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3 月 2024

中国科学院助力贵去九宮格見證州水城脱贫振兴的“科学之心”_中国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贵州水城位于川滇黔集中连片特殊困难的乌蒙山区,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及随之伴生的贫困长期困扰着这片土地(图1)。这里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6年底,贫困发生率达18.9%。作为水城的定点帮扶单位,中国科学院在脱贫攻坚阶段围绕当地生态环境及资源禀赋特点和产业基础,推进大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因地制宜帮助水城打造特色产业,助推水城于2020年3月顺利退出贫困县序列。2020年,水城撤县设区,踏上了向乡村振兴的迈进之路。中国科学院继续秉持科学精神,助推水城升级产业、提质增效,让水城在振兴之路上行稳致远。2023年,笔者团队赴水城调研,感受到中国科学院的科技帮扶为这里带来的巨大改变。

帮扶之“信”——全局规划振兴“路线图”

中国科学院在水城的科技帮扶,发挥了科学团队作战的整体力量,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布局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调并进,注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帮助水城制定的每一份发展规划均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城定点科技帮扶工作队队长夏勇牵头指导和协调完成。

在脱贫攻坚阶段,水共享會議室城在政府、农户和中国科学院等各方共同努力下顺利达到了“摘帽”标准。乡村振兴时期,产业布局、生态建设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升目标。水城区明确提出诉求,希望中国科学院能够帮助编制产业转型升级规划。

有“求”必“应”

“第一诉求是转型,第二强调升级。”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戚伟是水城区相关规划编制项目负责人;他介绍,在迈向乡村振兴的阶段,水城区最关心的,是怎样把产业做得更好,能够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增收的机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衔接乡村振兴。

有诉求,就有回应。“水城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有中国科学院帮扶。”戚伟表示,水城区地处六盘水市,因其矿产资源有着明显的工矿时期遗留特色。如果按照资源型城市传统生命周期运行,会对发展前景产生严重不利影响。戚伟和规划团队成员多次往返于水城和北京,对接政府需求、开展实地调研。基于地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本体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基本规律和区位认知的科学基础,围绕传统产业如何进行转型提升、新兴产业关键领域与新功能培育,征询院士团队和长期在水城帮扶的科研团队意见,从煤炭、新材料、特色农业、文旅、信息产业等领域对整个水城区全门类产业谋篇布局,编制《水城产业转型升级规划》。

除了“面”的规划,应水城区委托,戚伟团队还完成了具体“点”的振兴方案。

滥窖田,由水城区蟠龙镇百车河社区居委会下的几个自然村构成。在乡村振兴政策助推下,希望参加贵州省开展的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的征集评选。接到委托后,戚伟和团队成员结合当地特点,确定了“农科文旅融合”的产业发展思路。以原有的红心猕猴桃和玛瑙红樱桃“两红”为主导,建设标准化现代果园,配合发展高质量林下经济和文旅产业,并建设中国科学院产学研基地,进行长期技术培训和科普研学。这套因地制宜同时又不趋同的产业规划最终帮助滥窖田成功入选贵州省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滥窖田也成为中国科学院在水城帮扶的重要示范点(图2)。农机团队、高科技机械化团队进驻,新的饮水工程落地,农户新建起民宿……一个曾经以“滥”为名不受关注的地区慢慢走上了发展之路。

“我们基本上每年都会接到一个规划任务。”戚伟介绍,2022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挂职水城区副区长田弋夫牵头成立工作专班,组织规划团队完成了水城产业升级重要方向的《康养水城发展规划》;2023年,他们正在着力进行《水城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科学“家教場地绘图”

戚伟的工作并不孤单,在中国科学院帮扶水城的过程中,他一直注重全面、科学的规划指导工作,不负水城之信,勇担扶助之责。在脱贫攻坚期间,中国科学院编制完成了20多万字的《科技支撑水城县乡镇精准扶贫建议报告》,剖析水城县及各乡镇贫困状况、致贫因素、产业发展瓶颈,提出科技支撑精准扶贫的全方位建议,成为中国科学院在水城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的行动指南。进入乡村振兴阶段,中国科学院编制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产业发展转型升级规划,小城镇和村庄发展与扶贫搬迁城镇化规划,猕猴桃、刺梨、中药材等产业规划,推动水城区“十四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科技在每个阶段都应该发挥巨大作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挂职水城区副区长田弋夫指出,在脱贫攻坚期间,目标靶向性非常明确,需要布局见效较快的产业项目,科技就是效率背后最重要的助推力之一,科技帮扶要围绕脱贫目标不遗余力地去努力。在目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期,以及将来长期乡村振兴过程中,科技帮扶要更多考虑循序渐进和夯实基础,不断迈上台阶。

就这样,秉持着“扶上马、送一程”的帮扶信誉与承诺精神,中国科学院为水城的乡村振兴之路规划了整体蓝图。時租會議在蓝图指引下,在产业升级发展中,科研人员与水城甘辛共味。

发展之“辛”——“凉都三宝”的蝶变

乡村产业振兴,农业是基础。水城属喀斯特地区,自然条件不适宜开展大规模粮食作物种植,以往的传统农作物玉米产业附加值较低。中国科学院科技帮扶团队依据喀斯特地区适生作物特点,从水城传统的“凉都三宝”(猕猴桃、刺梨、茶叶)出发,破解产业发展痛点,提升科技结构,帮助水城升级更具经济与生态价值的“拳头”种植产业。

猕猴桃“升级”

喀斯特地区土壤容易流失,猕猴桃是藤本植物,下雨时雨水会顺着藤蔓流走,不会像在裸露地区一样急速冲刷土壤,且由于猕猴桃是多年生植物,种植起来对土壤的伤害会比单年生作物要小。猕猴桃是水城传统的经济作物。由于以往种植品种单一,适生海拔限于800—1 200米,且修剪栽培技术不足,并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种植面积不足2万亩。出于产业发展和水土保持的双重考虑,中国科学院决定帮助水城升级猕猴桃产业。

2012年,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钟彩虹带领团队来到水城考察,2013年开始与六盘水市政府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12—2023年,引进了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发集成的科学种植技术,以及自主培育的极耐贮红心猕猴桃品种“东红”。这种品种抗软腐病效果好,风味品质优良,种植区域海拔可上升到1 400米,有些小气候可以到达1 500米,让高海拔地区的农户也能有种植机会,丰富了水城猕猴桃种类,减轻了依靠单一品种的种植风险(图3)。钟彩虹团队用了3年的时间,对水城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做了系统调查,进行识别诊断;通过推广套袋技术,帮助村民最大限度地防治果实成熟期柑橘小实蝇的危害;2013—2023年,在帮助水城发展猕猴桃的10年间推行猕猴桃省力化的“一干两蔓多侧蔓”的羽状整形修剪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果实套袋技术、科学施肥技术等。

2016年和2017年,水城发生严重冰雹灾害,影响猕猴桃收益,钟彩虹和团队成员开始进行防雹网的推广(图4),并分不同海拔做了3个示范点。2018年初,防雹网建成,实践结果发现,防雹网不仅能防止冰雹砸落果实,还可以阻挡高温对猕猴桃的暴晒伤害。六盘水市把防雹网技术在全市推广,目前已有近1万亩猕猴桃园都进行了安装。科技的力量让传统的猕猴桃产业焕发出活力,而今,红心猕猴桃已经成为水城农产品的“名片”,不仅在国内驰名,还远销海外,收获广泛赞誉。

钟彩虹并未满足于此。她介绍,自己的团队计划继续针对水城传统猕猴桃品种“红阳”的软腐病问题进行防控技术的研发;同时对高海拔地区的猕猴桃溃疡病防控进行研究;今年还计划在水城实施新的安全肥料方案,从科技层面提高水城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提质增效。“作为一名果树科技工作者,就是要通过果树来帮助各个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果树产业强,就是为支撑农业发展作了一点贡献。”钟彩虹说。

刺梨“增值”

与猕猴桃一样,刺梨也是喀斯特山地的适生植物。在水城,这种中国独有的水果在过去属于“野生野长”的状态,并没有进行科学的种植管理,也没有打通顺畅有效的收获加工渠道。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林剑和正高级工程师余德顺同为六盘水市的科技特派员,他们和中国科学院的科技帮扶团队一同在水城为刺梨产业寻找出路。

林剑介绍,刺梨种植地的选择、品种选取、田间管理(包括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施肥等)等方面都离不开科技的引领。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帮助村镇选定刺梨的生态最适宜区和最好的品种“贵农5号”,通过技术培训,让果农全面掌握刺梨的种植、除草、施肥、剪枝、封顶等关键环节技术,为建成刺梨“千斤园”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图5)。目前,水城区已经完成5.5万亩刺梨“千斤园”建设,科技引领已初见成效。预计水城区在“十四五”收官阶段,将建成12万亩刺梨“千斤园”,产业总产值达到7亿元以上的目标也有了技术保障。

刺梨本味酸涩,收获后需要进行及时深加工才适于食用。余德顺介绍,2018年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就选派承担过贵州省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刺梨专项的科研骨干和技术团队进行技术帮扶。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后,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升,研发了刺梨气泡水、刺梨原浆等多款产品,有效提高了刺梨的产业价值。现在,企业打开了和种植刺梨的农户间的通道,在收获季节,每天都有专门的车辆在村里以6元/千克的保护价收购刺梨鲜果,保证刺梨当天收获、当天加工。

林剑表示,接下来中国科学院将瞄准贵州刺梨加工生产企业面对的共性关键技术难点问题进行攻关,同时丰富刺梨加工产品形态和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建设高值化、生态化刺梨科技示范园,帮助水城实现刺梨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以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茶叶“变身”

