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7 月 2024

中方呼吁G20加大力度連合一起配合 推進世界經濟增加_查包養網站中國網

包養網中新社聯合國3月12日電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戴兵12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任務吹風會上發言,呼吁G20加強團結一起配合,推動世界經濟增長。

戴兵說,當宿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性挑戰層出不窮。中方等待G20重溫成立初心、弘揚伙伴精力、加強團結一起配合,推動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包涵戰爭衡增長。

戴兵說,中方對本年G20一起配合有以下幾點希冀:一是將發展置于一起配合優先地位。中方愿同各方加強減貧、糧食平安、打消不服等等領域一起配合,為加速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注進動力。中方提出并積極落實“一帶一路”和全球發展倡議,歡迎G20成員積極參與倡議一起配合,配合推動全球發展議程。二是開展宏觀經濟包養網政策一起配合。G20成員要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筑牢全球金融平安網,有用防范經濟金融風險。要盡力做年夜全球市場,配合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為世界經濟增長創造有利環境。三是發掘數字經濟潛力。G20成員應繼續推動高質包養網 花圃量數字互聯互通,彌合數字鴻溝,營造開放、包涵、非歧視的數字經濟環境。四是繼續推進全球經濟管理改造。布雷頓叢林機構管理應反應世界經濟格式包養變化,晉陞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代表性和話語權。

戴兵表現,中方祝包養網賀巴西接任G20輪值主席國。中方愿同各方配合盡力,支撐巴西舉辦一屆勝利的G20峰會,為世界經濟復蘇和全球繁榮發展作出貢獻。


中心軍委政治工查甜心包養網作會議在延安召開 習近平列席會議并頒發主要講話_中國網

中心軍委政治任務會議在延安召開

習近平列席會議并發表主要講話強調

貫徹落實新時代政治建軍方略

為強軍事業供給堅強政治保證

6月17日至19日,中心軍委政治任務會議在陜西延安召開。中共中心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心軍委主席習近平列席會議并發表主要講話。這是17日下戰書,習近平發表主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新華社延安包養網比擬6月19日電(記者梅常偉)中心軍委政治任務會議17日至19日在陜西延安召開。中共中心總書包養記、國家主席、中心軍委主席習近平列席會議并發表主要講話。習近平強調,要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貫徹落實新時代政治建軍方略,緊緊掌握政治建軍時代請求,聚焦打好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攻堅戰,發揚徹底的自我反動精力,持續深化政治整訓,鍛造政治堅定、才能過硬的堅強黨組織,鍛造忠誠干凈擔當、堪當強軍重擔的高素質干部隊伍,為強軍事業供給堅強政治保證。

6月17日至19日,中心軍委政治任務會議在陜西延安召開。中共中心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心軍委主席習近平列席會議并發表主要講話。這是17日下戰書,習近平帶領軍委一班人和各部門各單位重要負責同道企盼王家坪反動舊址。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寶塔山下,延河水畔,反動圣地延安滿目蔥蘢,生機盎然。17日下戰書3時許,習近平帶領軍委一班人和各部門各單位重要負責同道企盼王家坪反動舊址。王家坪是1937年8月至1947年3月中心軍委駐地,是延安時期黨中心和中心軍委主要決策指揮中間。在中心軍委會議室,習近平認真聽取講解,觀看反應延安時期嚴重戰役運籌指揮情況的歷史圖表,感悟黨中心和中心軍委的領導聰明和藝術。習近平來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反動家舊居,重溫老一輩反動家在延安的反動經歷,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途經“桃林廣場”,習近平清楚陜甘寧邊區創造性開展雙擁運動的情況,同大師配合回味當年充滿反動樂觀主義精力的戰斗生涯。在中心軍委禮堂,習近平仔細觀看歷史照片,同大師深刻交通,回顧黨中心和中心軍委領導全平易近族抗戰息爭放戰爭的光輝歷程。習近平指出,10年前我們到古田召開全軍政治任務會議,明天我們來延安召開軍委政治任務包養網心得會議,再一次尋根溯源。新時代新征程,強國強軍遠景光亮,任務艱巨。全軍高級干部要牢記初心任務,帶頭弘揚延安精力,帶頭加強反動性鍛造,扛起黨和國民賦予的歷史重擔,團結帶領廣年夜官兵打好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攻堅戰,把強軍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6月17日至19日,中心軍委政治任務會議在陜西延安召開。中共中心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心軍委主席習近平列席會議并發表主要講話。這是17日下戰書,習近平親切接見會議全體代表。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隨后,習近平來到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在熱烈的掌聲中,親切接見中心軍委政治任務會議全體代表,同大師合影紀念。

習近平在會議上發表主要講話。他指出,黨的十八年夜以來,黨中心果斷決策召開古田全軍政治任務會議,以整風精力推進政治整訓,堅定不移周全從嚴治黨、周全從嚴治軍,決心之年夜史無前例,力度之年夜史無前例,新時代政治建軍獲得歷史性成績。假如沒有政治上的反動性鍛造,就不成能有新時代國民軍隊偉年夜變革。

習近平強調,黨的十八年夜以來,我們深刻推進政治建軍理論摸索和實踐創造,構成了新時代政治建軍方略,明確政治建軍是國民軍隊立軍之本,明確政治任務永遠是我軍的性命線,明確政治整訓要凸起政治上的根本治理,明確把握思惟領導是把握一切領導的基礎,明確黨的氣力來自組織、部隊凝集力戰斗力來自組織,明確槍桿子要始終把握在對黨忠誠靠得住的人手中,明確嚴才幹正綱紀、嚴才幹肅軍威、嚴才幹出戰斗力,明確軍中絕不克不及有腐敗分子躲身之地,明確作風優良才幹塑造好漢部隊,明確軍政軍平易近團結是我軍勝利法寶。對新時代政治建軍方略,要周全準確學習領會,絕不動搖貫徹落實,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

習近平指出,當前,世情、國情、黨情、軍情都在發生復雜深入變化,我軍在政治下面臨的考驗錯綜復雜。要緊緊掌握政治建軍時代請求,一刻不斷推進政治建軍,確保國民軍隊永葆性質主旨、始終敢打必勝、始終團結奮斗、始終人才輩出、始終純潔光榮、始終法紀嚴明,在新的時代條件下不斷增強我軍政治優勢。

習近平深入分析當前政治建軍需求解決的深層次牴觸和問題。他強調,這些問題表現在政治、思惟、組織、作風、紀律等方面,根子在幻想信心、黨性修養、官德人品上。各級特別是高級干部要把本身擺進來,拿出拋開體面、揭短亮丑的勇氣,以深挖本源、觸動靈魂的態度,深入反思,認真整改,解決好思惟根子問題,推動政治建軍走深走實。

習近平指出,新征程上推進政治建軍要抓好6個方面重點任務。第一,增強思惟改革的自覺性和徹底性。持續抓好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道理,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堅持高級干部先受教導,推動我軍思惟政治教導體系落地,立牢以實際成效檢驗學習結果的導向。第二,進步黨組織領導力包養網價錢、組織力、執行力。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進步抓備戰兵戈才能,把黨的領導貫穿到備戰兵戈各領域和全過程。嚴格落實平易近主集中制,優化黨委議事決策規則,加強嚴重決策咨詢評估任務。強化黨委書記管黨治黨第一責任人責任。第三,加強干部隊伍建設。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完全準確懂得掌握軍隊好干部標準,把這一標準周全落實到干部任務各環節。改進干部考察任務,進步知事識人穿透力精準度。貫徹全鏈路抓建理念,把將才培養作為戰略任務來抓,進步干部隊伍建設整體效能。第四,鏟除腐敗繁殖的泥土和條件。堅持嚴的基調不動搖,標本兼治、系統施治,貫通壓實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行業部門廉政主管責任,拓展反腐敗斗爭深度廣度。完美權力設置裝備擺設和運行制約機制,豐富懲治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東西箱,加強高級干部履職用權全方位監管。第五,提振干事創業精力狀態。構建科學的政績考察評價體系,動態更換新的資料情勢主義、權要主義問題清單,深刻糾治“五多”為基層減負。買通軍人待遇保證等政策軌制落實“最后一公里”,實實在在為基層解難幫困,增強官兵獲得感和歸屬感。第六,恢復和弘揚政治任務優良傳統。堅持實事求是,堅持身教勝于身教,各級特別是高級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以過硬作風和抽像感化帶動部隊。

