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4 月 2024

河北邢台:触摸乡查覓包養價格村振兴的文化脉动_中国网

河北省邢台市,有3500年建城史,素有“五朝古都、十朝雄郡”之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除了星罗棋布的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碑刻造像等文化遗存,以及散落在太行山区的160余个古村落,邢台市还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破釜沉舟、武松打虎、冯唐白首等近百条成语和典故,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项、省级41项、市级53项,涵盖戏剧、舞蹈、音乐、美食等多个方面。

如今,一股乡村文化振兴的潮流正在邢台大地风起云涌。在邢台市委、市政府“文化兴市”战略的推动下,民间挖掘、保护、传承乡村文化包養的力量不断壮大。深埋在乡土中的文明记忆正在苏醒、重塑、重生,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的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和产业振兴力。

“唤醒”文化基因

鼓点一响,白幕一亮,一线,一偶,老怀调皮影戏剧艺术团的皮影戏又上演了,沙河市十里亭镇下解小学的师生们看得津津有味。

十里亭镇下解村有一个老祖宗留下的“宝贝”——皮影戏。沙河皮影起源于元代,后随着明代皮毛商业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兴盛,民间艺术和班社的流动演出使老怀调、西调、平调等皮影班社发展起来。

随着时代变迁,皮影曾一度没落。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谋生,表演皮影戏的人渐渐老了,演出团队散了,皮影戏仿佛停留在人们遥远的儿时记忆中。

“不能让这门传统技艺失传!”2012年,下解村党支部书记任进生和村“两委”决定,筹集资金,成立皮影剧团,招收青年演员,充实新生力量。十多人的老怀调皮影戏剧艺术团正式成立。村委会免费提供的排练室和道具室,成为剧团的“阵地”。

老艺人们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口述剧目的唱词,让人记录下来永久留存。他们还逐字逐句地指导唱腔,手把手地传授打鼓、敲锣、执杆等技艺。

“徒弟”们也全情投入、毫不松懈。“剧团成立十多年来,团员们每天都在坚持排练。大家都铆足了劲,要把皮影戏发扬光大。”团长秦乐琴是皮影戏第十三代传承人,他告诉记者,“我正在培养第十四代传承人,希望能为大家带去持久的欢笑。”

近年来,老怀调剧团的皮影戏走进了人们视野,学校、集市、民艺汇演、旅发大会等都出现了皮影戏的影子。2023年,剧团开展“皮影进校园”活动,演出了20余场。下解村还开发皮影戏道具、皮影戏衍生品等系列文创产品,投资300万元建设皮影中心。

2021年5月,沙河皮影戏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标志着沙河皮影发展走进了一个新的纪元。邢台市和沙河市在加强对皮影文化保护和研究的同时,以皮影非遗文化为核心打造“皮影小镇”,将周边的沙河市湿地公园、传统村落、生态农业园等旅游项目连点成线,形成一条文化产业带。

“红色”是邢台市另一个特色。

在册井镇全呼村,村民们集资建成的烈士陵园里,长眠着12名抗战英雄。

“每年清明我们都会组织党员和青少年学生来为先辈扫墓。”全呼村党支部书记崔伟国说。

陵园外,以红色精神长廊为主轴,串联起初心广场、党史教育园、红船驿站,让人们设身处地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这里曾经是马会河边的闲置荒滩地,全呼村积极开展生态整治,就地打造沙河市占地面积最大的党建主题公园,与白庄范子侠将军墓、全呼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景点一起,组成一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充分发掘传承红色文化。

全呼村借此实现了华丽“转型”。它曾是一个以工矿企业为主的村庄,如今吃上了旅游饭,生态环境也不断改善。2019年12月,全呼村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

搭建农村大舞台

2023年12月27日,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区晏家屯镇石相村村民活动中心,喝彩声、鼓掌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这里正在举行襄都区“四季村晚”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惠民演出,独唱、河北梆子、豫剧、朗诵、舞蹈、器乐演奏轮番上演,好戏连台,将新年的气氛烘托到了包養網高潮。

近年来,村民家门口举办着一场场文化盛宴。

邢台四股弦、邢台梨花大鼓、隆尧秧歌、威县乱弹都源于邢台。戏曲在邢台人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

“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在南宫市王道寨乡孝昌村的文化广场上,村里的文艺爱好者在唱着京剧经典曲目《梨花颂》。

文化广场占地7000平方米,是村里筹措200多万元资金高标准建设而成的。“我们身上的行头也是村里给我们配备的。我们现在唱起戏来,精神十足!”一位正在表演的村民告诉记者。

“乡村文化归根到底是农民的文化,要把话筒递给村民,把舞台交给农民,发挥农民的主人翁作用,建立起强大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邢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薄国纯表示。

南宫市还活跃着一支送包養戏下乡的专业队伍。南宫市戏曲艺术传承中心成立于2015年12月,演职人员30余名,生旦净丑,行包養網價格当齐全,文武场配套。这是一个由原南宫市京剧团的老演员自发组建的演出团体。

带着对戏曲的传承和热爱,中心成员们已志愿下乡演出600余场。他们演出的内容包括传统京剧折子戏《铡美案》《白蛇传》等,以及现代京剧《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20余剧目,再加上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小节目,广受老百姓欢迎。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坚韧的民间艺术力量,传统文化才生生不息。”南宫市委副书记付刚评价道。

繁荣文化产业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发掘文化的经济属性,将其与农业、旅游、教育等产业相融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2022年,在河北省公布的第一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五个100”名单,沙河市新城镇“葫芦非遗小镇”作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入选。

葫芦非遗小镇就像一个葫芦版“迪士尼乐园”——建有葫芦园艺长廊、葫芦工艺品展厅、葫芦菜肴主题餐厅、葫芦别墅民宿、葫芦美术绘画馆、葫芦丝音乐馆、葫芦主题摄影馆、葫芦影视直播基地、葫芦非遗博物馆、葫芦艾灸馆等十大主题版块,游客可以制作葫芦工艺品,穿上葫芦娃服饰变身“葫芦娃”,画葫芦、吹葫芦丝、做葫芦菜……在这里留下难忘的记忆。

“2014年,我在15亩试验田上种葫芦、卖葫芦,小有收获。”新城镇大学生村官崔刚毅回忆起自己的创业经历,“但是,想长远发展,就得做精深加工,做长产业链。”

在深入研究葫芦文化和传统工艺,大量开展市场调研后,崔刚毅决定在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上寻找突破口。

崔刚毅和他的团队创新彩绘葫芦工艺,通过烙画、雕刻、针刻等技艺,把古文诗词、民族戏剧、传统节日、民间传说等在葫芦上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产品销路一下打开了。

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2016年,崔刚毅创建葫芦小镇,目前已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

“等到公园建成,我们将形成种植、设计、加工、销售、旅游‘五位一体’的产业链,能够带动更多周边劳动力,真正实现强村富民!”崔刚毅说。

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

十里亭镇曹章村是远近闻名的“灯笼制作专业村”,手工灯笼制作工艺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早些年,这一文化资源并未被认识利用和充分挖掘。

改变发生在2018年,曹章村村集体成立了灯笼厂,把村民们组织起来,让灯笼制作这一“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走进曹章村灯笼制作车间,流水线上妇女们干得热火朝天。她们熟练地将绸布套在事先制作好的灯笼架上,红彤彤的灯笼在一双双巧手中初具雏形。另一边,人们在灯笼头部装上灯笼杆,尾部裱上黄色的幸福穗,装灯泡、打包装箱,“大吉大利”“吉祥如意”“太平盛世”“五谷丰登”……一个个带着吉祥寓意和美好祝福的灯笼,走进千家万户,营造出火红、祥和的节日氛围。

曹章村党支部书记窦建学介绍:“我们开发了拉丝灯笼、羊皮灯笼、金条绸布灯笼、仿古灯笼等几十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产值300多万元。”

更重要的是,灯笼产业让村民们足不出户有活干、有钱赚。“每天家里的事忙清了,走几分钟就到了上班的地方,干活熟练点儿的话,一天就能挣100元。”正在缠穗子的村民魏小绵告诉记者。