与红心猕猴桃和刺梨同属水城“凉都三宝”的茶叶,在发展中也曾遇到过尴尬。茶叶在水城的种植面积有10万多亩,由于土壤中的富硒资源,水城区计划打造高山富硒有机茶,但种植的成茶在检测中并未达到“富硒”的标准。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邵树勋的到来,帮助他们找到了问题所在。

作为中国科学院科技帮扶水城区团队的一员,邵树勋在水城首先就土壤的富硒资源分布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他和团队成员对水城近万亩茶园进行了地球化学调查,采集了岩石、土壤、茶叶样品200多件。经过科学分析,发现水城区南部园区茶园富硒地质资源、富硒土壤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富硒茶的地质环境条件。确定了种植地点之后,邵树勋和团队开始分析茶叶对硒的吸收转化问题。“虽然水城茶园土壤富硒程度高,但酸化严重,土壤中硒的生物有效性低,影响了茶叶对土壤中硒的吸收。”邵树勋介绍,发现症结所在后,他们就有针对性地在南部园区茶场开辟了4亩实验茶园,进行土壤酸化改良、富硒茶种植硒生物强化技見證术试验(图6)。通过试验研究,团队获得了适宜本地茶园酸化土壤的改良技术方案,通过科学调控将酸化土壤调节到适宜茶叶生长的pH 4.5—pH 6.0,降低重金属活性,同时增加土壤中硒的活性,有利于茶叶对土壤中硒的吸收富集。

目前,邵树勋和项目组帮助水城区建立了富硒茶示范园区20亩,茶叶长势明显改善,产量提高了10%。他介绍,接下来团队将帮助水城区在2024年建成春茶产值在6 000元/亩以上、夏秋茶产值在4 000元/亩以上的茶叶“万元田”4 000亩,同时开展水城春富硒茶种植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制定的研究工作,为水城富硒茶产业发展走向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凉都三宝”的蝶变让水城区的农业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科研人员又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了更多新的领域。

开拓之“新”——建设“国家事”的探索

新产业

中国科学院身为“国家队”“国家人”,必须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参与科技帮扶,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正是积极参与建设“国家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副主任于富强是中国科学院对贵州水城区科技帮扶食用菌项目负责人,他见证推动了食用菌产业在1對1教學水城的“从无到有”。

由于食用菌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带动更多的人脱贫致富,在脱贫攻坚阶段,水城就向中国科学院科技帮扶团队提出诉求,希望能够发展这里从来没有过的食用菌产业。带着紧张的心情,于富强和团队集合了各领域的专家力量,通过选址、建菌种场、选择食用菌品种,帮助水城在3年内建成了日生产荷载量50万个菌棒的生产线。于富强和团队还针对市场反馈,为水城设计了“高山冷凉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依托地区气候优势,打全国市场的季节差,让水城的食用菌“错峰上市”,在经济上取得了更高的效益。目前,水城在食用菌的菌种生产和珍稀菌类生产规模已经位于西南地区前列(图7)。“水城绝大多数农户是没有食用菌种植经验的,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牵头,我们做支撑,带动了他们发展。”于富强表示。进入乡村振兴阶段,水城食用菌产业发展已经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做品牌、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他和团队将继续进行科技支撑,巩固现有品种、发展菌种培育,同时更重要的是进行食用菌产业中的基础科学和底层关键技术研究,因为这是“中国科学院最擅长的、该研究的领域”。

新种子

在乡村振兴“国家事”中,粮食安全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水城由于自然条件限制,长期以来没有发展稻米种植的条件。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科技帮扶团队成员刘贵周为这里带来一颗“新种子”——陆稻。

陆稻,顾名思义,是具有较强陆生适应性的稻子,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选育,在云南临沧、普洱、西双版纳、文山等地已经有推广。“水城属于山城,耕地面积较少,但是林地资源较多,我们尝试在果树下套种陆稻,建立林-粮的模式。”刘贵周表示。发展林下陆稻种植,是建设林下经济、保障粮食安全的“双赢”之举。陆稻在水城也是“从无到有”的产业,在栽培上轻简栽培、操作简单,节水、节肥、省力,适用于较为干旱、劳动力并不充足的水城(图8)。刘贵周介绍,从目前的试验田测算,陆稻在水城的平均亩产可以达到370—420千克,未来推广种植,对于90%以上粮食依靠外调的水城,是十分有效的保障,在解决区域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推广陆稻的同时,刘贵周及其团队还依托“康养水城”的发展规划,在水城推广中药材种植。之前水城种植的中药材存在品种混杂、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很多中药材品种不在《中国药典》名录之列,无法进入中药材交易体系。刘贵周和团队进驻后,以《中国药典》为基础,从中药材品种选择到栽培技术体系建立均严格把关,使生产出来的中药材原料达到《中国药典》的要求。目前,水城区的中药材种植以滇黄精和多花黄精为主(图9),农户可以通过种植或加入合作社务工获取收益。

新材料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国家事”中,新材料是重要一环。近年来在水城,曾经普通常见的“石头”正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高精尖”的纤维材料。

水城地区分布有大量的玄武岩矿石,这种矿石在过去主要加工成碎石用于建筑、铺路等领域,附加值非常低。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马鹏程研究员团队在加入对水城区的科技帮扶工作后,迅速结合前期已有的研究基础,以玄武岩矿石为原料,通过熔融、拉丝和涂覆浸润剂后制备玄武岩纤维(图10),促进区域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目前团队在水城的帮扶项目主要是和本地企业贵州石鑫玄武岩科技有限公司保持长期合作,开展玄武岩纤维高性能化方面的研究。针对企业使用的浸润剂性能不稳定、成膜性差等不足,研发出新型玄武岩纤维专用浸润剂,可使直径17微米的玄武岩纤维单丝强度由1 260兆帕提升至1 670兆帕(提升32%)、丝束(400根单丝组成)拉伸强度由0.16牛/特克斯提升至0.52牛/特克斯(提升235%)。此外,团队成员多次赴水城进行项目调研,发现水城区域的玄武岩矿石中铁(Fe)、钛(Ti)元素含量较高,难以直接成纤维。因此,团队分别从玄武岩矿石成分均质化、熔融体析晶行为调控两个方面着手,研究玄武岩矿石在融熔及拉丝过程中组分和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而实现矿石熔融体的均质化、黏度的可控時租空間及抑制析晶过程,获得功能型连续玄武岩纤维材料。所得纤维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还具有一定的光敏性质,可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改善复合材料耐紫外线及耐候性能。功能型玄武岩纤维既可以用在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也可以与树脂复合做成结构件,应用在木塑型材、汽车轻量化等方面,甚至可以和其他纤维进行混纺,做成防火服、防刺服等特种服饰。“玄武岩纤维自身是将矿石熔融拉丝,在生产过程中,矿石本身没有任何污染物释放到空气中,即便后期废弃不用,也可以像扔石头一样直接丢弃,在自然界中没有污染危害,非常绿色环保。玄武岩纤维现在也是一个新兴产业,市场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团队成员邢丹博士介绍时说。

新设备

干旱是贵州最为常见的气象灾害,由于地处典型喀斯特地区,土层薄、土壤少,绝大多数坡地跑水、跑土、跑肥,贵州多级提水灌溉成本极高,对农业种植影响极大。

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彭韬研究员介绍,贵州喀斯特石质和土石质坡地(坡耕地)可以看作为一个布满“筛孔”的石头“筛子”,坡地上的降雨极易通过“筛孔”渗入表层岩溶带,难形成地表径流。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必须配套以集水面建设工程。但是贵州现有的农业水利设施多数是在坡面上修建的水池,降于地表的雨水在坡面汇水区全部渗入了地下,水池很难接到水。老百姓称这类水池(窖)是“白天装太阳,晚上装月亮”,并没有发挥应有的蓄水作用。因此,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提出了利用贵州山区优势基础设施“组组通”和“产业路”配套作为水池集雨面,可有效解决山区水池集雨面不足问题。

山区装配式路-池一体化灌溉蓄水池的建设方案:坡耕地内,沿横坡方向修建路面硬化的机耕路(宽3—4米),路的两侧修建挡水条,按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地设计低成本装配式,蓄水池(窖)修建于道路下方,有引水沟+沉沙凼和集水沟相连,集水沟和路面按蓄水池分段隔挡截流。机耕道上、下方的坡耕地内,修建路面硬化的人行路,路面中央微凹,以便集水,蓄水池(窖)修建于小路两侧,有引水沟(+沉沙凼)和集水沟相连,路面按蓄水池分段隔挡截流。“新设备”的修建对降水量的利用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当降水较多时,雨水迅速汇集到蓄水池储存起来;而降水较少时,依靠路面为集雨面,增大了地表径流系数,即使很小的降水量也能被收集起来。

据介绍,目前,水城示范区已修建了装配式路-池集雨灌溉池7套,水池蓄水量为700立方米,每年按3次复蓄次数,可集水2100立方米(图11)。灌溉用水有了保障的同时,由于机耕道和作业便道的修建,生产条件也得到了改善,农用车可以直接开进田间地头运送农资,村民可以种植樱桃等经济价值较高、耗水量较大的作物,收入相对从前也得到了提高。

新业态

科技在水城生态渔业产业发展中也发挥了“创新赋能”“提质增效”的作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水城科技帮扶生态鱼与工厂化养鱼项目负责人段明介绍说,基于大水面生态渔业技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团队对水城区水库资源进行了合理规划和使用,通过观音岩水库和万营水库的示范、带头作用,成功推广了10余座生态渔业水库,同时与当地龙头企业联合打造集“试验研究、水质保障、渔业生产、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渔业,实现“一库一策”“一鱼一码”“一厂多供”(图12)。示范水库生态鱼亩产量达到12千克/亩,不仅获得直接经济效益1500万元,还保障和改善了饮用水的水质,获得生态效益,不仅开创了水城区生态渔业“从0到1”的新局面,也是对“两山”理论的有力实践。