習近平強調,推進政治建軍是全軍配合的責任,軍委要加強統一領導,軍委政治任務部、紀律檢查委員會、政法委員會要加強協調共同,各單位各部門要履職盡責,盡力開創政治建軍新局勢,把我們黨領導的這支好漢軍隊鍛造得加倍堅強,以優異成績迎接建軍100周年。

包養這次中心軍委政治任務會議,是習近平親自決策召開的。會議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主要講話精力,就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政治建軍有關嚴重問題作了研討安排。

中共中心政治局委員、中心軍委副主席張又俠、何衛東,中心軍委委員劉振立、苗華、張升平易近列席會議。軍委機關各部委、軍委各直屬機構、軍委聯指中間、各戰區、各軍兵種、軍委各直屬單位、武警部隊重要負責同道等參加會議。

習近平抵達貝爾格萊德開端對查包養行情塞爾維亞停止國是拜訪_中國網

新華社貝爾格萊德5月7日電(記者劉華 石中玉)當地時間5月7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貝爾格萊德,應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邀請,對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

習近平搭乘搭座的專機進進塞爾維亞領空后,塞爾維亞兩排擠軍戰機升空護航。習近平搭乘搭座專機抵達貝爾格萊德尼古拉·特斯拉國際機場時,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夫婦,對華一起配合國家委員會主席、前總統尼科利奇夫婦,包養網議長布爾納比奇,總理武切維奇和外長久里奇等熱情迎接。

武契奇在機場為習近平舉行獨具特點的迎賓儀式。塞爾維亞少年兒童向習近溫和彭麗媛獻花,揮舞中塞兩國國旗,身著平易近族盛裝的塞爾維亞平易近眾載歌載舞熱烈歡迎。

習近平發表書面講話。習近平指出,中塞傳統友誼深摯,兩國關系經受住國際風云變幻的考驗,樹立起國與國關系的典范。2016年兩國樹立周全戰略伙伴關系以來,雙邊關系實現跨越式發展,獲得歷史性成績。兩國政治互信堅如磐石,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結果豐碩,人員往來加倍親密,鐵桿友誼深刻人心。中塞一起配合樹立在同等互利基礎上,合適兩國最基礎好處和長遠好處。中方愿同塞方一道,不忘初心、攜手前行,包養網 花圃開創動力更強、包養網領域更廣、質量更高的一起配合新局勢。我等待以這次訪問為契機,同武契奇總統就雙邊關系以及其他配合關心的問題深刻交換意見,共話友誼、共商一起配合、共謀發展,規劃兩國關系發展新藍圖。我信任,這次訪問必定會獲得豐碩結果,譜寫中塞關系發展新篇章。

習近平主席夫人彭麗媛,中共中心政治局常委、中心辦公廳主任蔡奇,中共中心政治局委員、交際部部長王毅等陪伴人員同機抵達。

中國駐塞爾維亞年夜使李明也到機場迎接。

包養網

習近平乘車包養網從機場赴下榻飯店途中,貝爾格萊德瀰漫著歡樂喜慶的氛圍。中塞兩國國旗到處迎風飄揚,多處點亮“中國紅”,巨幅電子屏滾動播放著“熱烈歡迎親愛的中國伴侶”。旅塞華人華僑和留學生以及塞爾維亞平易近眾自發等待在途徑兩旁,揮舞中塞兩國國旗,熱烈歡迎習近平到訪。

新查甜心包養網華全媒+丨心愛的村落——為什么12年來,他們要在家鄉搬來上百萬塊石頭?_中國網

銅板屯村平易近龍革雄在建設燒烤場(2023年9月23日攝)。

位于年夜山深處的廣西柳州市融安縣東起鄉崖腳村銅板屯,曾是典範的“空巢村”和“貧困村”,生齒外流、地盤閑置、郊野荒廢,一度只剩下6名白叟留守。

從2012年起,銅板屯部門村平易近在當地黨委當局的支撐下,開始返鄉實施“故鄉解救計劃”。他們成立農平易近專業一起配合社,通過整合地盤資源,規模種植李樹和山野葡萄,發展特點鄉村游玩。適逢精準扶貧周全推進,銅板屯硬化水泥路,安裝太陽能路燈,建築人畜飲水工程以及停車場、環村觀光途徑、滴灌工程、游客招待中間、游玩公廁等一批基礎設施,村平易近自辦農家樂和平易近宿包養網價錢,發展山村游玩。2018年,銅板屯實現整體脫貧,古村煥發重生機,成為遠近聞名的“廣西鄉土特點示范村”,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游客前來尋覓鄉愁。

包養網

近兩年,在結對幫扶的廣東省遂溪縣和后援單位柳州市林業和園林局的支撐下,銅板屯充足應用粵桂協作和鄉村振興資金,建包養網心得設平易近族文明齊心廣場、觀景臺、兒童游樂場、瓜果長廊等,進一個步驟晉陞游玩基礎設施條件,慢慢補齊生態游玩發展短板。銅板屯還跨縣、跨市和一些少數平易近族村寨在平易近族文明、鄉村游玩、黨建、平易近族團結等領域開展結對共建,攜手推進鄉村振興。

12年來,村平易近們搬來上百萬塊年夜鉅細小的石頭砌墻、鋪包養網比擬路、修廣場,種植兩萬余棵李樹,用壞的鐮刀、鋤頭、錘子等不計其數,經歷的困難和曲折數不勝數。一起配合社理事長龍革雄說:“不論若何,我們不忘初心,從未有過放棄的念頭。”現在,當年返鄉的青壯年已陸續步進中老年,但依舊堅持每年種植李樹的傳統。他們堅信,不斷種下夢想的種子,辛苦耕作,終會開花結果。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文明中國行·傳統村人文記憶志丨控拜村查包養經歷:600年間回蕩的銀之歌_中國網

控拜村村平易近楊通英走在村中的樹林里(7月10日攝)。

在貴州省雷山縣西江鎮郊外雷公山半山腰的陽面上,常常能聞聲叮叮當當的打制銀飾聲——這里就是遠近著名的首批中國傳統村——“銀匠村”控拜。

控拜村海拔近1000米,是典範的苗族聚居村,由上寨、中寨、下寨三部門構成。村中純木吊腳樓依山而建,鱗包養網次櫛比,疏密有致。村周圍是層層梯田包養行情,闊別村處海拔較高,分布著茂密的叢林。村、梯田和叢林組成了人與天然協調相處的舒適田園風景。

“控拜”是苗語音譯詞,翻譯成漢語是“豬脖子”之意。據傳,控拜祖先搬家途中顛末控拜村,看到該地山青水秀,地盤肥饒,是個療養生息的好處所,就像人見人愛、肉多骨少的“豬脖子”,是以將這個漂亮富裕的處所親昵地稱為“控拜”,并在這里安身立命,世代繁衍。

