化發展為目標,聚焦突破‘雙碳’關鍵核心技術,以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與耦合替代、非化石能源多能互補與規模應用、工業低碳/零碳流程再造、數字化智能化集成優化為四條主線,打造先進儲能、氫能綜合示范、氫與煤化工融合、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四大平臺,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貢獻力量。”榆林中科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副院長盧巍說。
榆林市榆神工業園區管廊縱橫交錯,構筑起“鋼鐵森林”,現代前沿科技完成煤炭“由黑到白”的轉換,最終成為可降解的醫用骨釘、餐具、購物袋……一幅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的現代煤化工發展圖景已在眼前徐徐展開。
把煤炭“吃干榨盡”,是實現高碳產業低碳化轉型的路徑之一。在陜煤集團榆林化學有限責任公司,全球在建最大的現代煤化工項目——年處理1500萬噸煤炭分質利用項目矗立于荒漠之中。按照技術路線設計,一塊煤炭在這里將被分種類、分階段實現最大利用。
“‘煤炭分質利用技術’產業技術疊加,資源利用率更高、能耗更低、碳排放更少,走出了一條我國現代煤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新路子,拓展了煤化工發展的新空間。”陜煤集團榆林化學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鄭寶祥說。2023年12月22日,該企業180萬噸/年乙二醇裝置提前9天達到設計產能目標,刷新行業紀錄。
資源物盡其用,產業鏈條不斷延伸。榆林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馬宏革介紹,近年來,榆林市著力發展煤炭分質利用、煤基高端化工、氯堿化工等6條產業鏈,積極打造“煤頭化尾”全產業鏈化工產業基地。
與此同時,新能源也成為推動能訪談源結聚會構轉型的主角之一。8月,2024第二屆西部氫能博覽會在榆林開幕,千億氫能產業蓄勢而起。風電、光伏、氫源富集的資源優勢,讓榆林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發展氫能產業。
走進榆橫工業區氫能裝備制造園,陜西氫能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全自動生產線正加快推進建設。該公司計劃在榆林投資2800億元,打造集制氫、儲氫、燃料電池生產、整車制造、氫能高端裝備檢測為一體的綜合性氫能產業集群。
“我們將聚焦打造氫能全產業鏈,建設科技研發、產業投資、裝備制造及標準體系四個支撐,科學有序地開展氫能技術創新和應用示范。”陜西氫能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曄說。
榆林市長張勝利表示,當前,榆林正在錨定“雙碳”目標,以創建國家能源革命創新示范區為引領,加快現代煤化工與綠電、綠氫耦合,全力推動煤油氣風光電氫多能融合。
治沙植綠穩固生態底盤
5月,陜西省神家教木市紅堿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近萬只遺鷗聚集在四面環水的湖心島上孵卵,大量雛鳥陸續破殼而出。隨著生態治理工程的實施,紅堿淖水域面積不斷擴大,周邊環境持續改善,來這里繁育后代的遺鷗從2020年的2800巢增加到現在的4500巢至5000巢。紅堿淖已成為瀕危珍稀鳥類遺鷗的最大繁殖地。
紅堿淖是榆林積極踐行生態優先發展理念的真實寫照。然而曾幾何時,榆林飽受風沙侵襲。“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井泉被沙壓,房埋沙里頭”“山高盡禿頭,灘地無樹林;黃沙滾滾流,十耕九不收”……
1950年4月陜西省政府制定了“營造陜北防沙林帶”的規劃,隨后允許承包國營和集體的荒沙、荒坡地。統計顯示,榆林累計有44萬戶農民承包“五荒地”900多萬畝,涌現出不少治沙造林大戶,張應龍便是其中之一。
“治沙造林不能靠蠻干,必須依靠科學。”扎根毛烏素沙地21年,張應龍已從“門外漢”逐步成長為治沙專家,累計治理沙地42.8萬畝,將治理區林草覆蓋度從3%提高到65%。他的初期目標是達到沙漠穩定治理,中期目標是有效保護形成產業,以治沙拉動產業發展,靠產業推動治沙事業。
今年,張應龍投資40多萬元購買了水肥一體化智能滴灌系統,用于培育樹莓新品種。他希望培育出適合在這里生長的品種,不僅可以帶動當地生態經濟發展,還可以建起毛烏素沙地植物基因庫,豐富生物多樣性。
地面的“治沙大軍”一寸寸推進的同時,科技工作者們把目光投向了天空。“榆林在全國首創飛播技術,篩選出適宜飛播并具備抗風蝕、耐沙埋、生長快、自繁力強等特性的踏郎、花棒、白沙蒿等植物種子。”陜西省林業科學瑜伽教室院治沙研究所所長石長春說,“榆林共有600多萬畝沙地通過飛播技術得到治理。這一技術還從榆林向全國沙區推廣,大幅提高了我國防沙治沙效率。”
黨的十八大以來,榆林在傳承“治沙精神”的基礎上,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的思路,先后開展“三年植綠大行動”“全面治理荒沙行動”“林業建設五年大提升”“‘塞上森林城’提質增效行動”等造林綠化活動,建立起城鎮、道路、礦區等生態防護林體系,生態環境再次得到提升。
榆林市林業和草原局數據顯示,經過持續治理,榆林的林木覆蓋率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0.9%提高到現在的36%,全市沙化土地治理面積達到1701.5萬畝,占全部沙化土地的93%,860萬畝流沙得到固定或半固定,沙區植被平均覆蓋度達到60%。陜西也因此成為我國第一個“拴牢”流沙的省份。
鎮北臺位于榆林城北4公里的紅山之巔,是長城線上最為宏大的觀察指揮所,有“萬里長城第一臺”之稱。歷史上這座高臺四面是無垠的黃沙,幾乎被流沙掩埋。
但如今從這座“萬里長城第一臺”眺望,四周一片郁郁蔥蔥,6萬畝樟子松等常綠樹木組成的主要“方陣”,拱衛著鎮北臺。高臺登臨宛若綠海行舟,美景引來如織游客。
一棵棵油松、側柏樹苗,匯集成綠色方陣,浸染在陜北大地,塞上明珠正綠意澎湃擁抱新時代。
鄉村振興夯實民生福祉
“畝產1350.36公斤!創造了陜西省玉米千畝連片單產歷史最高紀錄!”經全國玉米單產提升工程專家組測算,位于毛烏素沙地邊緣的榆林市靖邊縣張家畔街道陽光村的玉米增密度水肥一體化精準調控高產示范田,玉米畝產達到1350.36公斤。目前位居全國千畝連片(大規模)玉米單產第二高。
高點突破的同時,榆林糧食總產量也逐年攀升。2023年,榆林市糧食播種面積達1099.2萬畝,位列陜西省第一;糧食總產量253.9萬噸,創歷史新高,位列陜西省第二。
榆林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苗霞說:“曾被稱作‘沙漠之城’的榆林,正在成為陜西乃至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糧倉’!”