同时,水城区共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生态养鱼项目中设施渔业的发展,也使小樹屋得水城区渔业产业更加立体,更加高效。段明表示,智能监测、智能投喂乃至智能决策的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水产养殖效率以及水产品质量,有效改善了名优特水产品在山区养殖难的问题,园区今年养殖的加州鲈预计产量可达30万斤,收益可达500万元以上。此外,节能减排也是智慧型设施渔业的亮点,将会改变传统渔业养殖在大众心目中的印象,真正做到环境友好、环境节约,从而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渔业产业的发展当中,实现“为产业赋智能,为群众赋才能”的新局面。

从传统种植到新的产业,中国科学院科技帮扶团队集合科技的力量为水城打造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全产业链。水城的农户们是从中受益最多、欢欣最盛的人群。

收获之“欣”——农户们的“收入账”

“大户”的责任感

在蟠龙镇,晏庭银正在朋友圈发布“广告”——今年的红心猕猴桃成熟了!这位种植猕猴桃的大户测算,今年自家产量在2 000—2 500千克之间,每亩的收入大概有3.5万元,“是种玉米的20倍。”

除了收获财富,晏庭银在中国科学院的帮扶下更多收获了科学种植的技术理念,他严格按照技术团队的指导进行修枝、疏果、套袋、施肥,并在自家的果园架设了防雹网。“这几年通过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专家的指导,我也学了很多,猕猴桃产量不断提升,品质不断提高。按照科学方法种植,跟别人就不一样。有些果农没按科学办法种,现在果子已经软了,我的果子还在树上很健康,很好。”他介绍,自己的果园里面安装科技帮扶团队的监测设备,武汉植物园可以实时监控到果园里的问题,及时给他打电话指导解决。

晏庭银如今已经是贵州省人大代表,他对自己的责任规划是:“组织老百姓一起,把红心猕猴桃做好、管好,能够卖到好的价钱,能够从技术上面、思想上带动大家,把大家集中起来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销售。”

合作社的新实践

在米箩镇,贵州御琨研成科技有限公司与米箩巴朗社区合作社流转了80多亩果园地种植柠檬橘和沃柑,并接受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提供的种子,在果树下套种了陆稻。公司负责人王磊表示,果树间距大,土地利用率不高,套种陆稻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从我们开始种下去到现在,只需在果园除草时顺便把陆稻的草除了,别的基本上不用管理,不用像水稻一样去浇水,也不用去施肥,就是收割的时候用点人工成本。”他介绍,果园今年试种30多亩陆稻,收获后按照市场价4元/千克出售,除去人工成本能增收4—5万元,成为水果收益之外的“意外之喜”。

玉舍镇,水城县贵正益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了60亩土地,试种了15万株滇黄精。技术负责人陈爱华介绍,这片种植区每年带动300名以上农户就业。3—10月间,农户分散前来做一些除草、田间管理的工作,每人每天劳务费120元,技术工种150元。而种植滇黄精的收益,每年每亩地大概有6 000元以上。“种苗都是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专家提供的,他们还经常来给我们指导栽种和田间管理技术。如果我们遇到技术难题,随时都能通过短信跟老师、专家请教。他们每个月也基本上都要来看一看,我们遇到有一些技术难题,在现场就可以向他们请教。”陈爱华说,“现在我们的滇黄精种植依托于中国科学院的技术已经是成功了,下一步我肯定要扩大规模。”

他们的心里话

家住勺米镇营田村的谭刚父母亲都60多岁了,家里2个小孩都在读小学。为了不让父母和孩子“留守”,谭刚放弃了外出打工,选择留在村里种植刺梨。他今年承包了40多亩刺梨,在中国科学院科技帮扶团队的技术指导下,刺梨成熟品相优良,果大色亮。据他计算,今年自家的刺梨收获16 000千克左右,按照6元/千克的保护收购价,可以有近10万元的收入,和外出打工的收入近似。他计划明年多承包一些刺梨树,就近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

水城野钟乡响石村种植户朱运云从2017年开始种植羊肚菌,之前由于技术不足,经常亏损。但她一直没有放弃学习,在中国科学院科技帮扶的机遇下,得到了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学习的机会。“羊肚菌种植是一个高风险的事儿,如果技术掌握不好的话会亏本,这些技术是于富强老师他们一直在支持我的。”学成之后,朱运云在栽培技术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同时还可以付租金从企业租借养菌棚、付费加工菌棒,节约了很多成本。许多农户也开始跟着她一起种植羊肚菌,“我开始种,农户就会来围观,觉得这个东西能赚钱了,他们就马上开始。”朱运云介绍,自己今年种了200亩左右的羊肚菌,利润有150万元。“你喜欢这个东西才会去研究。我今年想,如果可以的话,除了种羊肚菌,其他高端的食用菌也想种一点。”她自信地说。

手记:科学之“心”——让群众受益助地区发展

当笔者走进王磊的陆稻套种果园和陈爱华的滇黄精试种田后,下意识低头看了一下手机记录:不到1万步,消耗近500千卡能量。原因无他:走到这两处地方,需要爬过倾斜度和长度都颇为可观的山坡,蜿蜒穿过一人多高的玉米地,在没有路的地方踏过草丛和植物根茎时注意不要崴脚。在笔者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地到达目的地后,轻捷走在前方的刘贵周回头很自然地说:“这是我们最好走的两个试验点啦。”

这样自然的表情,在跨过刺梨扎人枝条的余德顺脸上、在弯腰穿行于猕猴桃果园的钟彩虹脸上、在谈起“我理解农民为什么会谨慎”的于富强脸上……在接触到的每一位科技帮扶水城区团队成员的脸上,我们都看到过。

他们不再是刻板印象中科学家“一尘不染”的形象。在水城堪称艰苦的自然条件中,他们理解农户们的困境,他们愿意用自己所学去帮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他们和这片大地连成了一体。

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业务主管、现任水城区院坝村第一书记的林彬说,参加科技帮扶最大的感受是,对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从以前对文件的理解到现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认识到“纸面上”的政策要如何在乡村落实、如何去执行,农民的需求究竟是什么。

水城之变,得益于政策指引,得益于农户奋进,也得益于科技助推。在这片山水间,每一位科技帮扶者都在书写属于中国的脱贫奇迹。每一位科研人员也都在继续规划水城更为灿烂的振兴未来。

这也许就是科学之“心”。

(作者:王虔、王振红,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杨柳春、文彦杰、武一男,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夏勇,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通信作者:杨柳春;《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去九宮格中央部门集中公开2024年部门预算 严把支出关口 强化绩效管理(经济聚焦)_中国网

核心阅读

预算公开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重要内容。今年,中央各部门均公开了部门收支总表、财政拨款收支总表等9张报表,全面、真实反映部门收支总体情况和财政拨款收支情况。各部门预算安排,体现“习惯过紧日子”作为预算管理的指导方针。

为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不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指导督促中央部门科学合理设置绩效目标,严格绩效目标审核,做好绩效目标公开。

今年的财政预算报告提出,“落实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可以省的钱一定要省,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乱花,坚决防止大手大脚花钱、铺张浪费。”

3月26日,中央部门集中公开2024年部门预算。今年的预算公开有哪些特点?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

不断完善制度,有序推进公开

预算公开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强化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硬化预算约束、加强财会监督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公众知情权、强化外部监督的机制性安排,对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财政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推动我国预算公开取得新进展。一方面,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预算公开制度框架。另一方面,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有序推进预算公开工作。通过细化要求、完善机制、加强考核等,组织做好中央预算公开,同时积极指导督促地方做好预算公开。“目前地方各级政府和各部门也基本实现‘应公开尽公开’。”该负责人介绍,地方各级政府2023年预算和2022年决算公开率均为10舞蹈場地0%,省、市、县级部门2023年预算和2022年决算公开率均达到99%以上。

今年,中央各部门均公开了部门收支总表、部门收入总表、部门支出总表、财政拨款收支总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财政拨款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等9张报表。此外,各部门还对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机关运行经费安排、“三公”经费、政府采购等情况予以说明,并对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进行解释。

为使公众找得到、看得懂、能监督,各部门的部门预算除在本部门网站公开外,继续在财政部网站设立的“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集中展示,方便人民群众监督政府财政工作。

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提高预算精准性

“习惯过紧日子”作为预算管理的指导方针,体现在了今年的中央部门预算安排中。

集中财力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2024年中央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8.6%,扣除重点保障支出后仅增长0.3%,其中重点保障国防武警支出、科技教育支出、中央储备支出、国债发行付息支出等支出项目。同时严控一般性支出,尽可能压缩中央部门支出,大力推动各部门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将资金用在刀刃上。

做好部门履职经费保個人空間障,坚持有压有保,提高预算精准性。比如,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行政运行经费2024年预算数比2023年执行数减少674.96万元,压减4.8%;财政部行政运行经费2024年预算数比2023年执行数减少1821.28万元,压减3.94%。

“对于中央单位人员工资等支出,按照定员定额管理的要求,严格按照工资政策和人数安排;对于必需的水电、物业、采暖等费用,制定完善公用经费实物定额标准,确保相关支出处于合理区间。”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

强化预算约束防止铺张浪费。推动中央部门精简不必要的节庆、论坛和展会,更加节约高效地举办会议、开展培训和调研。严格执行会议差旅等费用开支标准,努力降低行政运行小樹屋成本。比如,审计署进修及培训支出2024年预算数比2023年执行数减少22万元,压减1.2%。

“实事求是保障合理需求,但也要防止大手大脚。同时,要积极盘活存量资产,防止资产闲置浪费。”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已按季评估中央部门过紧日子情况,并将评估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