控拜村的銀飾鑄造身手已有600多年汗青,是苗族銀飾鑄造身手的起源地之一。在這里,良多家庭都與銀飾有著極深的淵源,他們子承父業,薪火相傳,構成了銀匠們奇特的所有人全體記憶。銀飾鑄造身手不只是國度級非物資文明遺產,更是控拜村村平易近賴以保存的主要財產。

近年來,控拜村不竭加年夜對村寨途徑、供水、供電等基本舉措措施的投進力度,改良了村平易近的生孩子生涯前提。同包養網時,加大力度村包養網寨周遭的狀況整治和生態維護任務,堅持了控拜包養村傑出的生態周遭的狀況和田園風景。殘暴的銀飾鑄造身手和漂亮的生態周遭的狀況成為了控拜村的兩張手刺,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來,年游玩支出跨越萬萬元。

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青躲高原上有位“樹爸爸”(美查包養心得麗中國·面貌)_中國網

7月的雅魯躲布江干,熱風習習,綠意盎然,一排排樹木流露著活力。穿過樹林,離開西躲自治區山南市貢嘎縣貢嘎機場周邊山體2號造林片區,百余名工人正忙著栽種苗木,為高原增加新綠。

“把這些苗木警惕地搬到山上,再警惕地種下往,要像愛惜本身的眼睛一樣愛惜樹木。”65歲的邊久又來給兒子羅布“訓話”了。“我們從本年4月份開端在這邊種樹,爸爸曾經來了不下十次。”羅布說,爸爸一輩子都在種樹,非分特別愛護苗木。

1959年,邊久誕生在山南市扎囊縣扎其鄉羅堆村。40多年前,年僅十明年的邊久放羊時,在村邊的山坡上種下了5棵柳樹。“山上光溜溜的,太陽很毒,曬得很。”那時的他,只想著在放羊的時辰有個納涼的處所。

邊久怎么也沒想到,本身從此與樹結了緣,從剛開端種幾棵樹到后來介入雅魯躲布江防沙治沙造林工程,再到成立苗圃基地,邊久由於種樹出了名,在本地博得了“樹爸爸”的美名。

現在,邊久種下的樹苗,在“世界屋脊”茁壯生長,枝繁葉茂。

生態修復,為沙地穿上“綠裝”

初見邊久包養是在他的扎囊縣苗圃基地,他散步在郁郁蔥蔥的林蔭道上,指著林子里那棵又粗又高的樹說:“這棵樹是我20年前種下的,剛種下時跟我差未幾高,此刻都成參天年夜樹了。”

扎囊縣地處西躲中南部、雅魯躲布江中游。雅魯躲布江流進山南境內,河谷變寬,水流變緩。已經,一到冬春季候,河流袒露,年夜風一路,黃沙漫天,沿江途徑常被沙子封堵,鄰近的貢嘎機場由於沙塵暴招致飛機耽擱的情形時有產生。

談起20世紀80年月的雅魯躲布江中游沿岸,邊久感歎萬千。“那時辰,絕不夸張地講,早上出門,早晨門就被院子里的沙堵住了,打不開。”邊久回想,那時老蒼生被風沙弄得苦不勝言,四周農田也常常被沙子埋葬,收穫一年比一年少。

后來,山南市開端扶植雅魯躲布江防護林。邊久和12名村平易近構成了一支施工隊,他們靠著石工、木工的手藝和一輛春風car ,打井、挖渠、種苗圃,介入造林工程。那段時光,他們早出晚回,風雨無阻。

在高原種樹是一項極具挑釁性的任務。這里天氣惡劣、地盤瘠薄、水源匱乏,加上高海拔帶來的缺氧和嚴寒,樹木發展異常艱巨。但是,邊久并沒有被這些艱苦嚇倒。

“在袒露的沙地里種樹不不難,為了讓樹存活上去,我們把家里的舊衣服拿出來,警惕地包裹在樹根上,從幾公里外搬松軟的土,展在樹根四周,避免水分流掉。”就如許,邊久率領施工隊不懈保持,勝利地在雅魯躲布江邊種下了第一批樹苗。“在高原種樹,種只是個開端,后期任務量特殊年夜,剛種上之后的三四天很要害,假如沒人澆水、沒人治理的話,樹很難存活。”邊久說,種樹就像養孩子,必需一向追蹤關心。

現在,山南市已勝利構包養筑起雅魯躲布江中游河谷貢嘎至桑日段長160公里、均寬1.8公里、面積約50萬畝的“綠色長城”,完成了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年沙塵氣象從20世紀80年月的60余天降至今朝的7天擺佈,有用改良了兩岸的生態周遭的狀況和睦候前提。

僅曩昔5年,山南市就累計實行植樹造林50.53萬畝,封山育林21.12萬畝,叢林撫養32.92萬畝;實行水土堅持生態綜合管理項目1包養網5個,管理水土流掉面積451平方公里,完成防沙治沙76.8萬畝。

“生態獲得了修復,也為子孫增加了綠色。”邊久驕傲地說,昔時種下的樹為沙地穿上了“綠裝”,風沙氣象也越來越少了。

植綠生“金”,聯袂走上致富路

跟著雅魯躲布江防沙治沙造林工程扶植項目標實行,邊久有了更多種樹的機遇。在當局攙扶下,2004年,邊久率領村平易近整地、打井、修溝渠,在故鄉建首先個個別苗圃基地。

“那片荒地能長出樹?”苗圃基地初建時,良多村平易近不看好邊久這個冒險的選擇。“不怪他們迷惑,由於那時這塊地滿是砂石地,連草都長不出來。”邊久回想。

“之前種樹重要是讓樹存活,此刻種苗木是為了培養更多合適在這片荒地發展的樹木種類。”邊久說,這也是他成立苗圃基地的初心。

剛開端在基地種樹時,有30畝的地要澆水,邊久說:“每棵樹種下往后最需求的是水,但那時碰到的最年夜艱苦恰是缺水。”由于苗圃基地離江邊有一段間隔,加之前提落后,缺水時,邊久天天要開著拖沓機到江邊運水十幾趟。回想起那段經過的事況,邊久果斷地說:“就算在那樣的周遭的狀況下,我都沒想過廢棄。”

為了選出合適高原地域發展的苗木,文明程度不高的邊久往青海、甘肅尋訪專家,帶回來100多種樹苗后,又誨人不倦地一個個試種,特別庇護。他說,在這個基地一次種100棵樹苗,顛末一個冬天,普通只要30棵擺佈能存活上去。面臨這僅有30%的苗木成活率,邊久并不洩氣。

現在,20年曩昔了,邊久的苗圃占包養網地450多畝,培養了松樹、楊樹、柳樹等70多種、200多萬株樹苗,種出的樹苗有合適園林綠化的,也有能防沙治沙的,銷往拉薩、日喀則、阿里等地。

基地現有固定員工100多人,季候性員工270多人。他們不只能掙薪水,還能學到育苗技巧。“疇前本身沒一無所長,四處務工。在邊久這里,每年可以不花錢接收蒔植技巧培訓,年末還可以拿到不少分紅。”羅堆村村平易近尼瑪次仁已在苗圃基地任務了19年,把年夜部門時光投進到這里的扶植之中。

近年來,山南落實林業生態抵償政策。現在,和邊久、尼瑪次仁一樣,良多群眾經由過程植樹造林吃上了“生態飯”,走上了致富路。

科技助力,綠化工作后繼有人

“悄悄一點,澆灌體系就啟動了,想什么時辰澆水、澆幾多,只需設定好就行了。”羅布諳練地操縱著。2015年,他告退回家隨著父親邊久種起了樹。作為一名90后,羅布思惟開放,勇于立異,注冊了綠化公司,履行規范化治理,在網上直播植樹公益運動,苗圃產出的樹苗年夜幅增添,接辦的綠化項目也越來越多。

