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9 月 2024

金融滋養產業林 振興路上果實豐_去九宮格中國網

當前,隨著我國農業生產方式、農村生活方式、農民收入來源的變化,開啟了農業向“多樣化”、農村向“美麗鄉村”、農民向“居民”的轉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可謂正逢其時。作為堅守“服務‘三農’、城鄉居民和中小企業”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郵儲銀行河南省分行依托其廣泛的網點布局、獨特的資源稟賦以及持續性創新服務,在金融服務支持鄉村振興工作上成了一面旗幟。

強化鄉村領域資源投放、創新打造特色金融產品、完善惠農金融服務體系……為全力支持鄉村振興,郵儲銀行河南省分行積極履行國有大行的責任擔當,持續強化產品和服務創新,加大涉農領域信貸投放力度,激發農村產業發展新動能,不斷培育農村經濟新增長點,為農村富強、農民增收拓展了新空間。

加大資源投放,支持鄉村振興重點領域

走進位于周口市商水縣平店鄉李崗村的商水縣龍巢網業有限公司寬敞明亮的車舞蹈教室間里,工人正熟練地操作著織網機,隨著絲線在織網機的針孔中來回跳動,一張緊密而堅韌的漁網便編織而成。

“很多人都想不到,商水這個小地方生產的漁網占到全國淡水漁網市場70%以上的份額,年產漁網達1億條,部分產品還賣到非洲、大洋洲等海外市場。”商水縣龍巢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羅國昌說起漁網產業的發展很自豪。

然而,商水漁網加工產業發展欣欣向榮的背后,也會遇到技術、資金、市場等難題。羅國昌說:“前不久我們接到一個大訂單,客戶訂制一批珍珠海貝養殖網,突破技術上的難題后,在購買原材料的資金上卻犯了難。”

“漁網加工產業是利民富民產業,必須在資金上全力支持。”郵儲銀行商水縣支行負責人在走訪中了解到羅國昌的需求后,及時開啟“綠色通道”,“通過匹配特色產品‘漁網貸’,僅用3天時間便打到企業賬戶上200多萬元,幫企業解決了資金難題。”

一頭連著百姓腰包,一頭連著產業發展。郵儲銀行河南省分行聚焦鄉村振興重點領域,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全產業鏈、農村骨干支柱項目作為服務重點,傾斜信貸資源,加大農村市場貸款投放力度;同時,加快推進信用村建設,積極拓寬農村信用渠道,以充足“金融活水”支持農村產業發展,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享受產業發展的紅利。

沿著洛陽重渡溝蜿蜒的山路向前,層層疊疊的翠竹宛如一片林海,飛瀑流泉、空氣清新、幽靜雅致,讓人不由得身心舒暢。位于欒川縣潭頭鎮的重渡溝自然風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景區內民宿環列、造型別致,一派窗含翠嶺、竹環水繞的景色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游玩打卡。

在重渡溝白格美宿錯落有致的陽臺下,幾位游客正在悠閑地喝茶聊天,民宿老板劉郭闖不時過來幫忙添水。看著住得滿滿當當的民宿,他的嘴角不時露出微笑:“我們村自從被郵儲銀行評為信用村后,獲取資金非常方便,我家也從最初的農家小院變成了農家賓館,再到現在的特色民宿,多虧了郵儲銀行的支持!”這只是郵儲銀行河南省分行將金融服務送上門,推進信用村整村授信工作成效的一個縮影。

創新金融產品,精準服務地方特色產業

九宮格夏之交的安陽林州市石板巖鎮,青山疊翠,郁郁蔥蔥,一望無垠的露水河貫穿其中。隨著鄉村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石板巖鎮依托秀美壯麗的太行山,每年吸引數萬名游客來此旅游。