“当前,财政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可以降低政府部门运转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的应有之义。”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表示,加强“三公”经费管理能够把倡廉关口前移,同时提高公共产品投入产出率,回应社会公众关切,增强政府公信力。

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花钱必问效。近年,为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不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指导督促中央部门科学合理设置绩效目标,严格绩效目标审核,做好绩效目标公开。2024年公开部门预算的中央部门,原则上应将一般公共预算一小樹屋级项目、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表按照不低于项目数量60%的比例向社会公开。

根据要求,项目绩效目标必须涵盖政策与支出的主体内容,体现项目主要产出和核心效果。同时将绩效目标审核嵌入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流程,在审核绩效目标形式完整性的同时,强化对内容相关性、适当性、可行性的审核。

比如,生态环境部此次公开了信息化运行维护、国际组织捐款、实验室专项经费等14个项目的2024年绩效目标表。怎样体现求“绩”问“效”?拿实验室专项经费这一项来说,绩效目标表列明了该项目年度总体目标、绩效指标,年度总体目标为文字描述,绩效指标则具体量化为产出指标、效益指标;产出指标的细分项数量指小班教學标要求“发表文章、专利、专著≥55个”“申请科研项目1个”等,细分项质量指标要求“成果验收合格率≥90%”。

“预算绩效管理可以从訪談制度角度确保腾出资金用于民生,推动整体预算改革向纵深挺进。”白景明表示,实践充分证明,预算绩效管理有效督促了中央部门用准、用好财政资金,也使公众能更好监督财政资金的使用,推动治理效能提升。

“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扎实做好绩效目标管理工作,夯实部门和单位主体责任,强化時租空間绩效目标审核,促进绩效目标质量进一步提升。”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和湖南的故事_去九宮格交流中国网

新华网记者 潘子荻 张芮绮

【学习进行时】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市考察。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为您梳理回顾习近平总书记与湖南的故事。

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先后考察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和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了解学校用好红色资源、坚持立德树人和当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四次到湖南调研,并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的审议,一直关心着湖南的改革发展。

“还是给你们搞‘几条腿’来吧”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曾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调研。因为那儿比较偏個人空間远,一位老太太见到总书记,还问“你贵姓,你是哪里来的”。

习近小樹屋平总书记察觉出十八洞村的难题:人不多,全是老人、孩子、妇女,青壮年都到城里打工去了。

“在深山老林里搞工业项目,没人才,没市场,成本又高,不容易发展起来。”总书记提出对策,“还是给你们搞‘几条腿’来吧——一户养几头黑猪、一头黄牛,再养几只山羊,这总能办得成。”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总书记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从此,“精准扶贫”传遍全聚會国,成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

“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大棋局中,湖南地处中游,至关重要。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考察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情况时,前往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华龙码头。

过去,这里常年砂石乱堆、污水横流,给周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2017年,岳阳全部取缔沿长江岸线和洞庭湖君山水域原有的39个非法砂石码头,并开展复绿工作。

考察中,总书记走进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监测站,察看实时监测系统。“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总书记的嘱托字字千钧。

“这种誓言,我们一直传承下来了”

2016年10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讲了一个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2020年9月,总书记在湖南考察,专程来到沙洲瑶族村,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

在不同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半条被子”的故事。总书记说:“共产党人自己有一条被子也会剪下半条给老百姓,这绝不是口号,不是做秀,我们就是这么做的。而且这种誓言,我们一直传承下来了。正是这样,老百姓才把共产党看成是自家的党、老百姓的党。”

“今天天气虽冷,但我心里是热乎的”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期间,冒雨来到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装备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产品行销全球。

秋风秋雨,气温骤降。“今天天气虽冷,但我心里是热乎的。”面对精神抖擞的企业员工,总书记高兴地说,“你们的创新精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创新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品质,也是今后我们爬坡过坎必须要做到的。”

这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还来到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1對1教學,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对湖南,总书记寄予厚望。

“真是人才济济啊”

湘江之畔,岳麓山下,有一座延续千年的古老学府。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察。

面对热情洋溢的青年学子,总书记说:“见到你们很高兴,让我想起岳麓书院的两句话:‘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真九宮格是人才济济啊!”

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看到这所千年学府依然焕发生机,青年学子朝气蓬勃,总书记非常高兴。

总书记向同学们妙解“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句古语,强调“于斯为盛”首先指的是湖湘大地代有人才出,涌现出许多报效祖国的栋梁之材。新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青年人正逢其时。总书记希望同学们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去九宮格講座仗_中国网

原标题: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

家教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为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提出了不少实实在在建议。

坚决守住底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环。”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工商联副主席聂磊说,我国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如果乡村发展不充分,共同富裕目标就难以实现。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郴州市资兴市回龙山瑶族乡二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春梅深有感触地说:“只有把乡村发展好、治理好,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舞蹈教室万亿斤以上。与此同时,我国人多地少、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粮食安全基础还不够稳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方面,作了详细安排和部署,进一步完善对种粮大户和粮食主产区的扶持政策。”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马忠明说,一揽子政策举措,彰显了民生为本的施政理念,明确了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任务,让我们更有底气“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防止规模性返贫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古浪县大靖镇三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光霞表示,近年来,当地开展常态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做到即时发现、即时纳入监测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代表委员们表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真抓实干,力争不断取得实质性进九宮格展、阶段性成果。

壮大富民产业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

产业从哪里来?从地方资源禀赋来。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北门医疗信泰中医医院院长王遵来说,发展乡村产业要立足地方实际因地制宜。不少乡村依靠资源优势,种植优质中草药,带动乡村经济增长,让农民增收。

产业如何强?“打好‘特色牌’‘创新牌’,农业产业竞争力才更强。”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临泾镇席沟圈村党总支书记马银萍说,近年来,庆阳市将种植业、养殖业、菌业产生的废弃物作为资源,在3个产业之间双向闭合循环利用,探索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带动当地农业产业迅速发展。

由于基础薄弱、人才不足,乡村产业在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链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短板。

“补齐短板,乡村产业发展才不会后劲乏力。”全国政协委员、国城控股集团董事长吴城说,矿山地区乡村需要打开思路,例如,可以运用“矿山修复+文旅”等方式,将“工业遗迹”再改造再利用,通过打造特色文旅产业推动乡村发展。

“为了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今年德宏州将实施农业经营主体培引行动,精准开展农业大招商,聚焦主导产业,做强做精做优特色优势农业品牌,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长卫岗介绍。

产业兴则乡村兴。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超过9万家,农民收入同比增长7.6%。代表委员们期待,各地持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农业产业分享再上新台阶。

强化科技驱动

从事农牧业技术推广10多年来,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白晓艳常年穿梭在田间地头,帮助农户通过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技术,提高种粮收益。“插上科技的翅膀,农业才能提质增效,农民才能致富增收。”白晓艳代表说。

九宮格

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稳步增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强大的种业离不开科技赋能。”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湘佳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喻自文认为,加大种业振兴,要聚焦科技第一生产力,通过引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加快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如何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让农民用得上、用得好?喻自文代表建议,首先,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攻克“卡脖子”技术,产出原创性创新成果。其次,要想方设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破解科技和产业“两時租张皮”问题。最后,要强化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让农民用最好技术种出最好产品。

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始终离不开人的参与,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至关重要。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延边畜牧开发集团董事长吕爱辉说,将更加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在畜牧业科学化管理、畜牧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调研,发展壮大家乡黄牛产业,带领更多农户致富。

两孩来了 产假长了 _ 中国发展门户查覓包養價格网-国家发展门户

核心阅读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各地纷纷增加了生育奖励假或延长产假,以更好地保护大部分是高龄产妇的两孩妈妈的健康。休两次产假,领两份产假津贴,生育保险基金支付随之面临压力。专家认为,不能因此增加企业负担,否则可能加剧职场性别歧视,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

2017年进入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第二年,去年新增人口130多万,其中第二个孩子占了45%。生育老二,产假能跟生老大产假一样多吗?如果产假不够,势必影响大部分是高龄产妇的两孩妈妈的健康以及对孩子的照护,也会让其他想生的家庭产生顾虑。

各地产假普遍延长

按照国家卫计委关包養平台推薦于《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监督检查工作情况的通报,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修订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在《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98天产假基础上,各地修订后的条例均增加了生育奖励假或延长产假,普遍达到138天至158天,并有男方陪护假或叫护理假,一般为15天至30天。

产假意在保护妇女生育权益,维护妇女的健康,保持女职工的劳动生产力,同时保证母乳喂养及照护婴幼儿的时间,有利于母婴健康。在我国,符合全面两孩政策的人群中2/3在35岁以上,第二孩包養产假的延长更有实际意义。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说,我国夫妇实际平均初育年龄达到25—27周岁,第二孩生育年龄普遍高龄,出包養網生非健康婴儿的概率也在增大,不利于出生人口素质的改善。另一方面,大龄孕产妇怀孕和生产期间自身的健康风险增大,同时产后自我身体恢复的功能也在弱化,夫妻照顾孩子的体力和精力都在下降。他认为,产假少的省份延长产假,这一点挺好,有利于母婴健康,同时较好地兼顾家庭和事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要求,如果该规定中的产假没有落实,女职工可以依法投诉、举报、申诉,依法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然而,专家普遍认为,产假是把双刃剑,保护了女性权益,同时也会影响女性生育意愿。原来生一个孩子用人单位等6个月就可以继续用工,如今允许生两个之后,女职工有2年不能正常上班。对于女职工来说,产假过长,也会担心自己的职业升迁和事业发展受到影响。

生育保险支出面临压力

女职工休产假,有产假工资可领。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这个生育津贴其实就是产假工资。按规定生育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等单位。