春节前夕,灯笼厂加班加点赶货,以满足节日市场。村民们用亲手制作的灯笼,映照出红火的生活。

新华全查包養心得媒+丨国防教育进校园 上好开学第一课_中国网

2月26日,在天津市包養網第四中学,91岁的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周修平为学生们讲述开学第包養一课。

当日,天津包養市河西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包養联合天津市第四中学,在天津市中小学春季新学期开学首日开展以“初心向阳·从‘新’起航”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课堂邀请了91岁包養網的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周修平、天津市烈士陵园讲解员刘凯涵,为中学生讲述真实战斗故事与烈士光荣事迹。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1   2   3   4   5   >  

河南洛阳:万亩查包養網站比較梨花次第开_中国网

  3月30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会盟镇铁炉村的孟津梨主题公园,万余亩梨花竞相绽放,洁白无瑕,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赏花游玩,感受田园乐趣。

  近包養網年来,孟津区会盟镇聚焦“黄河生态示范带、河洛江南印象地、孟津文化传承区”的发展定位,致力于打造集生态康养、休闲观光、乡村采摘、自驾露营、历史研学、文化探究于一体的休闲包養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基地。新华网发(郑占波包養網 马绍磊 吕晓鹏)

  【责任编辑:谷婷婷】

鲜花赠逝者 清明查覓包養價格寄哀思_中国网

4月2日,在北京长青生包養網命纪念包養網园内,生态葬逝者家属在公祭活动上向生态葬纪念碑献花。

当日,为缅怀历年来骨灰海葬、自然葬逝者,“2024年北京市生态葬清明公祭”活动在北京长青生命纪念园举行,逝者家属及社会各界包養網群众为生态葬逝者敬包養献花束,寄托哀思。

新华包養網社记者 鞠焕宗 摄

<  1  2  3  4  5  6  7  8  9  

推进能源绿色转型_中查包養行情国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组织部主任李生权认为,湖北省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清洁能源保障基地和国家重要生态屏障。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既是包養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内在要求。

“2023年,湖北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为1771.8亿千瓦时,占全口径发电量比重55包養.4%,超过40%以上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外送。湖北省实际消纳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电量占比分别约为59%、41%。”李生权包養網價格代表表示,湖北需要引入省外清洁电力,弥补自身清洁能源供给不足。

李生权代表建议,将西北等区域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绿电送湖北。同时,支持包養行情三峡等水电站增容改造项目实施。可考虑将湖北省11个水电站增容扩机项目纳入长江流域水电开发建设方案,并将增发电量留存湖北省消纳。包養網 花園


黑龙江:攒足查甜心包養網“马力”备春耕_中国网

光明日报记者 张士英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休耕一个冬季的黑土地迸发出生机活力。全国产粮大省黑龙江备春耕工作有序进行。育秧棚内,成袋的水稻芽种被起重机吊起,整齐地码放进智能催芽箱;运输农耕物资的车辆往来穿梭,装卸工人不停奔忙。

筛土、摆盘、覆土……走进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吉祥乡保包養網祥村的田间地头,村民荆维凯正抓住天气回暖有利时机,准备水稻育苗土和平整水稻苗床作业,确保适时播种插秧。

“去年我拿出30亩土地加入合作社种植黑米和粘水稻,每亩地比种植一般水稻多挣100多块钱。今年打算扩种60亩,加上土地周围建设引汤水利工程,由地下水灌溉改为地表水灌溉,争取每亩产量能达1100多斤,每亩增收200元。”荆维凯信心满满。

近日,吉祥乡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深入村屯,面对面向示范区农户讲解大垄密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这个技术既抗倒伏,又能增产。今年我要拿出1000亩地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三新示范区。”华丰村村民宋学铭听完技术讲解后跃跃欲试。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杏树开花种庄稼。”早先,农民种地遵循这样的节令,但富锦市东北水田现代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刘春发现,现在可以根据气象数据,在地表达到合适温度时播种,通过抢前抓早提高粮食产量,预防干旱、低温等气候异常变化给粮食生产带来的危害。

富锦市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粮食产量连续八年位居黑龙江省第一。近年来,富锦市在农业生产中越来越强调科技应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以气象观测为例,富锦市万亩高标准水田示范园内,建有东北地区唯一的寒地水稻生态系统野外气象站。包養網“气象和农业部门对实验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后,会给广大农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意见。”刘春说。

提升作物单产,需要良种、良法、良技、良机的配套,北大荒集团在今年的备春耕生产中,针对往年春播生产中农技、农机应用发现的问包養網题,进行改良、试验、创新。

在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长水河农场,新改装的大豆根瘤菌喷淋设备已经在北安分公司的600余套播种机械上安装完毕,与长水河农场共建的北安市二井镇也将在今年的春播中使用上这套设备。“以前,我们都是在播种前对大豆种子进行根瘤菌剂拌种作业。现在只需将设备安装在播种机上,就能一边播种一边喷施,省时又省力。”二井镇自和村党总支书记闫忠杰对新设备赞不绝口。

今年,长水河农场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针对之前喷淋系统喷洒不匀、易堵塞等问题进行了改进,分别对喷头和过滤装置进行了优化升级。“不仅喷药更加精准,还方便拆卸。喷头堵塞后在地里就能迅速更换,不会影响作业效率。”长水河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副总经理韩鹏说。

在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赵光农场,随着设备的更新,不仅制种速度提升了,种子质量也更加优良。“这套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能达98%左右,种子净度达99.6%左右。”北大荒垦丰种业赵光有限公司加工中心主任张春宇指着今年一月投入使用的大豆种子加工设备介绍,净度的提升不仅能节约种子用量,还能提高出苗率和保苗株数,为提高单产打下基础。

粮食的高产,离不开沃土的滋养。为有效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黑龙江绥化各县市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包養和侵蚀沟综合治理。

“眼前这条深沟,原先是一条小水沟经年累月被雨水冲刷演变而成的侵蚀沟,一到下雨天,沟旁的土就被雨水卷走,沟也越冲越深。”在绥化市明水县树人乡对面城村的一处田地间,村党支部书记王士铁俯身指给记者看。

明水县位于绥化市西北部,处于丘陵地带,坡耕地多。明水县水务局水保站负责人吕春梅介绍,侵蚀沟损坏耕地,严重时可造成水土大量流失。近年来,明水县通过沟头防护、道路护坡、格宾石笼、柳编跌水等方式,有效遏制侵蚀沟进一步恶化,使农业耕地得以恢复,持续提升粮食综合产能。

农机具检修保养有条不紊地开展。在绥棱县农机大市场,大马力机车、播种机等各类大型春播用农机具整齐摆放,不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和种粮大户赶来选购新农机。一旁空地上,技术人员正娴熟地指导机车户为休整数月的机械进行体检,大到机车车轮、发动机,小到传送带、螺丝钉,技术人员逐一排查,确保通过提早调试运行,做到机械故障早处理,为下一步春耕生包養产攒足“马力”。

抢抓农时备春耕,多措并举促推进。据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农情调度显示,截至3月28日,全省种子、化肥下摆过八成,农药下摆过五成,全省已检修农机具280.57万台(套),占计划的98.6%。四月春光里,辛劳的农人们正在黑土地上孕育着新的希望。

《光明日报》(2024年04月05日 03版)

智慧农业“查包養網未来”已来_中国网

1月26日,在位于浙江省建德市杨村桥镇的草莓小镇,工作人员巡察“数智草莓植物工厂”内种植的草莓。翁忻旸摄/《瞭望》新闻周刊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随着中国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亟需解决。智慧农业或将成为这一问题的重要答案。

中国不少地方开展的智慧农业探索,已深入到组织模式、产学研贯通各环节。不过,智慧农业发展也面临基础设施、数据质量、“智慧”人才供给等难题,需多方合力破解。

智慧农业实践走向深处

在山东省,“90后”何石宝一人就管理了1000亩地,粮食连年高产稳产。这得益于当地吸引高学历人才的激励机制,让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得以有效落地。