“我們從本年4月底開端承包了拉薩南北山種樹(貢嘎段)2號片區,樹苗是從苗圃基地搬運過去的,都是馴化半年多的樹種,基礎能順應這里的海拔和睦候,我感到能種勝利。”羅布信念滿滿地說道,此刻完成了規范育苗、迷信種樹,不怕種不活。

從山坡上放眼看往,油松、祁連圓柏等樹種長勢甚好,郁郁蔥蔥;更高處的山坡上,矮灌木沙棘、砂生槐喝著“養分液”,也在茁壯生長。種樹前,羅布也下足了工夫,公司經由過程遠感技巧對本地天氣、泥土等天然前提停止深刻剖析,包養網挑選出合適在山上發展的樹種和草種,還經由過程裝置智能節水澆灌裝備,有用防止了過度澆灌對泥土構造形成的損壞。

在邊久植樹造林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參加出去。

1993年誕生的扎西班旦故鄉在貢嘎縣吉雄鎮劉瓊村,劉瓊村地處拉薩與山南之間,地輿地位優勝。可是地盤瘠薄,沒有財產項目,年夜大都青丁壯都靠外出務工補助家用。每到風季,漫天的黃沙吹得人睜不開眼,處處灰蒙蒙一片。“栽樹種樹既能防風固沙,又能讓村里年夜片的荒地變為寶,也可以讓群眾在家門口失業,這是一舉多得的功德啊!”開辦苗圃基地的設法一向印在扎西班旦的心上。

2017年頭夏,扎西班旦取出本身所有的的積儲,又從農業銀行存款15萬元,開端籌備苗圃基地,基地里蒔植楊樹、白柳、柳樹等4種10萬棵樹苗;引進果苗停止試驗性蒔植,蒔植果苗7萬棵、枸杞樹3萬棵、側槐樹1萬棵,其他樹種1.5萬棵,成活率到達90%以上……

“種樹是幾代人的工作,綠化工作后繼有人了。”邊久欣喜地說。

西躲自治區2023年生態周遭的狀況狀態公報顯示,西躲連續推動生態平安樊籬維護與扶植計劃修編,深刻推動山川林田湖草沙冰生態維護修復等嚴重工程扶植,完成營建林120萬畝,修復管理退步草原614萬畝。

關隴沃土興百業 周秦文脈展新姿——探訪鄉村產業振去九宮格聚會興的“寶雞實踐”_中國網

秦嶺腳下,渭水之濱,巍峨峻嶺與平疇沃野互為映襯,形成了寶雞“六山一水三分田”的獨特地貌,也賦予了“關隴走廊”豐厚的自然美景與農文旅資源。被陜西人稱作“西府”的寶雞市,一片秦川沃土,眼下正是生機勃勃。

近日,記者跟隨全國農民報全媒體調研采訪團走進寶雞,探訪金臺區、鳳翔區、千陽縣、隴縣等區縣,在鄉村振興進程中聚力農業增效、農村增美、農民增收的蓬勃實踐。

“八百里秦川”盡頭的高產麥田

在金臺區臥龍寺街道光明社區的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區,千畝田疇麥浪翻滾,成熟的麥穗顆粒飽滿。金臺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許維濤介紹:“示范田占地1700畝,去年夏糧平均畝產507公斤,秋糧平均畝產650公斤。今年小麥增產豐收大局已定。”

很難想象,過去這里還是700余戶村民承包經營的細碎地塊,灌溉設施不完善,土地利用率低下,一年只種一茬小麥,平均畝產430公斤。近年來,金臺區通過“小田變大田”和打造高標準農田,實現了良種化、灌溉設施智能化和全程機械化,從“一年一熟”轉變為“一年兩熟”,每畝增收800元。

大量的“望天田”變成了旱澇保收的穩產田,金臺區種植模式的優化升級,讓農民的腰包越來越鼓,也為食品加工企業提供了充足的優質農產品資源,農業產業“接二連三”水平快速提升。

好麥產好面,優質的面粉才能搟面皮。在金臺區的搟面皮產業園,物流車輛進進出出、絡繹不絕,各類搟面皮產品被源源不斷地送往全國各地。“靠傳統手工制作面皮,已經滿足不了市場消費需求。”陜西雜八得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高勇告訴記者,自2022年起,公司參與到金臺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中,對生產的小麥進行訂單式收購,原料質量更加可控。公司研發的搟面皮熟化技術也大大提高了產能,單機每分鐘產量可達60公斤;公司單班日產搟面皮30萬套,年消化小麥面粉3萬余噸。

一碗口感筋道、酸辣可口的搟面皮下肚,滿足了人們的味蕾,也拉動著產業鏈的發展。如今,從原材料種植、生產加工,到耗材包裝、物流運輸,整個寶雞搟面皮產業鏈的從業人員已超過10萬。2023年寶雞市搟面皮年產值高達55.5億元,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產值30億元。

奶山羊引領出一條“羊”關大道

關山牧場秦人谷,兩千多年前,就有秦人先祖在此飼牧養馬的歷史。如今,隴縣西南部的關山草原一碧萬頃,擁有71.6萬畝的天然草場和10小樹屋萬畝的人工牧草,被譽為世界奶山羊養殖的最佳優生區;關山草原西端的千陽縣擁有41萬畝的天然草地,這里的優質奶羊種源聞名全國。千隴之地的生態農業也吸引了和氏乳業、飛天牧業、正大集團等全國乳制品行業的領軍企業進駐,成為引領當地畜牧業興旺的一只只“領頭羊”。

隴縣和氏高寒川牧業有限公司的東風奶山羊養殖場,像是一個奶山羊的“星級”度假村。這里數百畝飼草綠意盎然,羊舍整潔明亮,2萬多只羊住上“高檔住宅”,每只羊每天的伙食費就有8元。公司總經理張會軍說:“每只羊都佩戴智能項圈,我們會實時監測其飲食、飲水量、體能和情緒等指標,以便工作人員及時調整喂養方式,讓羊兒每天都保持好狀態,愉快地生長和產奶。”

隴縣縣長李維芳告訴記者:“近年來,隴縣把奶山羊作為全縣見證主導產業,大力發展‘領頭羊’經濟,聚力打造百億生態乳都。”目前,隴縣已建成7個萬只羊場、40個千只羊場、172個適度規模場和家庭牧場。奶山羊存欄已達57.2萬只,生鮮羊奶產量達11.2萬噸,年乳粉加工能力達到10萬噸,全產業鏈產值達72.4億元。

“這個酸羊奶一點膻味都沒有。”置身飛天羊奶工廠體驗館,記者對羊奶產品的鮮美口感和背后的生產技藝很是好奇。陜西飛天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何文輝介紹,公司液態奶生產線技改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對原有的生產設備及工藝管道進行了大規模升級改造。從建造優級生產車間,到全程管道密閉傳輸,再到高標準監測檢測,有效提升了出廠的羊乳品質。

“奶羊在全國,種羊在千陽”,千陽縣是首批國家“奶山羊核心育種場”,擁有全國規模最大、品系最完整的莎能奶山羊種群。千陽縣不斷探索將農民深度融入奶山羊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中,通過奶羊養殖、園區務工、飼草種植、搭載分紅等,帶動全縣1.2萬名農戶年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有效帶動了農民走上“羊”關大道。