人社部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生育保险参保1.84亿人,当期基金收入519亿元,支出527亿元,累计结余676亿元,全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808万人次。第二孩的到来,使2016年成为2000年以来出生人口最多年份,加大了生育保险的支付压力。

“以前普遍是一个孩子、休一个产假,现在普遍生两个孩子,休两个产假,每人得到两份产假津贴,产假还不止是98天,虽然生育保险基金目前结余较多,但潜在风险仍比较大。”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说,生育保险覆盖两块内容,一部分是医疗费用,包括产检、手术等,另一部分是生育津贴,即产假工资。目前生育基金主要用来报销医疗费用,以及发放产假工资。我国就业人员中只有一半参加了生育保险,地区之间的基金结余情况差别巨大。“国家法定产假是98天,许多省份不同程度地延长了产假,在我们全面放开两孩的情况下,生育两个孩子产假将达到一年左右。在不提高企业缴费水平的前提下,如果产假工资都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出,基金支出压力比较大。”

前段时间,国家已经明确把生育保险纳入医疗保险中,孙洁认为这有利于扩大受益群体,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产检、手术等费用报销会更多一些,但产假工资支付仍比较困难。一方面各地产假普遍超过98天,另一方面不能增加企业负担,并且当前的生育保险缴费率还不能提高。

“鼓励人们生育两孩的同时,不应过多增加生育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尤其不能影响到企业用工成本,否则会加剧职场性别歧视,势必不可持续。”孙洁建议,仍按照原有的产假时间即98天支付工资,同时可以增加财政补贴,减轻生育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

社会支持政策降两孩成本

2016年6—12月国家卫计委在全国组织开展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落实情况专项监督检查,发现部分地区新增生育假奖励和生育津贴落实困难。单位用人成本增加,影响了女性平等就业。

记者采访了广州的一家广告公司,这家广告公司员工150多人,主要以85后90后为主。支付五险一金,公司需要给每人每月缴纳约800元,一个月需缴纳12万元,一年144万元。由于负担太重,而广告业竞争激烈,公司就只给高管买齐了五险一金,包括了生育保险,其余人员分情况分时段购买险种。

记者发现,机关事业单位对产假制度一般执行较好,对于企业员工来说,产假是否休足、产假工资是否发放,与企业用工成本有很大关系,也影响到女职工本人意愿。有调查显示,经济因素成为人们是否生两孩的重要原因之一,女职工产假如果影响到家庭收入,势必增加生育成本,更加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

“各地修改后的计生条例规定的产假时间,比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间要长,如果按计生条例执行,确实增加企业成本。当然,生育政策本来就牵涉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建议协调相关部门,出台政策,落实产假政策,保障权益。”原新说。

他认为,全社会都应该支持共同降低生育成本。比如产假可以弹性处理,设置一些照顾孩子的假期包養比如新生儿期、幼儿期,这时候孩子需要的照顾比较多,可以带薪或不带薪休一个月或两个月,男女双方可以共同享用这个假期。比如男方陪产假,可以根据每个家庭情况和女方产假互换,分担女性育儿压力。

我国生育两孩的社会支持政策有望出台。在今年两会上,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将加强托儿、幼儿教育等方面的设施建设,出台支持家庭发展的政策。财政部部长肖捷表示,适当增加与家庭生计相关的专项开支扣除项目,如有关两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会考虑在个税中扣除。

全面二孩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出生人口数据喜中有忧 _查包養網站比較 中国发展门户网-国家发展门户

包養網

  出生人口数据喜中有忧

今日社评

“全面二孩”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17年二孩出生人数比2016年明显增加,这一现象令人欣喜。2017年一孩出生数量下降较多,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信号。“全面二孩”政策是我国生育政策史上一次重大的改革,目前已取得初步效果,但我国生育率的低水平状况依然严峻。

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是2000年以来历史第二高值。特别是二孩出生人数比2016年明显增加,比重继续上升,“全面两孩”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根据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虽比2016年小幅减少,但明显高于“十二五”时期年均出生1644万人的水平。

人口问题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人口问题也始终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包養網價格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均出现重要转折性变化,在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诸多新问题和潜在风险形成的挑战已不容回避。目前,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全面二孩”于2016年起正式实施,这一政策确实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包養的政策后,两年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明显增加。事实上,“全面二孩”落实之初,一些专家对此并不看好,认为在当前形势下,这项人口政策调整并不能扭转人口出生低迷的趋势。之前,一些地区对生育意愿的调查也显示,在已生育一个孩子的家庭中,只有一小部分有生育二孩的意愿,主要原因是现有“一孩”家庭,女方年龄普遍偏大,育龄妇女占比少且必然不断下降。

两年来,“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效果证明,某些专家的预期过于悲观了。高龄妈妈们带着对二孩的深深渴望,在顽强跨越生育极限的同时,也让“全面二孩”释放出应有的政策红利。

“全面二孩”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17年二孩出生人数比201包養網6年明显增加,这一现象令人欣喜。但包養網调查数据同时显示,在二孩人数增加的情况下,2017年出生人口仍低于上一年,显而易见,原因是一孩出生数量下降较多,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信号。“全面二孩”政策促进了我国人口均衡发展,让我国在育龄妇女人数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出生人口相对政策实施前有所增加。但是相关数据表明,“全面二孩”政策还不足以扭转我国当前少子化的趋势。

2017年一孩出生数量下降较多,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信号。这表明在生育观念转变、生活压力加大、结婚年龄推迟等原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的整体生育意愿正在被进一步压低,少子化趋势未能缓解。如果任由出生人口减少,将直接导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和比重均不断下降,将使得我国人口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

随着二孩数量进一步上升,以及一孩出生数量的下降,在2017年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超过一半,首次形成了“剪刀差”。这一“剪刀差”提醒有关部门,当前不但要继续坚持“全面二孩”政策,而且应尽快出台其他配套的福利政策,让广大育龄夫妇首先“敢于”生下第一个孩子。

“全面二孩”政策是我国生育政策史上一次重大的改革,目前已取得初步效果,但我国生育率的低水平状况依然严峻。我国生育政策在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还必须不断推出必要的补充、配套政策,让生育率保持在合理水平。这将有助缓解人口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衡、劳动力短缺等潜在问题,保障人口的代继更替平衡,促进经济社会持续良性运转。

用好村规民约 送走陋习歪风(社会治理在身边·关注乡村治理①)_中查包養app国扶贫在线_国家扶贫门户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在坚持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具体实践中,各地进行了不少探索。本版自今日起推出“社会治理在身边·关注乡村治理”系列报道,扫描地方做法,介绍有益经验,以期为乡村治理的深入推进提供借鉴。我们先把镜头摇向安徽铜陵的农村,看当地是如何用好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的。

安徽省铜陵市,长江江心洲上,有村名为“群心”。

“‘群心’好,群心村才好。”驻足村头石牌坊下,铜陵市义安区胥坝乡群心村党委书记古中举说道,“村规民约、家风家训,进了群众的心,让乡村变了样。”

为健全乡村治理体系,铜陵在自治领域两手做探索:一方面,用好村规民约,革除陋习,化解矛盾;另一方面,实施“传家训、育家风、立家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传育立行”教育工程,厚植美德,弘扬正气。

订村规民约

喜庆堂,让婚宴远离铺张

群心村党群服务中心,一袭白墙黑瓦。三层楼的底层,半是政务大厅,半是红字标示的“喜庆堂”。“我儿子在这儿办婚宴,特省钱!”指着牌匾,村民吴义松说。

喜庆堂,源自喜庆背后的苦涩。

“群心村人均年收入21792元,日子不错。”古中举说,“但以前办婚宴,经常是比着铺张,有的人家能花两三年的进账,压力很大。”

为了面子好看,不少村民宁可砸钱、费事,也要到城里面办婚宴。认识到此风不可长,村里于2017年重新订立了村规民约,将“要艰苦创业,不要奢侈浪费”等“八要八不要”写入其中;同年,还组建了红白理事会,并启用了喜庆堂。

“喜庆堂面积大约200平方米。”兼任红白理事会会长的古中举说,这块地方原来是村里举办活动、接待游客用的,经过装修、置办,更适用于喜宴。只要村民提出申请,就能免费使用这里的水电气灶、桌椅碗筷、屏幕音响等。

可最初,吴义松还是想在城里办婚宴:“就这一个儿子,还不风光点?”古中举得知,上门劝说:“进城要坐轮渡的,拖家带口多不方便!再说,城里租个大屏幕,就得七八千!吃饭店的酒席,哪有自己备料、亲戚帮厨划算?”

吴义松没吭声。古中举再进一步:“你在饭店把门一关,除了亲戚,谁能瞧见你风光?在喜庆堂办,村里人一走一过,还能凑个热闹。再把鞭炮放放,不比城里欢腾?”