陜西傳統糧食主產區集中在地勢平坦的關中地區,而榆林位于陜西最北端,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交界處,曾經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嚴重。榆林糧食作物以玉米、馬鈴薯和雜糧為主,曾是陜西最貧窮的地區之一。“風刮黃沙難睜眼,莊稼苗苗出不全。”據《榆林地方志》記載,1990年,榆林地區玉米平均畝產只有229公斤。
面對十年九旱的自然環境,榆林人意識到,農業的出路在現代化,要“藏糧于地”,更要“藏時租會議糧于技”,關鍵在科技進步和創新。
走進榆陽區大紀汗村4200畝高效旱作節水農業示范田可以看到先進的滴灌設施,陜西大地種業集團第一農場負責人王國生說:“去年玉米平均畝產1100公斤,馬鈴薯平均畝產5500公斤。”
在地頭的設備房,王國生向記者展示了“大豐收”的“法寶”,“這套先進的滴灌技術設備,能夠實現灌溉自動化、水肥精準化、操作遠程化。通個人空間過節水、節肥、節勞,每畝玉米成本下降100多元,但增產150公斤,增收400元!”王國生表示,這一技術近幾年正向周邊農村推廣。
節水農業是榆林市“藏糧于技”的重要舉措。為補齊“水資源缺乏”這一短板,榆林市探索出集雨窖、保水劑等“花式”節水模式,讓每一滴水都發揮最大價值。在良法的加持下,榆林的高標準農田目前已達216萬畝,水果上山、糧食下溝、蔬菜進大棚,科學利用每一寸土地。
此外,榆林通過自主研發的糧食種子已超過40個,其中有三個通過國家級審定,為增加糧食產量提供“芯片”支持。子洲縣與青島農業大學合作,研發了以山羊糞為原料的新型生物有機肥,幫助農作物提質增產。
良田、良法、良種,讓榆林人的糧袋子越來越精細。馬鈴薯的產業鏈向薯條延伸;定邊蕎麥、府谷黃米等雜糧品牌知名度逐漸提升;小米制成咖啡、面膜、茶等銷往海外……而隨著“塊塊田”“綹綹地”被集中整合,實現規模化經營,農村集體經濟得到大力發展,農民鼓了腰包笑開了花。2023年榆林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8335元,增長8.1%。
靖邊縣張家畔村,年過七旬的楊有山跟老伴坐在炕頭,算起2023年的收入:合作社股份分紅8000元,門面房租金5萬多元,村里發了1.2萬元的老年人生活補貼。“算下來有7萬多元,日子越來越好了!”
榆陽區大紀汗村,50歲的高志偉將自家兩畝耕地流轉給一家種業集團,自己靠種地手藝在農場務工,他說:“除了流轉費,每個月還能領5000多元工資。”
產業發展吸引許多年輕人“歸雁”回巢創業。榆陽區趙家峁村打造“杏花溪谷、峁上人家”為主題的休閑度假村,年旅游收入近千萬元。村民趙浩浩2019年回到家鄉,投資了時租一家窯洞民宿,2023年高峰時期,每天能接待200多人。在村黨支部號召和村集體決策下,趙家峁村2023年集體經濟暫停分紅,所有收入用于景區改造升級。“將來生意肯定會更紅火!”趙浩浩信心十足。
產業興旺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廣闊舞臺。在黃河岸邊的佳縣赤牛坬村,100多位村民身著傳統服飾,變身“演員”,用窯洞做背景,用農具作道具,耕種、打夯、紡線,為游客再現黃土高原上祖輩的生產勞動場景,昔日小山村搖身變成了3A級旅游景區。
“春風吹過村莊,麥子揚起層層波浪。牛羊那個壯,高粱種在坡坡上。”陜北籍歌手王二妮演唱的陜北民歌《黃土地上》,已全然不見舊時“走西口”的凄涼和辛酸。
(本報記者雷肖霄 姜辰蓉 李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