關山隴原繪就農文旅融合畫卷

“不用去新疆,在寶雞也能感受‘阿勒泰’風光。”幾位正在拍照的年輕游客感慨。隴縣關山草原景區,天高云闊、草甸豐茂、坡緩谷深,成群的馬匹在草地上悠然自在。

在關山草原的核心區關山村,游客還能住房車營地、樹屋酒店,體驗詩意棲居;嘗試騎馬、射箭、滑草,感受驚險刺激的娛樂項目;在夜晚,實景歷史馬劇《大秦九宮格關山》、篝火晚會等演藝節目輪番上演,這些都成為關山村沉浸式文旅體驗的名片。關山村黨支部書記王小剛說:“我們村里有80多戶開農家會議室出租樂,間接帶動300多人參與旅游經營。在草原上吃‘旅游飯’,村集體年收入在80萬元以上。”

仲夏時節,關山腳下的天成鎮青山碧野、一派蔥郁。走進天成鎮馬曲村,白墻黛瓦的農家院落錯落有致,寬敞潔凈的鄉村道路四通八達。廢舊磚廠被改造成了網紅打卡點“山水莊園”,村路旁的墻面由寶雞文理學院美術生繪制成了鮮艷立體的3D彩繪墻。幾公里外的范家營村,柴火雞、烤全舞蹈場地羊、一魚多吃等特色美食遠近聞名,成為“舌尖上的誘惑”,每年接待游客20余萬人。

鄉野“綠”變身致富“金”,得益于隴縣把農文旅融合作為鄉村振興的“發力點”,進一步整合自然生態、歷史人文、美麗鄉村等資源,大力發展生態、觀光、體驗、創意農業,把美景美食融入鄉村“煙火氣”,徹底改變了村容村貌,也提升了村民的收入和幸福感。

傳統鄉土技藝煥發新時代異彩

觀周風秦韻,尋文明根脈。寶雞是周秦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也是貫穿歷史文脈的古城。鳳翔泥塑、西秦刺繡、鳳翔木板年畫、西鳳酒傳統釀造技藝等傳統工藝植根鄉土,煥發時代新藝,也煥活了鄉村富民產業。

出模、掛粉、勾線、上色……一抔泥土在泥塑師傅的巧手揉捏和描繪下,變成了一只形態生動的小老虎,精致玲瓏,令人愛不釋手。“鳳翔泥塑與兵馬俑同宗同源,色彩鮮艷、紋飾夸張,極具秦人的性格特點。每個泥塑作品的紋飾、圖騰都會議室出租飽含著歷史余韻,訴說著先人故事。”鳳翔泥塑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胡新明與泥塑“相伴”40余年,傾注了很多心血。

鳳翔區六營村被譽為“中國泥塑第一村”。村黨支部書記廖衛軍告訴記者,目前六營村已經建起鳳翔泥塑陳列館,成立了泥塑專業合作社,走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全村有268戶1000余名群眾從事泥塑產業、2023年泥塑產值約4200萬元、實現旅游綜合收入約2580萬元……

一抔泥土能夠“捏”出無限可能。千陽縣的“西秦刺繡”傳統手工藝,同樣實現了現代價值的成功轉化。“這是谷愛凌在北京冬奧會上戴的同款虎頭帽,是我們千陽刺繡的代表,在電商平臺上賣得很火。”在千陽縣西秦刺繡產業園內,金達萊刺繡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海燕手拿虎頭帽,滿臉笑意地介紹。

西秦刺繡產業園是一座2020年建成的社區工廠,產業園里各式各樣的虎頭帽、虎頭鞋、香包、臉譜等刺繡產品琳瑯滿目,其中代表寶雞歷史的青銅器何尊的刺繡作品格外精美。國家級非遺項目西秦刺繡傳承人之一、千陽縣秀萍刺繡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秀萍說:“這是我們自主設計和研發的代表性產品,體現了寶雞青銅器的厚重感和大氣感,更是用非遺技藝表達了對寶雞周秦文化的傳承。”

繡花機針腳不停,十分鐘就能繡出幾十只小老虎;繡娘們也穿針引線,你繡個虎頭、我縫個尾巴……在千陽縣南寨鎮閆家村的刺繡工坊內,機器生產與手工刺繡緊密結合,刺繡產品實現了“流水線”的規模化生產。

通過“協會+合作社+繡娘”的發展模式,千陽縣持續壯大刺繡產業規模,成立刺繡合作社21個,發展刺繡專業村11個,帶動1.2萬名留守婦女在家門口就業創業,刺繡產業年產值超8600萬元。

新華全媒+·高質去九宮格空間量發展調研行|陜北“好江南” 水潤南泥灣_中國網

共享空間

瑜伽教室

從空中俯瞰南泥灣千畝稻小樹屋田(1對1教學局部)小班教學景觀(6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

陜西延安的南泥灣是全國知名的紅色旅游目的地。近年來,當地通過實施水系連通、水源涵養、生態恢復等措施,對河道、濕地等水環境進行生態治理和有效保護。南泥灣濕地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明顯改善。夏日時節,青山綠水和成片舞蹈教室稻田構成一幅陜北“好江南”的美麗畫卷。

新華社記者 李賀 聚會

1   2   小樹屋 3   4   5   6   7   8   9   10   >  

黃金水道揚起綠色去九宮格共享船舶風帆_中國網

探索清潔岸電建設,治理停靠船舶使用柴油發電帶來的空氣、噪聲等污染;從全球載電量最大的純電動游輪到我國首艘氫燃料電池動力示范船,一批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船舶在此建造、下水……近年來,湖北宜昌船舶綠色發展成效引人注目。

位于長江中上游接合部的宜昌市,是三峽工程和葛洲壩水利樞紐所在地,每年約6萬艘次船舶在此通行待閘,船舶污染防治是必答題。

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4月在湖北宜昌考察時強調,要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的重要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中共中央、國務院2021年9月印發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提出:“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實施中,強化綠色低碳發展導向和任務要求。”同年10月,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其中提出:“加快老舊船舶更新改造,發展電動、液化天然氣動力船舶,深入推進船舶靠港使用岸電,因地制宜開展沿海、內河綠色智能船舶示范應用。”

推動岸電設施常態化使用,鼓勵電動、氫能等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船舶研發應用,宜昌深入推進“電化長江”“氫化長江”,著力構建清潔低碳的港口、船舶用能體系。如今在宜昌,綠色岸電成為船舶待閘期間動力的主要來源,綠色智能船舶產業蓬勃發展。

記者近日赴宜昌調研,看長江黃金水道如何揚起綠色船舶風帆。

推廣清潔岸電

長江宜昌段累計為3萬余艘次船舶提供岸電服務,總電量逾3000萬千瓦時

錨地,待閘船舶的補給站,船員的臨時生活區。

位于長江西陵峽上游的沙灣錨地,“親河1038”號散貨船正排隊停泊,等待通過三峽船閘。

走近看,貨共享空間船中部伸出一根電纜,連接到船上一個名為“船電寶”的立方體。兩三天待閘時間里,船上9名船員的生活用電全部由這個設備提供。

“親河1038”號固定行駛在重慶至江蘇航線,通常每90天過一次閘,錨泊時間較長。船長劉建強介紹,“船電寶”就像一個船載充電寶,通過岸電設施充電,充滿后能儲存電量約200千瓦時。

“這比柴油發電強多了。”劉建強說,“不僅用電成本降低了1/3,又沒了廢氣、噪聲污染,還能優先過閘,一舉多得。”