吴义松想通了。然而,当把新计划告诉女方时,又出现了插曲:外地的儿媳妇,在网上咋也搜不到“喜庆堂”,以为地方不怎么样,心里犯了嘀咕。直到她进了村子,看见喜庆堂宽敞明亮,墙上贴着不少村民的笑脸,才安下心来,点头同意。

吴义松提交喜庆堂的使用申请时,古中举不忘提醒:“既然要在村里办,就得守规矩。酒席别超过10桌,每桌菜别超过500元,车别超过3辆……”

今年正月,在喜庆堂,吴义松儿子的婚礼办得简约而红火。“光是菜,每桌就比饭店里省了1000块钱。”吴义松说,包養“亲戚们帮厨递菜,也比在城里干坐着更有人情味。”

在铜陵,用村规民约规范婚丧事宜,颇为普遍:如天门镇金塔村提出,“要移风易俗,丧事简办”;浮山镇女儿桥村规定,“反对红白喜事铺张浪费”。

转变风俗之外,村规民约在维护秩序、和睦亲邻等方面也起到了作用。

传家风家训

红黑榜,将孝道有力发扬

“吾族熊氏,族训如下:孝顺父母,尊敬长上……”金塔村村民熊东风展开一纸卷轴,念起上面的字句。

村党委书记梅香胜,也端来一本厚重的梅氏宗谱,翻至其中一页,诵读道:“祖为子孙计长久,诲示谆谆:忠孝以传家,勤俭以处世……”读罢,接着说,“我们村有不少家训,都强调孝道。但前些年,不赡养老人的情况却时有发生。”

不缺家训,只差遵循。为了让做儿女的知行孝道,除了面对面劝导,金塔村还有一招:签赡养协议。“每年供给老人大米360斤、油12斤”“中秋、重阳等节日要看望老人”……协议书立约十条,一式三份,老人、子女、村委会各执其一。

有人不签约、不履行,咋办?梅香胜表示:“村规民约还不管用,那再谈法律。不赡养老人是违法啊,司法所要管的。”

300多户有老人的家庭,全都签了协议书。“村里还是熟人社会嘛,重情面的。谁要是既不孝顺父母,又不支持村里工作,那是很难自处的。”梅香胜说,“签协议书,也不是为了跟谁打官司,而是想通过印象深刻的仪式,让孝老爱亲的家训走一走大伙的心。”

按传统,金塔村每年要办几天黄梅戏。“这时候人比较齐,村民代表会就评选、表彰村里的‘孝星’,将他们的好家风广而告之。”梅香胜说。

在群心村,也有类似的做法。何某在外做生意,对患病老父不予赡养,其姐妹便找村里反映。村里打了几次电话后,何某不耐烦了:“别找我了,有事找我律师。”古中举回道:“你对你爹,既不出力又不出钱,哪个律师能把黑的说成白的?你要是再不管你爹,那也犯不上告你,村里每年要评‘孝道红黑榜’,你上了‘黑榜’可别怪我。”

何某还不服软:“随便,你爱评就评。”古中举火了:“那好啊!我帮你找媒体曝曝光,让你跟‘老赖’似的,走哪儿都有人认得!”电话另一头沉默了,随即挂断。

第二天,主动拨电话的成了何某:“古书记,先别弄那个‘黑榜’。我跟我姐妹商量了,我在外地太忙,多出些钱就是了。”

不久,何某回到村里,同姐妹签协议。古中举拿出村里编的《家规家训导读》小册子,劝何某:“你们何氏家训,第一条就是‘忠孝为先’。别光出钱就完了,多回来看看你爹。”何某有所悔悟,后来多次回村探望,尽心尽力地为老人送了终。

群心村搜集整理了全村51个姓氏的家规家训,“做成门牌,打造‘家风家训示范街’;还做展板,挂在乡贤文化馆。”古中举介绍,“在村里,随便走走都能受到熏陶。”

铜陵市层面,目前也在挖掘祠堂、故居、牌坊、族谱中的家风家训资源,推动家风家训上墙入馆,并评选“最美家庭”“孝德人家”等,为模范树榜,助家风传扬。

促道德教育

领头雁,以示范感化城乡

枞阳县,自古文教兴盛。栖身山麓的浮山中学,校史近百年,出过三位院士。

“院士墙、师恩亭、校史馆这些场所,传递着尊师重教的理念。”校长唐晓发介绍,“还有成人仪式、主题班会,也结合先贤和校友的事迹,育家风、立家教。”

“学校是学生们第二个家。”枞阳包養網县浮山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方国枝说,“‘传育立行’工程就要求,家风家训得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村居。”

2017年9月,铜陵市印发通知,实施“传家训、育家风、立家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程,为期5年。“优秀的家风家训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相通之处。”铜陵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昌红梅表示,“做好‘传育立行’,领头雁的示范作用很重要。”

在美术培训机构白墙画室,10余幅“铜陵好人”画像分列走廊两侧,周围还有诗评、家训等名家书法作品。“这里紧邻天井湖景区,许多游客、艺术生会过来游览。”画室负责人孙长江介绍,“作为‘传育立行’展示馆,我们还常请模范本人来参加沙龙。”

该画室还创作了连环画《铜官好人志》及绘本《我们的好家风》。既有历史人物如好官盛度、左光斗,又有今天的模范,比如生于军人家庭、捐献器官救人的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包養”胡晨……绘本面向儿童,讲述了古今铜陵人的家风故事。

“好人成名人”,是铜陵正在推进的一项工程。铜都讲坛、道德讲堂等平台,则为好人模范提供了担当“领头雁”的机会,使他们能以身示范,感化城乡。

“其实我做的事很普通,本不想多说。”孝老爱亲、关心留守儿童的灰河乡太阳村姑娘古宏媛说,“但市里面劝我,你多讲一回自己的故事,就能多传播一份正能量。我包養網 花園就懂了,自己是义不容辞啊。”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08日 12 版)

婚事新办查包養app简办,为爱“轻装上阵”_中国网

归巢青年将新观念带回乡村,新风尚、新婚俗正在成为新潮流

婚事新办简办,为爱“轻装上阵”

不同于父辈入乡随俗的传统婚礼,如今的新青年们把新风尚、新婚俗带回乡野,去繁从简,把更多精力用在创业发展、劳动致富上。同时,多地也通过发布倡议书、完善机制等方式广泛开展婚俗改革,持续推动为爱减负,守护幸福成果。

没有了“天价”彩礼、豪车迎亲,也没有山珍海味,取而代之的是骑自行车带着新娘子“低碳出嫁”,一场家庭聚会仅限亲朋好友参加……近年来,越来越多在城市打拼的乡村新青年将新的婚礼包養观念带回乡野,成为倡导婚包養事新办简办新风尚的主力军。

“我们要‘轻装上阵’,走上幸福生活的新起点。”不少归巢青年表示,他们选择婚事新办简办,既是为双方家庭减负,也是为了让幸福回归纯粹。

把新的婚礼观念带回乡

“你们真决定这么草率就把婚礼给办了?小倩的父母不会有意见吗?”5月20日晚,陈舟的父亲又一次将他单独叫出去,询问婚礼的事情。“我跟小倩早就商量好了,婚包養網 花園礼一切从简,你们就别瞎操心了。”陈舟回应道。

原来,当天是陈舟和张思倩的大喜之日。与传统迎亲嫁娶不同的是,没有豪车迎娶,没有彩礼、嫁妆,包養更没有动辄几十桌的婚宴,到场见证二人“修成正果”的只有10桌亲友和一纸婚书。

今年27岁的陈舟老家在重庆巫溪县蒲莲镇农村,大学毕业后,陈舟一边在重庆主城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一边等女友张思倩毕业。2022年底,二人决定返乡创业,同时把婚礼办了。

“我们双方的父母都是农村人,听说我们要结婚,就准备大办一场。”陈舟坦言,刚开始,他也想的是自己风风光光地娶,妻子风风光光地嫁。可冷静下来后,陈舟认真盘算了下:按照本地传统习俗,彩礼要8.8万元,加上买烟、买酒以及婚庆公司和办酒席等,总共的费用要十几万元。

创业刚起步的陈舟手头并不宽裕,家里条件也有限,妻子也知道他的难处,双方便各自做起了父母的思想工作,最终决定一切从简。

“婚礼只是通向婚姻的‘桥梁’,而双方的感情可以是‘车’,也可以是‘船’。只要感情到位了,有没有‘桥’都无所谓。”张思倩表示,如果为了面子,而伤了感情,婚姻大概率长久不了。

事实上,随着我包養網国广泛开展婚俗改革,加之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青年返回农村,这些返乡青年也把崭新的婚礼观念带到农村,为爱减负。

入乡未必要随俗

今年“五一”期间,刚过而立之年的冉子瑞回到重庆奉节老家,到家第二天,亲戚找上门,向他借钱给儿子办婚礼。细聊下来,冉子瑞得知,亲戚准备给女方9.9万元的彩礼,美其名曰“长长久久”,还要在当地一家五星级酒店安排每桌价格为1888元的酒席……整套算下来价格超过20万元,目前还缺6万元。

随后,冉子瑞得知,女方家里其实没有要求彩礼,对婚礼也没有提任何过分的要求,而是亲戚家执意要挣面子,又因为没有凑够钱,把婚期一推再推。

“结婚没必要搞这么复杂,这样借钱办婚礼,挣到了面子又能怎么样呢?”冉子瑞和其他一众小辈展开游说。最终,拗不过这帮年轻人的“狂轰乱炸”,亲戚听进去了意见,同意降低婚礼、酒席等规格。

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在老一辈眼中,结婚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仪式,关系着家族面子和尊严,因此会通过攀比彩礼金额和婚礼规模的方式来获得社会认可。

“当结婚变成一场攀比和表演,不仅给家庭带来负担、给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也让婚俗风气陷入迷途、给原本纯洁的婚礼增添了许多杂质。”陈舟表示,不同于父辈,他们这代人,更愿意把精力用在创业发展、劳动致富上,而非无奈地接受入乡随俗的传统婚礼。

“反正我以后就搞个旅游结婚,又简约又浪漫。”冉子瑞说。

记者注意到,在从城市返巢的青年带动下,骑行山地车带着新娘子“低碳出嫁”;在草坪上办一场自己主持的婚礼;婚宴饭菜以家常菜、健康饮食为主,争取“光盘行动”以及旅游结婚等新风尚、新婚俗正在成为乡村婚礼新潮流。

建章立制共护“幸福成果”

“当前,尽管已经出现新婚礼的风潮,但破陋习树新风,婚俗改革仍是老大难问题。”在巫溪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看来,旧婚俗“老”在千年遗风,“大”在千家万户,“难”在除旧立新。“要在根源上实现改变,教育引导是首要任务,同时,想要新风尚常态畅行,建章立制是关键。”