何石宝所属的农业企业负责人张研生说:“收入与农场利润挂钩,加上地方人才补贴,像何石宝这样的大学生农场主年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

在数据平台建设上,各地也在不断发力。

浙江省打造的“乡村大脑”,贯通省市县三级,日均访问量超120万次。在杨梅产地台州市仙居县,数据可精确到每一户、每一株杨梅,为保险、贷款等服务提供了依据。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干部陶忠良说,浙江从源头上统一数据格式、语言体系等,在多个产业实现高效链接。

此外,各地还在努力让前沿技术离农业更近。

在安徽省,胡宜敏拥有副研究员和企业副总经理两重身份。在他身边,这种双重身份的科研人员还有近100人。胡宜敏说,这有利于他们直面农业场景、与市场充分串联。

在胡宜敏供职企业的关联产业园内,已集中智慧农业企业40家,遍布产业全链条。企业互相使用最新科研成果,形成生态圈。由于底层数据互相开放,企包養业间协包養作关系紧密,集成创新便利度得以提升。

2月11日,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西南智慧农业产业园,工作人员在采摘无土栽培的番茄。姚永亮摄/《瞭望》新闻周刊

智慧农业发展堵点待解

中国智慧农业发展仍需迈过基础设施不足等多道“坎”,第一道“坎”就是集约化程度低。

中国农民户均耕地少,技术投入收益低。部分经销商表示,愿尝试智慧设备的农民基本为大户。专家认为,目前中国农业社会化组织发育仍在初期,智慧农业潜力尚未完全释放。

另一道“坎”是数据。一方面农业数据收集、利用不足,表现为市场缺乏大的农业数据采集第三方公司。

“数据收集困难带来的包養平台推薦影响是根本性的。”胡宜敏表示,这影响到农业数字化系统能否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中国农业数据缺乏标准,客观上造成数据难以融合。一家相关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掌握作物生长情况。但因数据没打通,趋势性预测就无法提供给有需要的群体。”

此外,人才不足也制约了智慧农业的发展潜力。有学者表示,原因之一是交叉学科的布局和引导人才下沉的体制机制尚在布局。当前无论是农学本科生还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对农业数字化都不够了解。加上当前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意愿低,导致相关人才更加缺乏。

多方发力破解现实难题

为破解上述难题,专家、基层干部、企业负责人、农业经营主体等人士,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建议。

针对基础设施问题,可在补短板的同时,优先在基础设施完备地区发展智慧农业。

为提升规模化水平,智慧农业项目可更多围绕集约化经包養網营主体展开,并提供必要的政策倾斜。同时,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参与。

为实现涉农数据精准有效积累,可探索企业与农户数据分红机制;同时允许企业对一地耕作模型在一定时间内享有排他使用权。政府归集数据,则不必过细,以保护企业的积极性。

为鼓励统一数据标准,要建好国家涉农数据共享平台,明确获取权限,明确保密责任,加快农业数据安全立法。还可逐步建立多方受益的包養行情数据利益联系机制。

为培养跨学科人才,可锚定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创新跨学科培育方式,让相关专业学生对智慧农业发展方向有更深入、准确的理解。(记者许雄、水金辰、许舜达、叶婧、黄腾、郭雅茹、苟立锋、赵鸿宇)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场“部长去九宮格分享通道”集中采访活动_中国网

   

主持人 曲卫国:

大家下午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现在开始,大会新闻中心今天继续邀请了五位部长接受大家的采访,回应社会各界的关切。五位部长分别是: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先生,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先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先生,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先生,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先生。

下面,我们有请第一位部长,文化和旅游部孙业礼部长。

2024-03-11 16:04:20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 孙业礼:

各位记者朋友,下午好。

2024-03-11 16:04:33

主持人 曲卫国:

请大家提问。

2024-03-11 16:05:09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孙部长您好,去年哈尔滨的旅游是火爆出圈,进一步引发了大家对于“文旅热”的关注,网友纷纷喊话各地文旅局长,您作为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对这种现象怎么看?“文旅热”还会不会持续下去?

2024-03-11 16:49:20

孙业礼:

我听着也这像是在喊话呀,你的喊话我收到了,谢谢。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一直以来对文旅部门、文旅行业、文旅事业、文旅产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正像这位记者朋友刚才所说的,去年入冬以来,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哈尔滨人、东北人以他们的热情,以他们对游客的宠爱式的礼遇和服务赢得了顾客的青睐,吸引了天南地北的客人,形成了现象级的传播,带动了整个冰雪旅游热。据当地的统计,从11月份到2月份来黑龙江旅游的达到1.2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了1700亿元,哈尔滨的旅游火爆也带动了整个东北旅游。像吉林、辽宁虽然没有网上那么火爆,他们也是闷声发大财,前几天我到吉林代表团听代表们发言,了解到吉林这个旅游季的旅游收入也不少于1700亿元,辽宁恐怕也不低于这个数。习近平总书记说,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现在看冰天雪地正在“妥妥地”变成金山银山。不只是东北,去年全国的旅游都非常热,前几天我们刚刚公布了春节期间的旅游数据,这个春节长假出游的人数达到了4.7亿人次,旅游的花费超过了6300亿元。这仅仅是8天长假的数据,如果看全年的数据就更可观。我们统计测算了一下,去年全国国内游客出游的人数达到了将近49亿人次,旅游总花费接近5万亿。旅游的火爆对于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活跃市场、提振信心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是我们说的旅游,其实现在文旅已经融为一体了,我们的文博也很火。可能各位记者这两天从驻地到人民大会堂来的路上都能看到,故宫、国博门前总是川流不息,排着长长的队伍,各地热门的博物馆也大概都是这个场景。文艺演出市场也很火,去年我们全国线下的营业性文艺演出大概有44万场,收入超过了500亿。值得一提的是,网上的文艺演出活动更火,据粗略的估计,营业收入大概超过2000亿,参与的人数达到7.7亿。

去年可以说文化和旅游强劲复苏、蓬勃发展,当然也有人说,去年的文旅热是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以后一种爆发性的反弹,是偶然的,我们分析偶然性的背后有它的必然性。从消费需求来看,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发生变化,内涵更丰富了,要求更高了,过去吃不愁、穿不愁就觉得不错了,现在是吃不愁、穿不愁,还得有闲钱去旅游。可以说文化和旅游、诗和远方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

如果从行业的发展来看,文化和旅游产业链长、收益面广,涉及各行各业,文旅可以“加”百业,百业也可以“加”文旅,百业只要加上了文旅,既带来了人气又开辟了财源,就会出现人财两旺的好势头。

从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个高质量发展怎么实现呢?一定要有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拉动。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怎么形成呢?一定是有高品位的文化生活加持。所以高品位的文化生活促进形成高品质的消费需求,从而高品质的消费需求又拉动和促进高质量的发展,高质量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文旅产品和供给。这种互动和循环就会有力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所以,这就是我们文旅热出现的背景和逻辑,有了这样一个背景和逻辑,文旅不热都难,“文旅热”不持续下去也难。

各地网友喊话文旅局长,我们理解这是对我们的督促,也是对我们的激励和鞭策。总书记早就说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所以党中央、国务院对文化和旅游发展高度重视,近期出台了一系列释放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利好政策举措。在这次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强总理特别强调要着力培养培育包括文娱旅游在内的新的消费增长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中央有要求、群众有期盼,我们就有方向和干劲,我们一定和各地、各部门一道,坚决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文化和旅游服务的质量,提升文化和旅游市场的规范化水平,以文化和旅游高质量的发展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谢谢。

2024-03-11 16:49:38

香港文汇报记者:

孙部长好,刚才您说了文旅热和文旅去年的一些总体情况,但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我们自己感觉文旅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博物馆预约难、大型演出票难买,甚至还有黄牛倒票的现象,还存在一些旅游强迫购物、境外游客旅游支付难等等。对此,文化和旅游部有什么样的改进思路和优化举措?谢谢。

2024-03-11 17:16:50

孙业礼:

谢谢你的提问,也感谢你提出的问题,你一口气提了4个问题,在后面还加了个“等等”,看来确实问题不少。我们不怕有问题,也不怕提出问题,就怕发现不了问题,因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往往是同时产生的,发现了问题也就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所以你提出的问题很有建设性,真的谢谢你。

这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说明文化和旅游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这些问题应该说前期已经暴露出来了,我们也正在采取一系列举措,大力进行改进,有些也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比如说,大型文博机构预约难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做了深入地调研,也采取了有针对性的举措。像延时服务,对于一些重要的博物馆,旅游的高峰期要延长服务时间。像优化门票预约的机制,实行弹性错峰预约,动态调整门票预约的数额,及时释放当天预约了又没来的购票名额。我们还采取了很多人性化的举措,像成人可以带小孩,一个、两个甚至三个进博物馆,因为有双胞胎,只带一个也不行,这样实际上也增加了进馆的名额和数额。我们还保留一些现场预约的窗口,有一些老年人、外国客人不方便用手机提前预约的,线下窗口也保留一部分门票能够让他们有机会进到这些博物馆。当然,我也请大家谅解,大型教學文博机构预约和限流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一是安全考虑,大量人员短时间内聚集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容易出安全问题,也容易损坏文物。二是出于参观体验的考虑,人山人海,到处人挤人,也妨碍大家的参观体验,所以预约和限流是必要的。这里我也给大家做个广告,其实我们国家文化资源非常丰富,除了大型博物馆还有一些中小型的博物馆,内容非常的丰富独特,也很精彩,如果一时预约不到大型的有名的博物馆,到这种中小型的博物馆看一看,也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刚刚你说的大型文艺演出一票难求,甚至有黄牛倒票的现象,这也确实存在。特别是去年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以后,大型文艺演出逐步恢复,出现了这个现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们也采取了一些办法,特别是一些硬性的措施,主要是两条,一个是实名购票、实名入场,第二个是要求所有大型文艺演出的门票公开销售的比例不得少于85%,就这两条很硬的措施就极大地限制了黄牛倒票的空间,再加上其他措施,应该说倒票的现象已经大有好转。

你说到有一些地方有“不合理低价游”哄骗顾客,甚至强迫购物的现象,确实也是时有发生。对这种现象我们也是持续加大整治的力度,一发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第一时间就跟事发地的主责部门联系,请他们核实情况,如果情况属实,该赔偿的赔偿,该道歉的道歉,该处罚的处罚,不合格的导游要停止导游资格。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旅游市场会更加地规范。

你说到的入境游客支付难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始料未及的新问题。这几年随着我国信息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移动支付,手机支付的普及率迅速提高,现在我们国家数字支付的普及率可能高出其他国家一倍甚至两倍,大家都很习惯用一部手机解决吃穿住行。但是,这反而使得我们在国际上“不接地气”了,有的人说我们跟国外形成了反向的数字鸿沟,国外的游客到我们这里来水土不服,入境以后支付困难了。发现这个问题以后,党中央、国务院也是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协调机制推进解决这个问题。两会之前,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措施,我们现在正在落实。总的原则就是“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大额刷卡,因为外国人还是习惯用POS机,我们有一段时间POS机不大用了,现在我们要把它重新布设,让它更加适合外国游客来了以后刷卡。有的地方,像上海五星级、四星级甚至三星级以上的饭店都已经重新升级改造了POS机。包括一些机场、景点、购物场所也都有外卡POS机。我们专门派人去试了一下,刷外卡没有问题。北京也在加快速度进行刷外卡POS机的升级改造,进展速度也很快。小额扫码,实际上国外也有电子钱包,主要问题是入境外国游客绑定国内程序复杂。这在技术上没有什么难题,过去是手续比较繁杂,现在我们跟平台和企业研究,在技术上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尽量减少绑定国内程序的时候登记过多信息、尽量减化手续。还有一个数额的问题,过去小额扫码的数额也有限制,现在在保证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小额扫码的数额,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现在也有很多国外的游客开始习惯移动支付,有很多人来中国之后用移动支付觉得很方便。现金兜底,就是所有的消费场所都不能拒收人民币。正好我们这么多记者,也希望你们帮我们宣传一下,所有消费场所都不能拒收人民币,人民币是法定货币,拒收是不对的,不但不能拒收,还要准共享會議室备零钱来找零。比如说客人来了,买一个28块钱的东西,人家给你30,2块不找了那肯定不行;就算是买了22块钱的东西,你为了方便说2块我不要了,那也不好,那不诚信,该多少就是多少,该找零就得找零。这些措施都在推进。

另外,我们对外国游客入境的便利性进行全流程梳理,对入境游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优化,从签证到航班到入住酒店到购物到旅游,哪个环节有问题就打通哪个环节,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相信随着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实施,国外的游客到国内旅游一定也能享受到跟国内游客一样的在吃住行购物方面的便利。我们也诚挚的欢迎世界各国的游客到中国来参观旅游,来领略古老中国独特神奇的文化魅力,了解和发现现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创造的奇迹,感受作为礼仪之邦中国人民热情友好的待客之道。Welcome to China!谢谢。

2024-03-11 17:17:01

主持人 曲卫国:

谢谢孙部长。下面我们有请第二位部长海关总署俞建华署长。请大家提问。

2024-03-11 17:17:18

新华社记者:

俞署长,您好,海关总署7日发布了今年前两个月的进出口数据,想请您谈一下当前我国的外贸趋势以及海关总署今年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推动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外贸发展目标?谢谢。

2024-03-11 17:21:19

海关总署署长 俞建华:

大家下午好!感谢新华社记者的提问。大家知道,海关负责外贸的统计和对外发布,我们一直密切关注着我国进出口形势的变化。根据海关最新的统计,今年以来我国进出口延续了向好的态势,实现了“开门红”,我们是从这几个方面来看的:

从规模上来看,创造了历史同期的新高。今年1、2月份,我国进出口额达到了6.6万亿,增长8.7%,其中出口增长了10.3%。这个规模比上一个历史高点的2022年的同期增加了近4300亿元。以人民币计价是增长的,以美元计价同样也是增长的,出口、进口都是增长的。

从质量上来看,含金量不断提升。我们的贸易伙伴更加多元、稳定,传统市场、新兴市场都有不错的表现,特别是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增长了9%,高于平均增速。中国作为“制造大国”的作用依然显著,中间品的出口增长了8%,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业态新模式动力强劲,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出口都有两位数的增长。我们高兴地看到,像电动汽车、文创产品、美妆等“国货潮牌”在海外火爆出圈。

从趋势上来看,有利的因素在积聚。海关监测的先导指标显示,1、2月份,海关的报关单量增加了1成多,进出境的交通运输工具增长的幅度更大,企业经营的信心持续增强,境内境外收发货人的活跃度明显提升。海关最新调查发现,计划扩大出口、扩大进口的企业占比增加了23个百分点,是去年以来的最高值。

总体来看,今年中国外贸开局良好,初步判断上半年可以保持在增长的通道,全年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质升量稳”有基础、有条件。当然,形势复杂严峻,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还要做出艰苦的努力。面对这样的形势和任务,海关打算从两个方面发力:

一是政策再加力。要实施好去年海关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16条措施,并根据今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便利化措施,牵头组织好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给予海关高级认证企业更多的便利,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好中间品目录,促进中间品贸易的发展,继续扩大跨境电商退货的试点范围,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尽快制定出台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促进边贸的发展。

二是服务再提升。进一步发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作用,集成外贸、物流、金融等多种功能,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继续发挥好“海关关长送政策上门”的长效机制作用,多听企业的意见、呼声、诉求,坚持问题导向,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此外,海关将继续做好对外贸的监测、统计、分析,做好景气指数的调查,及时向社会发布海关统计数据,为企业抓订单、安排生产提供海关服务。

谢谢。

2024-03-11 17:21:43

中国网记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智慧海关,想请您介绍一下智慧海关的相关情况,谢谢。

2024-03-11 17:23:34

俞建华: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愿意回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打見證造智慧海关列为今年重点工作内容,意义十分重大,这既是海关的事,也事关全局。我们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认识的:

一是有需求。中国海关作为世界上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海关,每年查验的货物量之大、涉及的集装箱、交通工具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国际贸易小单化的趋势非常明显,现在每年跨境电商、跨境邮件快件多达70多亿件,海关工作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此外,外贸经营主体的多元化趋势也非常明显,十年前有实绩的外贸企业35万家,去年达到了63万家。这些形势变化的背后是风险的增多,海关要应对口岸“滞、瞒、逃、骗、害”各类风险的难度明显加大,海关以前的工作模式和手段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现在形势发展的变化。因此,打造智慧海关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是有支撑。这些年海关搞金关工程、电子口岸、单一窗口,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实践做法。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日趋成熟,能够为智慧海关寻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是有期待。现在世界各国海关都在积极探索实现海关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中国海关每年不仅查验的货物量是最大的,同时场景最丰富、模式最齐全,所以我们有条件、也有责任,来积极探索形成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行之有效的海关监管体制机制,促进全球贸易更加通畅、更加便利、更加安全。

近年来,我们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的重要理念,在一些重点领域我们进行了先行先试,也形成了一些早期收获。这方面的例子还是不少的,在这里我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近两年,有些人从境外通过不同渠道携带甲虫、蜈蚣等“异宠”入境,外来物种给我们的生物安全带来了威胁。针对这种情况,海关通过大数据模型,绘制了3000多幅“异宠”的图片,构建三维仿真数据库,同时研发应用智能审图技术,让机器自动地识别这些“异宠”,从而大大地提升了海关的查获率,去年我们就查获了4.4万只“异宠”。

我们打造智慧海关最终目标就是变海关的“四处撒网”为“精准出击”,变“大海捞针”为“瓮中捉鳖”,让不法分子无处遁形,让守法企业畅通无阻。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进一步地完善好我们的工作方案,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按照近期、中期、远期的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加快建设,努力以智慧海关之“智”服务强国建设之“强”,以海关现代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同时为世界海关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海关将加强与世界各国海关的交流合作、互学互鉴,加强与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对接,实现系统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共用,形成合力。我们期待社会各界多关心支持这项工作,也欢迎媒体朋友们多跟踪报道。谢谢。

2024-03-11 17:23:45

主持人 曲卫国:

谢谢俞署长,下面有请第三位部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李云泽局长。请大家提问。

2024-03-11 17:24:05

中国证券报记者:

您好,李局长,防控金融风险是当前热词,包括“提高金融风险防控能力”“稳妥推进一些地方的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等。作为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您怎么看待当前我国金融风险形势,下一步如何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2024-03-11 17:50:17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 李云泽:

谢谢您的提问。首先,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金融监管工作的各位媒体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作为金融监管部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也是我们的首要职责。我们将坚决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关于金融风险“怎么看”和“怎么办”,我想与大家作简要交流:

首先,关于风险形势怎么看?简而言之三句话。

第一句话,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平稳,尤其主要金融机构经营稳健,可以说,我国金融安全基本盘非常稳固。无论对照国际,还是国内监管标准,我国金融业的主要“体检指标”都处于“健康区间”。截至去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拨备覆盖率205%、资本充足率15%,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197%。虽然一些地方存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但无论总体数量还是个体规模,在整个金融业中占比都很低,而且我们正在积极会同相关地方党委政府精准施策,有力有序地推动风险化解。

第二句话,应对风险我们有充足的资源和条件。我国有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交流度优势,尤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这是我们防范化解风险的最大底气、最强支撑和最有力保障。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资本和拨备总额超过50万亿元,我们还有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行业保障基金,可以说我们抵御风险的“家底”非常坚实。此外,我们防范处置风险的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尤其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后,相关工作机制也进一步健全,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

第三句话,发展尤其是高质量发展是防范化解风险的根本之策。金融本身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关键是对风险有效管控,防止经济金融大起大落。20多年前,我国几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也一度面临重大困难和挑战,后来经过重组、改制、上市,不但有效化解了风险,而且现在综合实力都位居全球前列。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风险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风险,用辩证的思维审视风险,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实现金融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关于风险防控怎么办?我想,当前重点在提升“四性”上狠下功夫。

第一,“前瞻性”,就是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我们将进一步健全涵盖源头治理、早期纠正、恢复处置的全流程防控机制,做到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同时,我们会加快监管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打造“千里眼”“顺风耳”,进一步提高监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第二,“精准性”,就是把握实质风险,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积极化解存量,坚决遏制增量,打好攻坚战和持久战,持续推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同时,我们也会把握好风险处置的时度效,避免出现处置风险的风险,确保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第三,“有效性”,就是坚持强监管严监管,全面强化“五大监管”。我们将着力推动金融监管基础法制建设,加快弥补制度短板弱项,全面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尤其紧盯“关键事”“关键人”“关键行为”,严肃查处影响金融稳定、破坏市场秩序、造成重大风险的违法违规问题。

第四,“协同性”,就是推动形成监管合力,依法将所有的金融活动纳入监管。我们将牵头建立监管责任归属认领和兜底监管机制,推动落实“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业必须管风险”相关工作要求。同时进一步加大与地方党委政府的协调联动,真正做到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在这里,我也想借这个机会,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一定要警惕花样翻新的非法金融活动。也想请新闻媒体和我们一道,做好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宣传,共同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谢谢!

2024-03-11 17:50:39

南方财经全媒体投资快报记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我想请问金融监管总局将出台哪些措施,引导银行业保险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2024-03-11 17:51:54

李云泽:

谢谢您的提问。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两者相辅相成,共生共荣。近几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我们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回归本源、聚焦主业,不断优化金融供给,为助力经济回升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来说,可概括为“一升”和“一降”。

“一升”,就是指服务经济质效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持续扩大,最北到漠河,最南到三沙,实现了乡乡有网点、村村通服务。我国金融机构总资产突破460万亿元,对实体经济资金供给平稳增长,去年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1.3万亿元。一些重点领域,像高新技术、绿色低碳、普惠小微、先进制造的贷款增速均超过20%。保险保障能力持续提高,保险赔付支出1.9万亿元,同比增长21.9%。尤其是去年京津冀等地特大洪涝灾害中,保险业早赔快赔、应赔尽赔,已赔付126亿元,充分体现了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一降”,主要是指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目前,贷款利率已降至历史低位,银行净息差也降到了二十年来最低水平。去年我们还推动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每年可以为广大购房者节约利息支出约1700亿元。同时,我们积极督促银行业减费让利,银行手续费已连续3年下降。车险的综合改革,也为3亿多投保者每年节省保费支出1400多亿元。

当然,我们也深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当前关键是要推动“资金—资本—资产”三资循环,畅通资金流转过程中的堵点和卡点。解决“有资金没有资本”,耐心资本不足等问题,真正打通社会资金循环“任督”二脉。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五篇大文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主要做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就是服务新质生产力。这是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我们将全力支持科技创新,今年1月份,我们已经印发专门文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同时,我们正在研究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为平台,扩大股权投资试点范围,进一步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我们将全力支持绿色发展,进一步丰富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等多元化的产品服务体系,积极助推绿色低碳转型。我们将全力支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同时也要积极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第二,就是服务有效需求。在消费方面,我们将指导金融机构积极促进新型消费、扩大传统消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我们正在研究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同时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车险定价机制,助力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在投资方面,我们将加大对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的资金供给。同时推动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大力支持保障房等“三大工程”建设。在外贸方面,我们将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出口、海外仓布局,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综合金融服务,逐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

第三,就是服务民生保障。普惠金融方面,我们正在部署普惠金融专项行动,推动小微贷款增量扩面下沉,一视同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在养老健康方面,加快补齐第三支柱养老短板,进一步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积极发展长期护理险等健康保险。同时,针对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群体,我们鼓励保险机构打造专属保险产品。在防灾减灾方面,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因地制宜开展巨灾保险试点,加大灾后重建支持力度。

各位媒体朋友,两会已经胜利闭幕,下一步关键是狠抓落实。金融监管总局将围绕两会精神,切实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监管见行动、金融出实效”。

谢谢大家!