這個多贏之舉得來不易。

“過去,船上小班教學全靠柴油發電,大量船舶停靠待閘期間造成燃油污染,并且有害氣體排放多、發電費用高、運行噪聲大。”國網宜昌供電公司岸電運維服務負責人李興衡介紹。

2015年4月,宜昌在沙灣錨地先行先試建設自助式接電箱等,實現長江岸電設施從無到有的突破。

2018年6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會同交通運輸部、財政部、國家能源局、湖北省政府、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等建立政企合力的協同工作機制,重點建設三峽壩區岸電實驗區,推進長江流域岸電設施全覆蓋。

探路先行,挑戰不少。

三峽壩區,豐枯水期水位相差幾十米,船若泊在江心錨地,與岸上供電設施有距離。“為解決‘高低’和‘遠近’問題,我們創新研發了10千伏電纜收放技術和充電躉船,能隨水位變化自動收放纜線,或行駛到江心為船舶供電。”李興衡介紹,公司還建成岸電云網服務平臺,為船舶提供統一結算、移動支付等便捷服務。

近年來,針對三峽壩區復雜的水文條件,宜昌創新推出靠岸固定式、靠岸浮動式、離岸固定式、離岸浮動式等岸電供電模式。國網宜昌供電公司突破18項關鍵技術、研發14款專用設備,以滿足不同船舶的岸電需求。

推廣岸電的激勵措施不斷完善。2021年7月,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長江經濟帶船舶靠港使用岸電的通知》,提出“推進現有船舶受電設施改造”。“親河1038”號便在這一年完成岸電受電設施改造,獲得改造補貼9.43萬元。

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也積極引導過閘船舶實施受電設施改造。“通過誠信積分獎勵等方式,鼓勵具備岸電使用條件且停泊超過兩小時的船舶使用岸電。同時,對所有過閘船舶的生活污水直排閥實行鉛封,加大船舶防污染監督執法力度。”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至2019年底,長江宜昌段實現港口岸電全覆蓋。當年4月,三峽壩區岸電實驗區建設暨長江沿線港口岸電全覆蓋建設推進會在宜昌召開,這里的岸電建設經驗被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向長江全流域推廣。

截至今年3月底,長江宜昌段累計為3萬余艘次船舶提供岸電服務,總電量逾3000萬千瓦時,相當于替代燃油消耗8627噸,減少有害氣體排放2.7講座萬余噸。

“我們將繼續推進長江宜昌段岸電設施提檔升級,助力建設港口岸電示范基地,保障‘船到電通’。”李興衡說。

拓展應用場景

圍繞旅游觀光船等多場景發力,加快推動全域船舶綠色化

夜幕九宮格低垂,船長陳國海站在駕駛臺前扭動控制器,停泊在宜昌港三峽游客中心碼頭的“長江三峽1”號游輪緩緩開行。游客們憑欄遠眺,欣賞江上美景。

2022年3月首航以來,這艘全球載電量最大的純電動游輪累計用電213.8萬千瓦時,對比同型燃油動力船,相當于節省燃油491.8噸,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量1538.5噸。

能駕駛這艘科技感十足的船舶,是陳國海以前完全想不到的。他在長江邊長大,一家三代都靠船生活。祖父那輩,搖櫓、撐篙運貨;到了父親那輩,開上柴油機貨船;長大后,他跟著父親學開船。“那時,我們是聞著柴油味兒‘下飯’的。”陳國海說,跟傳統動力船打了20多年交道,他不得不練就了一副大嗓門,“發動機聲音太吵,就算挨近了講話也聽不清。”

現在,電動船不僅綠色環保,性能也比過去強大。“一般的內河船舶采用雙槳雙舵推進系統,最大舵角只有30多度。我們游輪采用360度全回轉舵槳,可以實現原地掉頭和橫向平移。”陳國海一邊介紹一邊輕松駕駛。純電力推進系統讓船行駛更靈活,幾乎感覺不到震動。

論在江面航行的穩定性,氫能源船舶更勝一籌。登上“三峽氫舟1”號不久,手拿筆記本記錄的記者絲毫未發覺船已開動。抬頭看看儀表盤,船速已達每小時22公里。

“三峽氫舟1”號是我國首艘氫燃料電池動力示范船。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自2023年10月首航以來,這艘公務船在每個工作日出航,主要用于三峽庫區、三峽至葛洲壩兩壩間的交通巡查、應急演練,同時開展航道實船測試等工作。

“氫燃料電池是讓氫氣、氧氣通過化學反應直接產生電能,發電效率高、推進動力強,反應產物是無污染的水,幾近于零碳排放。”全程參與“三峽氫舟1”號船型設計的武漢長江船舶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湯文軍說,氫燃料電池是“氫舟”的主電源,船上還配有鋰電池作為啟動電源和應急電源,“兩種電源的功率怎么配比?我們要模擬不同情景測算,以此確定最高航速和續航里程。”

“長江三峽1”號和“三峽氫舟1”號是“宜昌造”綠色船舶的代表。近年來,一批宜昌首制船型陸續實現突破:首艘油氣雙燃料三峽船型示范船舶“帆盛102”號、首艘油氣電三能源混合動力三峽船型散貨船“理航渝建1”號等先后下水,首批使用甲醇雙燃料發電的載貨汽車滾裝船今年內將制造完成。

2023年9月,宜昌出臺電化長江實施方案,瞄準長江綠色航運、綠色旅游、綠色礦運“三條廊道”,著力在更多應用場景推廣綠色智能船舶。“我們將圍繞旅游觀光船、短途運輸貨船、滾裝運輸船、客渡船、公務船等場景發力,加快提升綠色航運發展水平。”宜昌市交通運輸局局長胡朝暉說。

強化協同創新

搭建新能源船舶研發設計平臺,推出新能源內河示范船型

出發1小時后,“長江三峽1”號航程過半,游客紛紛來到甲板上,與秀美三峽合影留念。

“票價雖然比過去高了,但游客的評價也高了。”游輪船東湖北三峽旅游集團下屬的宜昌交運長江游輪有限公司副經理劉軍介紹,截至目前,“長江三峽1”號累計接待游客超過58萬人次,運營情況持續向好。看中長江游輪旅游的市場潛力,湖北三峽旅游集團又投資建設了5艘新能源游輪,用于開拓高端旅游市場和跨省旅游客運業務。

劉軍說,早在2017年,集團就希望建造一款新型游輪,以便提升游客體驗感。彼時,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正基于船舶電動化技術和業態開展相關研究,雙方一拍即合,決定共同投資建造一艘長江上載電量最大的純電動船舶。2018年底,項目獲批,并被納入工業和信息化部高技術船舶科研項目和交通運輸部交通強國建設試點項目。

“項目入選,意味著我們除了造船,還要形成自主設計建造純電動船舶的技術范例。”劉軍說,為此,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和湖北三峽旅游集團聯合汾西重工、寧德時代、北京理工大學等企業和高校,開展產業鏈上下游和產學研協同合作,在大型純電動船舶船載直流配電系統、動力推進系統等方面形成了技術規程。

作為內河船舶,首次采取“高壓充電+低壓補電”方案,是“長江三峽1”號又一看點。

深夜,結束兩個多小時航行的“長江三峽1”號回到三峽游客中心碼頭,清潔岸電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這座“水上酒店”。

在游輪一樓的電池艙,由動力電池包組成的“小盒子”層層相疊、排排相連。“這里的總載電量相當于120多輛電動汽車電池容量的總和。”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下屬的三峽電能有限公司技術管理部業務經理張豫說。