该负责人介绍,针对部分地区炫富攀比、大操大办、无事整酒等陋习,巫溪县探索设立“总管讲堂”进行劝导,制定村规民约予以约束,并建立了包含符合社情民意的“整酒禁令”的村规民约。

如今,“婚丧酒席俭办,无事酒席不办”的观念已在当地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与支持。“我们从开业以来就立下了一个规定:自己不举办、不承接也不参加‘无事酒’,并劝导村民婚宴饭菜简单、健康化。”该县观峰村一酒庄老板谭传林告诉记者,他还联合村里的几个农庄老板和镇上签订了《不承接违规酒席承诺书》。

青年婚恋问题是小家的事,也是国家大事。当前,全国各地纷纷通过发倡议、立规矩等方式,推动青年婚俗改革,守护“幸福成果”。今年1月,重庆市民政局、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出《文明节俭操办红白喜事倡议书倡议》,提倡通过举行集体婚礼、家庭婚礼、旅游结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夫妻共植纪念树等形式,以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方式分享新婚喜悦。

对此,冉子瑞认为,告别入乡随俗的乡村婚礼才更甜蜜,他们这代青年将从自身出发,卸下爱的负担,让幸福回归纯粹,也让婚俗改革的新风吹遍田野。(记者 黄仕强)

奋斗查包養網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龙先兰“成名”史_中国扶贫在线_国家扶贫门户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龙先兰“成名”史-新华网

    新华社长沙4月23日电 题:龙先兰“成名”史

  新华社记者丁锡国、张玉洁

  4月17日,作为学员代表,十八洞村村民龙先兰走上当地一所大学承办的培训班开学典礼发言席。他要在这里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知识。

  4月16日,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龙先兰打开蜂箱清理掉落的蜂巢。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今年34岁的龙先兰,读到小学就辍学了,是这个“明星村”精彩故事的“戏眼”。取材于这里的几部艺术作品中,没有“龙先兰”的名字,但都有他的影子。许多创作者试图通过讲述他的故事,展现一个特殊群体摆脱物质和包養網精神贫困的艰难历程。

  恶名

  龙先兰最轰动之举,是硬闯副省长主持的会场。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贫困群众,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那一年,全村人均收入1668元,近六成村民生活在贫困线下。

  这是4月15日拍摄的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梨子寨(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1个多月后,花垣县委派出的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进村第4天,湖南省一位副省长前来调研,正向扶贫队队长了解情况时,突然,龙先兰喷着酒气,闯进会场,嚷道:“省长,扶贫队来了,可我还没饭吃,没老婆!”

  总书记到村子的时候,龙先兰正在外地打工。他猜想,这次一定可以分到很多钱,便匆匆赶回村子。没想到,回村待了些日子,连一分钱也没到手。干脆,他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

  龙先兰啥都不怕,因为,他啥都没有。

  他是孤儿。原本,他有一个完整的家庭:父亲,母亲,还有一个妹妹。但从他十二三岁起,不幸一个接着一个。先是母亲改嫁,她实在无法忍受爱喝酒、爱骂人的丈夫,儿子多次哭着劝她别走,可没能改变她的去意。1年后,父亲病故。又过了2年,妹妹意外溺亡。

  母亲离去,龙先兰成了“野孩子”。父亲去世后,便彻底没有了管教。失去妹妹,他的世界一片灰色。他开始封闭自己,也在伤害自己。十六七岁的孩子,开始像个大人喝闷酒。有酒,他必醉,醉后,不管什么地方,倒头就睡。只要手里有点钱,就买肉吃、买酒喝。花光了,就向别人伸手借。邻居们经常能听到他歇斯底里地喊着什么。

  村里人都知道,他心里苦,可怜他,又气愤于他破罐子破摔的样子。

  许多村民躲避他。提起他,有些人就摇头,村干部就头痛。

  2014年,村“两委”决定,集中使用产业扶持资金,发展猕猴桃产业。他对一些村民说:那是骗包養人的,上级拨下来的钱,都让当官的吞了。气得村党支部书记差点和他动手。

  “我怕醒过来,一醒就烦。为什么我的命这么苦?为什么我没人疼没人爱?”龙先兰说,“那个时候,我是一堆烂泥,一文不值。”

  正名

  龙先兰闯进会场,副省长让他带路,到家里看看。屋顶多处瓦片破了,雨水漏进屋子,砸出10多个小坑,地面上长满青苔;碗筷、衣服、鞋子、袜子堆放在一起。

  看了一圈,副省长说:“小伙子,你身强力壮,长得这么精神,为什么没有饭吃、没有老婆?我给你找到原因了。因为你懒。”

  副省长特意嘱咐扶贫队队长龙秀林:像这样的重点人物,要重点关注。

  扶贫队5名队员和5户生活最困难、工作难度最大的村民一一结成了对子。龙先兰成为队长的帮扶对象。

  4月16日,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龙先兰一家在做早餐。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龙先兰时年27岁,在当地人眼里,早就到了该结婚的年纪。当时,全村有30多个“光棍汉”,扶贫队把他们的“脱贫”“脱单”问题一块放在了心上。

  2014年,重庆秀山县一个女子嫁到了十八洞村,她有个表妹,也愿意嫁过来。龙秀林就想把龙先兰和她撮合撮合。本以为小伙子比较帅气,又点了头,事情会八九不离十,没想到被女方拒了。媒人传回话说,女方嫌他又穷又懒,还没有父母。

  龙秀林一听来了气:“谁说他没有父母?我的父母就是他的父母,我就是他的大哥!”

  这话,龙先兰听到了,但他一点也不相信,觉得龙秀林只是随口一说。

  当年除夕,龙先兰跟着龙秀林到了他父母家,一大家子人,都把他当成自家人,热热闹闹吃了团圆饭。临走,龙秀林的母亲还给他带上二三十斤腊肉、香肠,又硬逼着他收下1000块钱红包。

  这是2020年10月25日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拍摄的龙先兰一家。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龙先兰流泪了,跪在地上给老人磕头,多年来第一次喊了一声:“娘!”

  村里人很快知道,龙先兰是扶贫队队长的兄弟了。他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压力。

  在扶贫队安排下,龙先兰和几个村民到当包養網地一家农校学习养殖、种植技术。他是学习最认真的学员。学习完他想创业,但没有本钱。还是龙秀林出钱,帮他在县城租了一处农贸市场的门面卖鱼,但生意做了1个月,就坚持不下去了。龙先兰着急,又到长沙等地打工。直到有一天,他接到龙秀林的电话:“回来吧,学习养蜜蜂,这个可能适合你。”

  十八洞村群山环绕,蜜源多,质量好,但村民不会养蜂。龙秀林牵线,让龙先兰跟着外地的养蜂大户学习,又协调贷款2万元。靠养蜜蜂,他赚到了“第一桶金”:5000元。

  “开始那一段真不顺利,但不管什么事,只要我想干,大哥都给我出主意,支持我、帮助我。”龙先兰说。

  美名

  “孤儿不孤全村个个是亲人;贫困不贫苗乡处处见精神。”

  龙先兰家门上大红的喜联,从2017年年初成婚那天起,一直挂到现在。

  扶贫队队长龙秀林回到十八洞村看望龙先兰一家,手中抱着龙先兰的女儿龙思恩(2020年10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扶贫队进村后,发动村民搞特色种植、乡村旅游、劳务输出、苗绣……全村人的日子都在一天天变好,“光棍汉”也在陆陆续续“脱单”。

  2015年下半年,扶贫队组织了一场相亲大会。龙先兰不爱说话,又没有才艺可展示,一口气做了18个俯卧撑。邻村姑娘吴满金动了心,两人当场牵了手。可姑娘的妈妈知道后,坚决不答应。她的娘家是十八洞村的,了解他的底细。

  龙先兰很受伤。龙秀林劝他:“你现在是能赚点钱了,但你原来那些坏毛病一年半载能改掉?人家不相信,可我相信你。你把养蜂的产业继续做大做强,年底我和你嫂子去做满金家的工作。”

  龙先兰(左一)和吴满金(左三)婚礼现场(2017年1月摄)。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龙先兰包養、吴满金的婚礼是一场十里八乡都不曾有过的热闹婚礼。县里领导、扶贫工作队、全村人都来道喜祝贺。看着满脸幸福的一对新人,不少老人直抹泪。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可怜又“扶不上墙”的孤儿能有今天。

  2016年,十八洞村脱贫摘帽,成为“明星村”。龙先兰浪子回头,成了新闻人物,多次登上荧屏和舞台。许多人希望听到他的故事。

  目前,养蜂是龙先兰主要收入来源,每年毛收入在40万元左右。2019年,他在县城买了新房子,之后,又买了吉普车。

  去年,龙先兰在村边峡谷里建设了一处游泳池。受疫情影响,当年收入只有几万元,但通过旺季时1天1000多人的客流量,他仍然看好这个新项目。

  “冬天要有冬天的事做,夏天要有夏天的事做。”龙先兰说,“我现在有女儿了,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

  去年3月,龙先兰当了父亲,女儿取名龙思恩。

  如今,儿时的伙伴都羡慕他、佩服他,羡慕他的幸福日子,佩服他积极向上的精气神。

  2020年,十八洞村人均收入增长到18369元,是2013年的11倍。“光棍汉”脱了贫,绝大多数也脱包養網比較了单。在今年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十八洞村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施金通说:“十八洞是精准扶贫的‘示范’,也要力争成为乡村振兴的‘模范’。”