2024-03-11 17:52:11

主持人 曲卫国:

谢谢李局长。下面,有请第四位部长国家体育总局高志丹局长。

2024-03-11 17:52:29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 高志丹: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

2024-03-11 17:52:50

主持人 曲卫国:

请大家提问。

2024-03-11 17:53:21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高局长您好,过去一年,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成功举办,群众体育越来越热,今年是奥运年,请问体育总局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方面有何部署?谢谢。

2024-03-11 17:53:40

高志丹:

谢谢你对体育事业的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决策部署,擘画了体育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过去的一年,我国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年登高、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日、大众冰雪季等群众体育活动贯穿全年各季,覆盖大江南北。“村超”“村BA”民间赛事火爆出圈,“国球进公园”“国球进社区”,丰富完善了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取得良好成效。体育场地设施快速增长,2023年,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9平方米,全民健身步道达到37.1万公里,比2019年增长了107%。大运会、亚运会、学青九宮格会办赛精彩、参赛创佳绩。青少年体育生机勃勃。体育消费快速增长。“中华体育精神”广颂远播。体育对外交往促进民心相通。可以说体育强国建设正走在路上,各项奋斗目标正在不断实现。

目前,距离建成体育强国仅有11年的时间,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有很多短板和不足亟待解决。体育各领域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等“老问题”仍待破解;体育管理体制机制难以适应新发展需要,创新能力不足等“新矛盾”日益凸显;体育改革滞后,足球领域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三大球”成绩持续下滑,这些都与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下一步,我们要聚焦重点难点,持续加大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力度。

一是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建设体育强国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人民群众。我们将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体为本,塑造民族精神,强健人民体质,培养青少年良好素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的新期待、新要求。

二是我们要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立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赛事活动和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与供给;立足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气,高质量做好巴黎、米兰奥运会备战参赛工作,争创佳绩、为国争光;立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积极推动体育在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中发挥积极作用;立足于立德育人,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不断提升青少年的健康素质和体育素养;我们还要立足于增强文化自信和提高国家软实力,进一步推动体育文化繁荣发展,讲好体育故事,传递正能量。

三是要紧紧抓住“改革创新”这个“关键一招”。围绕不断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和体育治理能力,统筹做好体育行政部门、体育事业单位、体育社会组织改革,构建职能明确、管理顺畅、协同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统筹做好政府、市场、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共识和活力,鼓励地方开展多样化的探索,把基层的创新创造汇聚成体育强国建设的普遍实践。

建设体育强国,我们更要不断加强体育领域党的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体育系统正在以中央机动巡视整改为契机,全面加强党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坚决惩治体育领域腐败,坚决打击“假赌黑”,大力整顿行业风气,持续净化体育生态,为体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和保障。

谢谢大家。

2024-03-11 17:54:33

俄罗斯报记者:

最近几年冰雪运动在内的许多体育消费项目的消费呈稳定的增长态势,并且十分火爆。我的问题是,体育总局在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方面将会采取哪些举措?谢谢。

2024-03-11 17:55:13

高志丹:

谢谢你的提问。体育产业问题是全世界都关注的一个经济发展问题,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呈现了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2012年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5.4%,2022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了3.3万亿元,实现增加值1.3万亿元。体育产业对经济共享空間发展的作用突出体现在“三个效应”上。

第一,“乘数效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举办体育赛事和活动,有力塑造了城市形象,提升了城市能级,拉动了经济发展。赛事的流量变成了消费的“能量”和经济的“增量”。据上海有关方面统计,参与型体育赛事,外地参与者的体育直接消费对吃、住、行等间接消费的带动比例高达1:13。大运会、亚运会、学青会、“十四冬”期间,成都、杭州、南宁、呼伦贝尔实现体育及相关消费超过了1300亿元,较赛事举办前环比增长超过了10%。

第二,“融合效应”。我们积极推动体育与相关领域融合发展,培育体育产业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体育赛事走进乡村、商圈,体育引流搭台、文旅项目唱戏,文体旅商综合发展成为了乡村振兴和各地提振经济的重要手段。春节期间,26家国家滑雪旅游度假地游客的接待量和文体旅综合收入同比增长均超过了50%。

第三,“带动效应”。当前,冲浪板、浆板、滑雪板“新三板”运动蓬勃兴起,飞盘、腰旗橄榄球等新兴运动也频繁“出圈”。今年春节期间,海南万宁30多家冲浪俱乐部天天爆满。去年在云南举办的首届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吸引了超过2万业界人士和户外运动爱好者参与。新的运动项目备受年轻一代的追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这里我还想向大家介绍一下,近年来我国体育用品企业正在从传统的制造业向创造业转型升级,国产体育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地扩大。

虽然我国体育产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我们还仍然存在着一些发展短板,主要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的品牌效应有待提升,体育消费潜能也有待进一步激发。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进一步深化体育供给侧结构改革,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从体育赛事和体育制造业两端发力,促进体育健身休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着力发展体育赛事经济。打造一批观赏性强、参与度高的体育赛事。承办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体育赛事活动。研制后冬奥时期冰雪运动带动冰雪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巩固和拓展“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成果。与有关部委继续合作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和“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活动,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综合效应。

二是推动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推动体育制造业生产模式和组织模式创新,鼓励体育用品企业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推出国产的体育潮牌,不断丰富国产优质户外运动和冰雪运动装备器材的供给与服务。

三是稳步扩大健身消费。丰富健身休闲服务的消费场景,完善投融资促进和消费者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户外运动,打造一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深入实施“户外运动 活力山水”行动计划,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助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人民美好生活。谢谢。

2024-03-11 17:55:28

主持人 曲卫国:

谢谢高局长。下面有请第五位部长,国家知识产权局申长雨局长。请大家提问。

2024-03-11 17:56:29

中国企业报记者:

申局长您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可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在保护各类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助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方面的情况和有关考虑?谢谢。

2024-03-11 18:16:14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 申长雨:

谢谢您的提问。我也借这个小樹屋机会感谢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多年来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刚才这位记者提的问题确实企业都非常关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塑造良好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国务院也多次作出明确的部署。特别是去年中央推进了新一轮知识产权的机构改革,审议出台了专利法实施细则等政策法规,打出了一套知识产权领域的“组合拳”,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我这里有一组数据:一是去年我们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满意度提高到了82分,创历史新高。二是去年国外申请人在我们国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了90万件,同比增长4.9%,接近5%。去年国外申请人在我们国家有效商标注册量突破了210万件,同比增长3.4%。这充分说明外国企业对我们国家市场的高度重视,对我们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充满信心。三是去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显示,我们国家进入全球百强科技集群的数量达到了24个,首次跃居全球的第一位。同时,在去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开展的全球创新奖评选中,全世界一共有7个企业获奖,我们中国占了两家,也是跃居全球各国之首。而且这两家都是民营科技型企业,充分彰显了我们国家企业蓬勃的创新活力。

今年我们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将建立起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定期听取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意见建议和具体诉求,帮助他们及时解决知识产权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坚持做到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

今年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出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效能。二是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全面实施新修改的专利法实施细则,加快推动商标法的新一轮修改,同时还要探索建立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加强知识产权的法治保障。三是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源头保护。就是要持续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创新审查模式、优化审查流程,帮助企业在专利、商标方面更好的获权,提高授权的及时性和权利的稳定性。四是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平台机制。要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数量布局,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维权渠道,助力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谢谢。

2024-03-11 18:16:36

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观察记者:

申局长您好,据了解,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印发了《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您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和有哪些重点推进的举措?谢谢。

2024-03-11 18:17:53

申长雨:

谢谢您的提问。加强专利转化运用,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截至去年底,我们国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经突破了400万件,对这些专利的转化运用中央高度重视,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审议出台了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落实。

在部委层面,我们建立了部际间的推进机制,共同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在我们局内也成立了工作专班,全力推进这项工作;各个地方也都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可以说是多部门协同“高效办成一件事”,取得了积极成效。在今年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专门提到,去年我们国家技术合同成交额有较快增长,这里包含了不少的专利技术。

今年是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有关精神,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加快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存量专利,形成可转化的专利库,通过分层分类管理,加强与企业的精准对接,做好精准推送。

第二,要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切实破解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利转化难,广大的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这两难问题,培育更多的依靠专利技术成长起来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第三,要全面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推进“一对多”的开放许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专利转化的效率。去年,我们开展的专利转化开放许可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达成许可17000多项,今年我们将全面实施这一制度,因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对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高。

第四,要进一步提高专利的质量,我们将根据后端专利转化的效果来优化前端专利申请政策和专利的审查政策,建立一个工作闭环,形成一个反馈机制,不断夯实专利转化的质量基础。谢谢。

2024-03-11 18:18:05

主持人 曲卫国:

谢谢申局长。媒体朋友们,本次大会的“部长通道”采访活动到此全部结束,期待明年再见!谢谢大家!