位于露水河畔的倚樓聽泉民宿是林州市一家中高端民宿。民宿經理韓海濤說,“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石板巖的旅游淡季,很多民宿老板會在此期間進行裝修改建。我家民宿升級改造就得到郵儲銀時租會議行‘民宿貸’的支持,當時正值寒冬臘月,信貸員冒著風雪,送來了50萬元貸款,解了燃眉之急。”

為加強河南特色旅游開發,幫助景區周邊農村發展經濟,郵儲銀行河南省分行早在2020年就推出專屬產品“民宿貸”,專門服務旅游資源豐富的洛陽、焦作、新鄉、安陽、濟源等地景區周邊農家賓館經營者,單筆最高可貸300萬元。3年來,全省累計發放“民宿貸”超10億元,為河南鄉村旅游發展增添了金融力量。

不只“民宿貸”,順著鄉村產業的脈絡溯流而上,郵儲銀行服務的身影隨處可見。郵儲銀行河南省分行根據不同地方特色推出了“香菇貸”“焦桐貸”“花生貸”“尾毛貸”等專屬特色產品,精準服務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同時,還通過科技賦能推出了“線上信用戶貸款”,讓農戶足不出戶即可獲得信貸金融服務。

走進周口市鹿邑縣張店鄉宋坑村村民李衛華家里,院里院外舞蹈教室鋪滿了白花花的山羊尾毛。“從我父輩那一代就開始從事尾毛加工,現在人們生活追求高品質,化妝刷銷量也連年攀升,下游企業訂單量增加,我們需要大筆資金購買尾毛貨源,關鍵時刻是郵儲銀行給我們提供的支持!”李衛華滿懷感激地說。

鹿邑縣被稱為“中國化妝刷之城”,該縣的尾毛出口量約占全國的80%,產品遠銷美國、日本、韓國等21個國家和地區。由于尾毛加工行業通常在春節期間面臨較高的資金需求,郵儲銀行鹿邑縣支行及時向郵儲銀行河南省分行申請了“羊毛加工特色貸款”產品,并獲得了7000萬元的專用貸款額度。數據顯示,郵儲銀行河南省分行2023年投放“羊毛加工特色貸款”167筆6361萬元;2024年1月至4月投放101筆5130萬元。

提升服務質效,打造惠農金融服務體系

走進位于中國(項城)醫護服產業示范園內的河南南丁格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瑜伽教室生產車間,可見從棉到衣的所有生產線保持滿負荷運轉,機器的嗡嗡聲不絕于耳。“今年布料每米又漲6毛錢,原材料購買越早,利潤空間越大。郵儲銀行真正把客戶的需求放在了心上,‘勞保貸’及時給我們批了200萬元。”該公司總經理朱中成高興地說。

如今,周口項城市已從“勞保之鄉”升級為“中國醫護服裝產業名城”,擁有紡織服裝企業2100家,包括54家規模以上企業,年加時租空間工能力達9800萬件。“勞保制衣行業是項城的支柱產業,我行對勞保行業調研走訪,針對醫護服裝、校服等勞保服裝加工、銷售行業,開辦了專屬貸款‘勞保貸’。”郵儲銀行周口市分行負責人介紹。

為支持勞保制衣產業的發展壯大,郵儲銀行項城市支行與周口市工信局、周口市金融局聯合,開展一對一上門走訪講解,在中國(項城)醫護服產業示范園駐點,接到客戶貸款申請電話后20分鐘內到達客戶經營場所,現場受理貸款等業務。截至目前,該支行勞保行業放款超6000萬元。

為提高業務辦理效率,讓客戶有更好的體驗感,郵儲銀行河南省分行以科技賦能,拓展手機銀行、微信銀行、云工作室等線上服務渠道,加大線上九宮格產品的宣傳推廣,推動線上業務向縣域農村延伸。極速貸、產業貸、線上信用戶貸款等線上貸款產品凈增占小額貸款凈增比重達80%以上。配備1859臺展業設備,通過移動化的業務受理、授信調查、電子簽約、自動放款等功能,讓客戶無需多跑銀行。