努力创造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_查包養網心得中国网

万里长江如同一条巨龙飞向浩瀚大海,上海恰似高昂的龙头,以腾空之势不可阻挡地奋勇向前。这是上海地理位置的形象描绘,也是其经济地位的生动写照。

11月末12月初,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海考察。这次来,他心里装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个事关中国发展全局的大战略;装着加快建设“五个中心”,这项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牵挂着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大事小情。

总书记一路走来,无论是考察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还是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看的、问的、想的、讲的,都没有离开这些话题。

使命如炬

“把上海建设成为‘五个中心’,是党中央全面研判国内国际形势、统筹把握改革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

从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到后来的“四个中心”,到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明确提出“五个中心”建设的总体框架,再到2017年底国家明确上海“五个中心”的功能定位、2023年10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支持上海加快“五个中心”建设的意见》。这项重大决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拓展和深化的过程。

这一过程也是上海在国家发展大局中不断承担更多、更大、更重使命的过程。正因如此,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时就指出:“我们必须把上海未来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

有大视野才有大格局,有大格局才有大作为。总书记这席话,充分展现了对“五个中心”建设战略谋划的高点站位和远大追求。

在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中,浦东是前沿阵地。2007年3月,担任上海市委书记仅一周,习近平同志就开启19个区县的全面调研,第一站到的是浦东。这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考察,第一站还是浦东。

浦东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烂泥渡路”不见了,映入眼帘的是繁华的商圈、密集的金融机构、林立的研发大楼、往来穿梭的车船……这里就像一颗强劲搏动的心脏,源源不断地向四周输送着金融血脉和发展动能。

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总书记走进期货交易大厅,屏幕上红绿相间的数据,跳动着指导上下游成千上万家企业投资交易的“上海价格”。

上市品种交割品的展台上,原油、纸浆、橡胶、铜、铝、镍……这家交易所还是个“90后”,成立不过20多年包養網價格,却成绩斐然,成交规模多年来位居世界前列,成为全球第三大期货交易市场。

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落到橡胶上。

国内橡胶资源曾十分匮乏,有“一粒胶种一两黄金”之说。而今日,我国成为全球橡胶的主产国之一,“上海胶”全球定价中心加快形成。总书记听了颇为感慨:每一个期货品种背后都有一个行业支撑,上期所的跨越发展离不开中国国力的蒸蒸日上。

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总书记关心了多年。听闻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于今年8月上市,成为我国首个服务类和现金交割的期货品种,总书记表示肯定。

往事如潮。习近平总书记的思绪回溯到16年前。他对大家说:“我在上海工作时,抽了一天的时间,跑了好几家金融机构,其中就包括上期所。当时期货还在摸索阶段,现在已经在亚洲、在国际上举足轻重了。我们也因此看到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目标正确、步伐稳健、前景光明。要再接再厉。”

对科技创新,总书记始终放在心头。离开上海期货交易所,他来到张江科学城参观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蓝天梦、创新药、智能造、未来车……令人目不暇接,怦然心动。

习近平总书记细致察看每一个展位,在智能机器人面前停下了脚步。他饶有兴致地看着一个机器人“秀”起灵活的“手指”,脚步稳当地“走”过来。“这项技术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准?”“从实用的情况看,已经铺开了吗?”问得细致,思得周密。

看完展览,总书记有感而发:“上海取得的这些科技创新成果,让我感到很踏实,有了更大的信心、更足的底气。”

从一颗螺丝钉也要进口,到大国重器彰显大国底气,历经几十载的拼搏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变化。展厅里,来自各行各业的科研人员代表齐聚一堂。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上海在这方面要当好龙头,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从当年的“两弹一星”到今天的科研领域硕果累累,江山代有才人出。总书记抚今追昔:“要着力造就大批胸怀使命感的尖端人才,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

书写“五个中心”建设华章,需要有凌云之笔。“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新期待,也成为上海“五个中心”的功能新定位。随着“五个中心”建设的加速推进,上海这颗“东方明珠”,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初心如磐

上海是我们党的诞生地。

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瞻仰,重温我们党的梦想启航。他在“作始也简,将毕也钜”的字迹前凝思,在一幅清末《时局图》前喟叹,在巨幅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

百年风云,沧海桑田。时代在变,初心不变。

曾经,建筑密、人口稠、房屋挤、道路窄、绿化少,“大城市病”一直困扰着上海。当年在上海工作,习近平同志就放心不下市民的住房困难。周末,他常到老旧小区去走一走,到里弄去转一转,琢磨琢磨那些“老大难”问题怎么办。

党的十九大后,总书记在上海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这次,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外来人口占比高的闵行区,来看一看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筹措建设力度,上海的步子又稳又快。现在全市累计建设完成31.6万套(间),距离“十四五”时期计划新增建设筹措47万套(间)的目标越来越近。

阳光正暖。总书记走进出租房社区。

郑岚予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工作了两年多,在这里租了一套两室一厅。她和母亲热情地将总书记迎进租赁的新居。

“租金贵不贵?”“不贵,住得很舒服。”推窗见景,屋内布置得很温馨,郑岚予笑容灿烂,“感谢党和政府,让我在上海有了一个家。”

“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正让更多“新上海人”实现“安居梦”。

另一栋楼是宿舍型出租房源,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一个双人间。

这里住着敬老院的两名护理员。书桌、冰箱、洗衣机、电磁炉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租户钱丽丽来沪十多年,一度为租房难、租房贵而发愁。今天,她欣喜地说:“这里包養網租金便宜,卫生间的热水都是24小时的,上下班路上只花十来分钟。我们很满意。”

隔壁是个四人间。租户都是附近物业公司的保安。他们向总书记打开了话匣子:“这里有公共的厨房、洗衣房、浴室,还有会客室,外面有羽毛球场、篮球场,蛮好、蛮好!”

“下一步你们有什么打算?”总书记亲切问道。

来自山东临沂的苏元宝说:“再发展一下,我就把老婆孩子接过来,在这里租个一居室。”来自安徽宿州的吴涛说:“我想考个证书,再找个女朋友,在这里安个家。”

“好啊!扎根,落户,发展。”总书记微笑着说,“你们也是上海的建设者、贡献者,所以上海也要关心你们。”

要离开时,社区居民纷纷围拢上来欢送。

“我在上海工作的时候,到闵行来调研了一天。这次再到闵行来,看到整个面貌焕然一新。”习近平总书记言辞谆谆,“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我们的社会主义就是要走共同富裕的路子。外来务工人员来上海作贡献,同样是城市的主人。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一个城市的温度,在不弃微末的建设中累积,靠不舍昼夜的发展去呵护。室内、室外,上海在紧凑的空间里腾挪,努力给百姓多一些公共区域。这座城市,公园加速“生长”,5年间从243座增加到了670座。总书记深刻指出:“把上海这样一个超大城市建设好、治理好,要有大格局、大思路,也要有精细化思维和‘绣花’功夫。”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始终望向人民:“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要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要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人民城市的本质属性”。

布局如棋

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的重视,由来已久。

在浙江工作时,他就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努力;在上海工作时,主动挑起龙头带动的担子;到中央工作后包養,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后,总书包養網心得记分别于2020年8月和这一次,主持召开两场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会。

在总书记的亲自谋划、持续推进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这次座谈会,与会者拿出的发展成绩单,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提供了有说服力的注解:

多年来,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保持在1/4左右,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30%。

2022年,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25.4%;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国25%;进出口总额占全国35.8%;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全国40.1%。

2023年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全国31.1%;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60%、1/3和1/3,新能源汽车产量约占全国2/5、全球1/4;在建和已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约占全国1/3,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占全国26.4%;外贸总额占全国36.7%,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占全国40%左右。

高铁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3倍,营业里程占全国1/6。

…………

总书记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比喻为引领中国发展的“三大引擎”,其中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我国最包養網 花園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增长极和动力源之一。“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这是党中央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定出的新目标。

时隔三年的前后两次座谈会,从“扎实推进”到“深入推进”,会议名称的差别背后,是党中央对这项国家战略持续深化升级的要求。如何抓?总书记给出了答案:“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

座谈会上的新部署,看一域,亦观全局;看当下,亦谋长远。总书记提出四个统筹、五大举措,如弈子,思虑深远。

四个统筹蕴含深刻系统观念:“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统筹龙头带动和各扬所长”“统筹硬件联通和机制协同”“统筹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

五大举措彰显深远战略考量:长三角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着力提升安全发展能力”。

两相对照,创新、机制、协同、生态……这些词汇的重叠使用,鲜明昭示着长三角的下一步发展走向、战略举措,导向十分清晰。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绝不只是形式上的组合,而是一次由表及里的重塑,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在错位发展、联动发展中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壮大整体实力,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而是在做乘法。

看创新,长三角汇聚了国家许多压箱底的战略科技力量。如何疏堵点、破卡点,把“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改革创新化为区域活力?总书记指明方向:“构建更加紧密的区域创新共同体和产业发展共同体。”

看开放,得区位之优势,有开埠兴市之先机。长三角区域一直是改革开放前沿,视域广阔,吞吐万千。总书记强调:“推进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成为畅通我国经济大循环的强大引擎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

看生态,长三角区域产业富集、城市密集、人口聚集,生态空间相对拥挤,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这次座谈会,总书记基于现状,鼓励三省一市加强生态保护红线无缝衔接,加强节能减排降碳区域政策协同,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区域绿色制造体系,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发挥示范作用。

…………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

总书记嘱咐大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篇大文章,要下大功夫,更靠长功夫。要坚持稳中求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只要认准是正确的事情,就一以贯之、坚持不懈干下去,决不半途而废,决不南辕北辙,决不回头倒退。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就要这样,一步一步往前走、一项一项往前推。”

积跬步以至千里。这次座谈会,将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一个深化升级的新阶段。在万千瞩目中,三省一市已开始新的奋斗,合奏一场高质量发展盛大协奏曲。

中国和世界,期待着这里的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