2024-03-11 18:18:52


江南小去九宮格共享村崭新成长(一线探民生)_中国网

白云悠悠地飘浮在大河头村上空,自家小院内,冯锡锦老人仰卧在藤椅上,享受着午后的阳光。他的家坐落在村子的东北部,小溪从屋后穿过,几棵榉树错落四周。

冯锡锦今年80岁,是土生土长的大河头村人。几十年来他见证着村子发生的种种变化,子女进城发展,他依然选择留下来。

“住在这里环境宜人,心情舒畅。”看着荡漾在小河中的青山倒影,老人徐徐说道。

环境整治提升

干部带头破局

大河头村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桥街道,河网密布。漫步村内,环境整洁,一派江南水乡风貌。

冯锡锦回忆,不久前,村里可不是这样。村民在附近的乡镇企业打工致了富,一幢幢二层小楼沿着河岸拔地而起,这本是好事;可是,不大的村落也开始变得拥挤,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泥泞的道路、发臭的水沟、乱窜的家禽……村子变得杂乱。

不改变不行了。村党支部在村口的土屋子里,开了一场关于“大河头村如何发展转型”的会。经过集体商讨,大河头村确定将环境治理作为乡村提升工作的出发点。

怎么个整治法?大家心里并没有现成答案,村干部们就跑了周边省份的很多村庄,先看看现代化农村“长”个什么样子。

有一次,在溧阳市蛀竹棵村参观过程中发现,昔日随水而走的河堤,如今被石块砌得整整齐齐,水坝重新修建后,不仅美观而且实用。大家不约而同地认为,大河头可以借鉴!

调研下来思路有了,仍缺方案。于是村里便邀请乡村规划师共同商讨大河头村人居环境整治方案。大河头拿出了初步方案:空余土地统一规划公共空间;村户院前环境亟待集中整治;行道绿化与水道清淤同时进行;建设雨污分流设施……

对于打造公共空间,村民们心存顾虑。“大河头村改造之前,土地界限分明,依靠村民自主管理即可。大量公共区域出现后,如何让村民们自觉维护管理此片区域,是个挑战。”南塘社区党总支书记沈峰说。这时的大河头村,由于并村原因,由南塘社区管理。

南塘社区讨论决定,分批施工,发挥试点作用,让群众切实時租空間感受到环境整治的好处。方案一经公布,冯锡锦和老伴都觉得非常好,自家前院的地常年抛荒,鸡鸭棚需要定期清理打扫,费时费力,商量之后果断报名。

“清清爽爽,打开门就是草坪。”冯锡锦的房子成为第一批试点对象,加固修缮,院落合围,拆除鸡鸭棚改建绿化带,原先堆放杂物与垃圾的院子被释放出十几平方米的空间,老冯也把家中的躺椅、茶具挪到了院子里。

院落改造好后,老冯高兴地跟左邻右舍分享着新变化。大河头村第一批人居环境整治试点的36户村民无一例外地对项目给予肯定,心里打过鼓的村民也通过试点工程看到环境整治的效果,纷纷表示愿意加入整治工程。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是乡村治理的基础,不仅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做这件講座事,更应该让他们看到这样做的效果,这才能有效推进工作。”沈峰说。

群众参与治理

促进乡村发展

“环境变好了,总想着做点事情!”社区工作会上,大家提出,大河头村应该重新建立以村民为主的自治理事会,定期向村民征求管理意见、社情民意,与社区做好联动沟小班教學通,服务社会治理。

通过民主选举,大河头村自治理事会成立。大河头村第一任自治理事会理事长冯轩武向记者介绍,当时全村凝聚力较差,急需创新管理模式。

几块多边形的菜地分散排布在村口,蔬菜冒出绿油油的“小脑袋”,还挂着几颗露珠,透着那股新鲜劲儿。旁边的招牌上写着“缤纷农场”四个大字,这是大河头村“闲下来”合作社打造的第一个项目。

“我们搞一个合作社,通过合作的形式把大家都聚起小樹屋来干点事,好不好?”就这样,“闲下来”合作社应运而生。合作社成立之初,自治理事会就将村里闲置资源进行整合归纳,把村子前面的空地作为共享菜地打造。

“缤纷农场”推出一年后,村里又将无人管理的梨树、池塘转变为“土坡梨园”“荷花鱼塘”。

“农场、梨园、鱼塘是一种合作的形式,凭着自愿原则,村民会以象征性的价格入股,在年底进行‘分红’。”冯轩共享會議室武告诉记者,这里面一次性入股的经费用来作为启动资金,入股的村民会自愿承担起梨园、鱼塘日常养护、看管的工作。

合作社收获的农产品会拿到市场售卖一部分,所得收入用于投入下一年生产,剩余农产品会进行二次分配,定量分给未入股的村民与困难群众,其余教學的由入股村民进行第三次分配。这样在保证产业增收的同时,也能有效利用闲置土地,可谓一举两得。

作为梨园“股东”的王小惠去年夏天顺利分到了两箱梨子,细算下来,她付出的劳动可远不止于此。浇水施肥、疏花疏果、整形修剪……经常在果园里一待就是半天,“咱为这两箱梨子,值得吗?”她摆了摆手笑着说:“又不靠这个挣钱,大家都是农民,一起种地还可以聊天,多开心啊!”

农场、梨园、鱼塘等生产场所逐渐变成了老年人谈天说地的好去处,没事儿都自愿去干干活、说说话。

“闲下来”合作社的模式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促进自治良性发展。王小惠在梨园时就经常听到村民们议论大河头的各项事务,打心里将大河头当作自己的家,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见到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等,既是乡风文明的践行者,更是维护者。

“原先我不太愿意管村里面的事,但现在私密空間谁要是破坏村里的一草一木,肯定不行。”冯锡锦说。

发掘乡土人才

探索文旅融合

清晨的薄雾还未褪去,二十来名小学生有说有笑地走进大河头村。他们身背书包,手拿小本,边走边写着什么,在大河头村各处好奇地搜索着……

“奶奶,这像香肠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呀?”小朋友们进了村,好像发现了新天地。正在晾晒香蒲的王奶奶被孩子们围住,她耐心地为孩子们讲解着香蒲果实的妙用,“不能直接吃,花粉可以入药,燃烧可以驱蚊。”孩子们一笔一画地记下了王奶奶讲的知识。

“大河头村自然条件优越,同时具有塘、渠、河等多种水系特征,物种丰富,且保留着较为完善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一个非常好的自然教育大课堂。”无锡春水自然教育机构老师孙晓锋向记者展示为大河头村绘制的地图和动植物图鉴。在她看来,孩子们走进大河头村,就如同上了一堂自然教育课,不仅可以了解生物地理知识,还可以动手尝试挖藕、采茭白等活动,让小朋友亲近自然,了解自然。1對1教學

从2022年初开始,村里联合无锡市小学、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让大河头成为自然教育的课堂与研学基地,年轻人行走在村子里,在体会乡村农业生活的同时,也与当地村民交流互动。“我们希望通过自然课堂或研学等方式,让更多年轻人知道大河头村,加强村民与外界的联系,努力让村庄‘活’起来。”冯轩武说。