如何確保船舶安全實現超大載電量的同時,做到快速穩定充電?張豫介紹,為解決這一難題,合作方分工協作、聯合攻關發揮了重要作用。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電池生產商,為游輪提供了大容量、高能量密度磷酸鐵鋰電池,并根據設計方要求,在每個電芯上搭載電池管理系統,提供電壓和溫度監測,在云平臺實時分析電池使用狀況。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則與國網宜昌供電公司反復試驗論證,設計充電方案:在葛洲壩下游碼頭、三峽大壩上游港口建設專屬岸電高壓充電樁,每小時為船舶提供電量1000多千瓦時,充滿后可供續航100公里;在沿線多個游輪港口,使用低壓充電設施補電。“大容量+高充低補”的方式,將充電時間縮短了75%以上。

如今,“長江三峽1”號的建造經驗正逐步推廣。

在位于宜昌宜都市的湖北中南鵬力海洋探測系統工程有限公司,一艘艘大船被腳手架包圍。“這是我們給湖北清江畫廊風景區建造的純電動游船。”公司負責人王永華說。

湖北中南鵬力海洋探測系統工程有限公司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過去主要制造海洋環境探測儀器設備。“近年來隨著宜昌綠色船舶制造業蓬勃發展,我們決定轉型進入新賽道。”王永華說,宜昌市支持打造的協同創新平臺,讓公司轉型之路更順暢。

2023年3月,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武漢理工大學船海與能源動力工程學院、宜昌市船舶檢驗中心共同發起,成立了綠色智能船舶研發工作室。

“借鑒‘長江三峽1’號的建造模式,我們把船舶設計制造人才、技術和服務優勢資源聚合起來,為企業和科研機構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宜昌市港航建設維護中心副主任黃鴻介紹,綠色智能船舶研發工作室主要致力于新能源示范船舶研發設計、特色船型應用推廣、船舶人才培養實訓等,目前已推出六大類新能源內河示范船型,涵蓋旅游客船、貨運船舶、工程船舶、公務船艇等。

湖北中南鵬力海洋探測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給清江畫廊風景區建造的純電動游船,就是船東從工作室免費提供的示范船型中選取的。黃鴻介紹,示范船型是船舶外形、材料、動力等方面的成熟參考樣本,性能和安全性均經過了檢驗,“對船東來說,試錯成本低,運營管理方便;船廠批量化生產,施工時更得心應手。”

搶占產業賽道

健全產業鏈條,積極發展綠色智能船舶產業

夜色中,宜昌鑫匯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里一派繁忙,近20臺龍門吊、航吊滿負荷運行……“長江三峽1”號順利交付,讓其總裝企業鑫匯船舶“一炮而紅”,新能源船舶訂單紛至沓來。公司執行董事覃啟勝說,為進一步提升船舶建造質效,公司計劃設計全新智能聯合生產車間。

宜昌鑫匯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所在的宜昌船舶工業園枝江園區里,一艘艘建造中的船舶靜臥在造船平臺。這里目前在建船舶65艘,其中新能源船舶13艘。

為何不造更多的新能源船舶?“電動船舶的初期投資成本高于傳統動力船舶。”覃啟勝介紹,“三電”系統(純電動船舶的電機、電池和電控系統)是導致電動船舶造價較高的直接原因,“按目前市場行情計算,載電量每增加1千瓦時,造價便提高2000元左右,一些電動船的‘三電’系統成本接近總造價的一半。”

怎樣突破新能源船舶建造的成本難題?宜昌正在探索。

前不久,湖北中南鵬力海洋探測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為湖北黃石仙島湖景區建造了一批新能源游船。跟其他船舶訂單不同,這批船采用融資租賃方式達成合作,船東不必承擔高昂成本。

“海運船舶融資租賃已有較為成熟的模式,但對內河船舶尚屬新興領域。”黃鴻介紹,目前宜昌電動船舶融資租賃大多采用“船電分離”模式,即由投資方投資價格高昂的“三電”系統,船東投資建造無動力船體。電動船舶建成后租賃給運營企業,解決了經營主體因新能源船舶造價高而買不起、用不起的難題。

技術支持加模式創新,九宮格湖北中南鵬力海洋探測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發展更具后勁。“今年公司新能源船舶訂單量同比增長5倍。”王永華說。

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健全產業鏈條,作為湖北省船舶制造四大基地之一,宜昌正發力綠色船舶新賽道。

機械臂抓取物料,機器人安裝檢測,電池包整裝待發……2023年11月,一條年產10萬千瓦時的新能源船用動力電池包生產線在宜昌秭歸縣投產。“電池包技術含量高、安全等級高、產品性能好,已通過中國船級社認證,產線自動化率達80%以上。”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電力推進事業部主任周凌輝說。

依托磷、石墨等礦產資源優勢,宜昌近年來吸引了寧德時代、楚能新能源等一批新能源電池企業入駐建廠,目前已基本形成涵蓋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的新能源電池產業鏈。

岸上加氫機伸出折疊機械臂,牽引著高壓軟管,將氫氣注入船上的充氫口……這里是“三峽氫舟1”號的能源補給站——位于三峽工程下游楊家灣碼頭的中國三峽綠電綠氫示范站。這是國內首個內河碼頭型制氫加氫一體站,通過電解水制氫,氫氣經過壓縮、儲存、加注等環節,直個人空間接供給氫能源船舶。

“加氫好比給汽車加油,由于船舶加注量大、持續時間長,加上氫氣以高壓氣體形式儲存,因此加氫速度必須更快,否則易有安全隱患。”長江電力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關蘇敏說,目前,制氫加氫一體站通過設置雙槍加注、氫氣預冷、三級加注等多種方法實現氫氣快速加注,每小時可加氫240公斤,能為“氫舟”續航200公里。

宜昌水能、風能、太陽能、氫能、頁巖氣、地熱能等清潔能源資源品種和開發量豐富。目前,宜昌已編制《宜昌清潔能源之都規劃》《宜昌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 (2023—2035年)》等,以電解水制氫、煤制氫、化工副產氣制氫為主要技術路線,以制氫、儲氫、加氫、氫燃料電池為重點方向,加快氫能源產業化步伐。

“我們將在制造端持續發力,推動船舶制造產業轉型升級,深化新能源產業協同發展,加快打造綠色智能船舶全產業鏈,助力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宜昌市委書記熊征宇表示。


北疆大去九宮格講座地展新姿——內蒙古同心共奏和諧曲_中國網

這里是流淌著民族大愛的沃土,“齊心協力建包鋼”“三千孤兒入內蒙”的動人故事,訴說著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的光榮傳統;這里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熱土,長城沿線的文物、萬里茶道的遺跡見證著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這里是祖國的“北大門”,構筑起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

內蒙古自治區,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成立的第一個省級民族自治區,2400萬各族兒女共同的家園。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指出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都要緊緊圍繞、毫不偏離這條主線。

新征程上,內蒙古自治區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面、深入、具體落實到各項工作中,推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經濟活力增強 民生福祉提升

37歲的牧民烏伊汗住在中蒙邊境上的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賽罕高畢蘇木。縣城距離她家100公里遠,最近的鄰居也在3公里外。

然而,空間距離并未阻礙她走向現代化的步伐。生活在草原深處的烏伊汗,在短視頻平臺上有14萬粉絲。天南海北的人們,每天通過手機屏幕的微小窗口就能看到她講述草原趣事,而烏伊汗也因互聯網接觸到了外面的大千世界。

“我們牧民祖祖輩輩以畜牧業為生。過去,草原生活比較閉塞,如今一切都發生了改變。”烏伊汗說,現在的邊境草原雖依舊人煙稀少,卻充滿活力。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的蒙古族牧民聚會烏伊汗(右二)在蘇尼特草原上騎馬(2023年3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為改善農牧民的通信條件,我國近年來著力加快農村及邊遠地區寬帶網絡覆蓋。目前,內蒙古行政村寬帶通達率達100%,并不斷向零星分布的牧家延伸。