阳光把铁丝编制的篮子照得闪着光,邵彩娟想不到,曾经的手艺,在大河头竟然能变成一门艺术。“在工厂里会手工编织一些器具盛放特种材料,退休后也会接一些散单贴补家用。”受村理事会邀请,邵彩娟成为大河头村“闲下来”合作社匠人工坊的特聘老师,定期组织特殊编织技能的培训课程,授课对象主要为前来研学的小朋友与外来游客。

各类精美的工艺品被摆放在大河头村“闲下来”合作社活动中心。如今,大河头村自治理事会已经邀请3名本地村民共同参与“闲下来”匠人工坊计划,在编织、铁丝工艺品制作等方面开展相关课程,打造相关体验场景并创设文创产品,在手艺得以传承的同时,带来新的创收点。

“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人,要吸引城市人口多来乡村活动旅游,为乡村带来人气;另一方面,要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以‘闲下来’合作社品牌作为重要抓手,进一步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创新。”沈峰说。

“我要为大河头再写几首诗!”冯锡锦年轻时热爱诗歌创作,作品经常发表在各种报纸刊物上。春日里,他走出院子,漫步于乡野之中,寻觅着属于大河头的崭新诗篇……

做细海湾保护大文去九宮格時租章_中国网

中国是海洋大国,拥有约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诸多海湾犹如蜿蜒海岸上的璀璨明珠,串点成线。保护好海湾不仅能够为人们织就更美的风景线,也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的潜能。

近年来,中国沿海城市在海湾保护上越来越精细,机制保障日益成熟,系统治理不断深入,海湾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各美其美,示范引领

海湾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高地、生态保护的重地、亲海戏水的胜地。抓住了海湾,就抓住了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治理与监管的关键区,就抓住了协同推进沿海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牛鼻子”。

美丽海湾是美丽中国在海洋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为了总结凝练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美丽海湾创新建设模式,2022年至今,生态环境部已开展两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共遴选出20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这些案例既展现了不同地区海湾的独特之美,又蕴涵着共通的治理之道。

沙滩洁白绵延,海面碧波荡漾,岸边游人如织……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海南三亚湾是热门旅游目的地,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在这里畅享美丽滨海风光。

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第二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中,海南三亚湾榜上有名。近年来,经过持续综合整治,湾长沙细、椰树成林、珊瑚斑斓的自然景观将三亚湾装点得格外美丽,美好生态成为当地发展文旅经济的加分项。

洞头诸湾位于浙江温州,同样入选了第二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洞头诸湾·共富海上花园”是全国首例海洋生态小樹屋修复类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将生态环境治理和依托生态环境治理发展的生态化产业打包成一个项目,通过康养服务、旅游消费等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治理投入,既守住了生态美,又实现了产业兴。

近年来,沿海各地在推进美丽海湾建设的实践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摸索出各自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模式,共同推动了海湾的生态环境改善。

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王菊英看来,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征集让沿海各地“学有榜样、做有标尺、行有示范、赶有目标”,充分发挥示范带动和正向激励作用,对沿海地区开展美丽海湾建设实践起到积极示范引领作用。

对每一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的调研评价,专家组都会带着公众调查问卷在现场随机发放。“不要光看监测指标,老百姓怎么评价这个海湾,其实更加重要,环境质量的水平要跟老百姓的感受契合。”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说。

一湾一策,因地制宜

2022年初,《“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生态环境部与多个部门紧密合作,共同明确了以美丽海湾建设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主线,开展“一湾一策”精细化治理。

在福建省东山县,记者眼前的金銮湾水天一色,游客在沙滩上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然而,这里曾经养殖网箱密布,不仅影响了沿海的景观,养殖污水等还对海湾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当地人都不爱到海边来,更别提外地游客了。

沈东勇是土生土长的东山人,自1998年开始就在金銮湾从事鲍鱼养殖。为了恢复海湾生态,2019年,东山县清退海上养殖,沈东勇告别了多年的养殖业,开起了民宿。

站在马銮湾的沙滩上,他笑着对九宮格记者说:“之前我们都不理解,养殖搞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清退。现在我们越来越体会到,生态环境好了,游客都喜欢到东山来玩,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数据最有说服力——2023年,东山县接待小樹屋游客逾856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09亿元。在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加持下,旅游业日渐成为东山县的富民产业。

东山县金銮湾是中国美丽海教學場地湾建设的一个缩影。各地围绕美丽海湾建设的目标,制定了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规划,因地制宜实施了不同的举措。

在青岛灵山湾,当地建成“七位一体”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海基有缆监测系统+入海河流自动监测+无人船+无人机+卫星遥感+地理信息技术+海洋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平台”覆盖了灵山湾及其入海河口和海岸带区域,基本实现“守点、巡线、控面”监测监控一体化,初步具备海湾生态环境动态监视监测、海洋生态环境预警监测等功能。

在深圳大鹏湾,当地构建起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三方共建共享平台,组建专家智库团和志愿者队伍,建立“专家+媒体+群团+志愿者”走访机制,打造了一批海洋生态文明志愿服务项目,举办“深圳国际海洋清洁日”“海底清洁·废网共创”“蓝色集结号·守护大鹏百里海岸线”“生态使者”环保流动课堂等公益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美丽海湾建设。

前不久,生态环境部宣布,2024年中国将启动实施美丽海湾建设提升行动,组织沿海省份重点推进100余个美丽海湾建设,“一湾一策”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和岸滩环境整治。

陆海统筹,共护碧蓝

“我们把全国近岸海域划分成了283个治理单元,以海湾这种代表性舞蹈場地的地理单元作为它的核心要素。”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83个海湾实际上覆盖了整个大陆和岛屿的海岸线,把海湾作为海洋治理的单元,可以把相关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在综合治理方面形成合力。

中国历来注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强调“加强海岸带保护与修复”,“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

“建设美丽海湾,就是要坚持系统观念,陆海统筹、综合施治,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从污染治理为主向海洋环境和生物生态协同治理转变,从单要素质量改善向海湾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转变,从主要关注指标变化向更加注重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转变。”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福建省厦门家教市海上环境卫生管理站,大屏幕上不仅能实时显示相关海域的水文、洋流情况,还能显示海漂垃圾的历史运动轨迹,更能预测海漂垃圾的走向。“我们通过这套系统对海漂垃圾进行定位和预测,调度船只进行作业,大大提高了清小樹屋洁效率。”厦门市政海上环境卫生管理站站长张梁华说。

记者在垃圾清扫船上看到,工作人员将在海面上打捞起来的垃圾就地进行简单分类,待靠岸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处理。

张梁华已经在海上环卫站工作了8年,据他回忆,以前在海边常看到海上有零零散散的垃圾,而现在,海面上的垃圾越来越少,环卫站最大的垃圾清扫船出动的次数越来越少。

治理海漂垃圾,单靠海上打捞是不够的。

“我们根据海湾区域特点,建立专业海漂垃圾保洁队伍。”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陈秋茹介绍说,厦门还设立了海域海岸线保洁队伍,配置沙滩保洁员约580人,根据潮汐情况,每日两次收集处理沿岸垃圾,保持沙滩洁净。

海上打捞、滩上捡拾,厦门海漂垃圾治理成效显著,海漂垃圾的分布密度从2020年的240.38平方米/公里下降到2023年的96.63平方米/公里。

陆海统筹保护和治理海湾,许多地区都在探索和实践。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持续开展冯家江、南康江环境综合整治,消除沿线污染源,增加冯家江生态流量,完成海湾568个雨污直排口、2000多亩虾塘和养殖场的治理,实施流域内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北海银滩华丽变身、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山东省烟台市健全陆海联动长效管护体系,建立健全湾长制、河长制、海上环卫机制、海警协作机制、海洋灾害应急处置机制,为蓝天、碧海、金沙、绿树、花鸟的良好景观保驾护航。

……

在陆海统筹、综合治理的作用下,海湾的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据2023年监测结果显示,有167个海湾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超过85%,102个海湾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较2022年实现提升。预计到2027年,中国283个海湾中,将有40%左右基本建成“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记者 刘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