發展是解決民族地區各種問題的總鑰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小班教學以人民為中心,在發展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讓各族人民實實在在感受到推進共同富裕在行動、在身邊。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的蒙古族牧民烏伊汗給小黃羊“蹦潑來”喂牛奶(2022年1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內蒙古自治區相關負責人說,內蒙古將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發展成果公平惠及各族群眾。如今,12個盟市所在地都通了高速公路、103個旗縣區都通了一級以上公路。各族群眾無論是在邊陲小鎮、還是在偏遠牧區,都能就近上學、看病,智能家電、寬帶網絡、快遞進入草原深處,手機放牧、拍短視頻成為農牧區群眾的新時尚。

穩定的電力、便捷的交通、暢通的網絡,讓牧民孟克巴雅爾家世代放牧的天然草場變身成為現代感十足的科技牧場。

孟克巴雅爾位于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鎮的草場,裝有太陽能高清攝像頭,人坐在家里便能將方圓幾公里的動態盡收眼底;牛羊走近飲水槽,紅外感應裝置就會自動放水;網上開設的民族團結超市,銷售著周邊30多戶各族牧民的農畜產品……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的牧民額爾敦達來在家中通過監控查看牲畜情況(2023年12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在安定團結的沃土上,內蒙古立足資源稟賦和戰略定位,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奮力奔跑。

精心打造8大產業集群和16條重點產業鏈,一批具有成長潛力、發展后勁的產業不斷壯大,新能源、稀土新材料、現代煤化工等一些主導產業在全國有了一席之地,伊利、鄂爾多斯等品牌走出國門……

2023年,內蒙古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總值3個指標增速均位居全國前三,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國第七。

當前,內蒙古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不斷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發展成果惠及各族群眾。

樂隊成員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牧民道爾吉的蒙古包前跳舞(2023年10月1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相處親如一家 共筑精神家園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在包頭鋼鐵集團的展陳館中,播放著這共享空間首人們熟悉的兒歌。很多人不知道,這首歌曲的創作背景就是“齊心協力建包鋼”。20世紀50年代,在黨中央的號召下,全國各地8萬多名各族兒女支援包鋼建設,開創了新中國民族地區工業發展的先河。

在包鋼集團拍攝的稀土鋼板材(2024年5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得益于黨中央一以貫之的支持,內蒙古從一窮二白走向繁榮富裕。內蒙古一直教育引導各族干部群眾堅定不移擁護黨的領導,在主題教育中融入延伸開展“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群眾教育實踐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內蒙古興安盟紅城小學的學生在上手工課(2024年6月24日攝)。新華社發(賴志強 攝)

內蒙古融紅色文化和農耕文化、黃河文化、長城文化等于一體,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深入挖掘內蒙古大地上各民族團結奮斗、守望相助等“一起走過”“一起走來”的歷史史實,生動展現各民族交往交流、共生共享等“一起生活”的現實經歷,將其作為弘揚中華民族偉大精神、增強中華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

盛夏時節,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中旗庫倫蘇木草原上,馬頭琴激昂,長調悠揚,各族農牧民在草地上圍坐一圈,興致勃勃地欣賞歌舞表演。這是當地烏蘭牧騎為農牧民帶來的鑄牢見證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化惠民演出。

“我們根據民族理論政策、民族團結進步故事,編創小戲、歌舞,全方位展現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風貌,并將這些文藝作品送到田間地頭、草原牧區。”察哈爾右翼中旗烏蘭牧騎隊長王曉說。

內蒙古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推進社會建設,創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讓各族群眾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鄰居、結美滿姻緣。

居民在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臨潢家園社區文體活動大廳跳舞(2024年6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在生活著13個民族的赤峰市松山區興安街道臨潢家園社區,最熱鬧的地方就是“民族團結之家”。在這個社區居民活動大廳里,展示著居民們的民族服飾、孩子們的“愛祖國”主題繪畫作品,各族居民經常聚在一起,揮毫潑墨、切磋棋藝、分享美食,其樂融融。

“針對社區多民族聚居的實際,社區黨委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著力構建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互嵌式社區環境,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臨潢家園社區黨委書記吳曉華說。

各族兒女攜手 筑牢生態屏障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這里要加一個‘沙’字。”2021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對進一步加強生態治理提出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內蒙古考察調研,每次,都會講到筑牢生態時租空間安全屏障。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內蒙古必須牢記的“國之大者”。

緊緊圍繞這一戰略定位,內蒙古深入實施一系列國家重點生態工程,各族干部群眾一道戰黃沙、植新綠。近10年來,自治區累計造林、種草、防沙治沙規模均居全國首位,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減少6000多萬畝,實現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共享會議室”的歷史性轉變。

在內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拍攝的烏蘭布和沙漠(2022年7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科爾沁沙地南緣的通遼市奈曼旗白音他拉蘇木包頭嘎查,曾經隨處可見的白沙子上,如今長滿郁郁蔥蔥的黃柳。這是牧民寶秀蘭帶領鄉親們治沙近30年的成果。

1993年,寶秀蘭嫁到包頭嘎查。那時候,流沙常把院墻掩埋,種下的農作物常遭風沙侵襲,一年只能勉強養一頭牛,生活拮據。1995年,舞蹈場地她開始承包沙地種樹,后來帶領鄉親們機械化、規模化造林,近30年來累計治沙造林6萬多畝。

生態越來越好,包頭嘎查牛羊養殖數量也合理提升。農牧民主要養牛、羊和駱駝,年人均純收入1.5萬元左右。

包頭嘎查居民有蒙古族,也有漢族。“鄉親們一起治沙造林,互幫互助,相處得比親戚還親。”寶秀蘭說,“現在環境變好了,生活富裕了,鄰里更和諧了。”

在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其白線防沙治沙項目區,穿沙公路將沙地切割,沙丘被逐步固定(2024年5月1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當前,內蒙古已全面打響“三北”工程攻堅戰,科爾沁沙地是主戰場之一。寶秀蘭正跟鄉親們在當地最難治理的一塊沙地上播種綠色。“我們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盡早殲滅這片沙地。”寶秀蘭堅定地說。

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內蒙古依靠各民族共同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經過春季45天的休養生息,夏季的呼倫貝爾草原洋溢著生機與活力。廣袤的草原猶如一張無垠的綠毯,鋪展在藍天白云下,一群群牛羊悠閑地吃著草,構成一幅和諧美好的畫卷。

“整個春天,牛羊都要在棚舍里圈養。雖然勞動強度會變大,但能換來草原生態的改善,辛苦一些也值得。”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錫尼河西蘇木牧民其其格望著綠草如茵的草原說。

今年,內蒙古9.7億舞蹈場地畝草原實行春季休牧,以減少牧草返青期牲畜對牧草啃食、踩踏,有利于牧草充分返青及后續生長,提高牧草產量。

“休牧是為了解決草原過牧問題。”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寶力根陶海蘇木牧民都仁畢力格說,如今,牧戶們不斷完善半舍飼生產方式,各族兒女攜手并肩,共同守護這片珍貴的草原生態,讓綠意盎然的美景永駐人間。

文字記者:劉偉、勿日汗、于嘉、哈麗娜

視頻記者:彭源、任彥逸

海報設計:趙丹陽

編輯:冷彥彥、姜瀟、程紅根、戚文娟、魯鵬、劉蓮芬、林革、邱世杰、孔唯千

統籌:郜新鑫、李逾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