與此同時,郵儲銀行河南省分行在河南省內積極開展“百縣千鎮萬村”專項活動,搭建“市、縣、鄉(鎮)、村”四級政銀合作平臺,聯合開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推動整村授信;在機制建設上,完善“三農”金融服務支撐體系,深化“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加大對“三農”金融的保障力度;在隊伍建設上,加強專業知識、實操能力、風險防控等方面的培訓力度,保障“三農”金融人才隊伍的規模和質量。

興特色產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群眾。時下,隨著許多特色產業在河南省內持續落地生根、發展壯大,一幅郵儲銀行助推“三農”和實體經濟發展、“金融活水”滴灌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正在中原大地上徐徐展開。


百年古漁村探索生態保護與鄉村振興協調發展新路_去九宮格教室中國網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郝巖)云南省昆明市呈貢區烏龍街道臥龍古漁村,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其建村歷史可追溯到600多年前,是一個“靠山、濱湖、水繞”的美麗漁村,是以濱水部落、田壩聚落、山地群落組合成的多樣性鄉村,分布著連片明清和民國時期的歷史風貌建筑252棟,擁有市級、區級文物保護建筑共10座,是環滇歷史文化要素遺存較完整的村落,也是呈貢區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傳統漁村村落。這里不僅成功地恢復了滇池個人空間濕地的自然生態,還促進了經濟繁榮和文化復興,探索出舞蹈場地生態保護與鄉村振興協調發展的新路。

圖為保存完好的古民居。(中國網 郝巖攝)

8月21日,高質量發展調研團走聚會進臥龍古漁村。村莊的生態修復項目成效斐然,近20畝濕地的修復不僅為當地生物多樣性提供了寶貴的棲息地,也為游客帶來了親近自然的絕佳機會。水清岸綠的自然美景,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動人的山水畫卷之中。

在生態修復的基礎上,臥龍古漁村對市、區級文物保護建筑進行精心修繕和合理利用,既保留了歷史風貌,也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當地文化和歷史的窗口。“正是因為這里的環境適合騎行,我們才來這邊玩。”前來騎行游玩的高女士這樣說。

九宮格

圖為前來騎行的游客在拍照打卡。(中國網 郝巖攝)

臥龍古漁村的環保實踐和綠色發展戰略激活了社區經濟。通過開發以生態為主題的旅游項目和文創產品,村莊吸引了共享會議室大量游客,促進了當地九宮格旅游業的發展。目前,臥龍古漁村的文創產品包括”臥龍古泉”“文創雪糕”“掛耳咖啡”等,這些產品不僅豐富了游客的體驗,也為當地經濟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圖為村內設置的藝術展覽館。(中國網 郝巖攝)

通過藝術展覽和文化活動,臥龍古漁村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村莊定期舉辦藝術展會議室出租覽和文化節慶活動,不僅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提升了村莊的文化影響力。

圖為村內舉辦的藝術展覽。(中國網 郝巖攝)

臥龍古漁村的環保實踐和鄉村振興策略,展示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可以并行不悖的理念。通過尊重自然、保護歷史、創新管理和智慧運營,臥龍古漁村不僅成為了昆明的一張綠色名片,更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圖為村內咖啡店。(中國網 郝巖攝)

圖為寫生的學生們。(中國網 郝巖攝)

圖為村內生態教學一景。(中國網 郝巖攝)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看區域去九宮格空間·東北篇|觸摸東北制造“新”脈動_中國網

7月29日見證,在吉林長春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科時租會議研人員在實驗室工作。為了讓“吉林一號”更小、更輕、成本瑜伽教室更低,長光衛星持續加大研發力度,累計投入研發經費已超過13億元,推動“星載一體化”技術實現四次進步。在保證衛星性能指標只升不降的前提下,“吉林一號”已從初代的400kg級降至20kg級,研制成本也降至原來的1/20。

廣闊的東小樹屋北大地,創新的力量正在積蓄。近日,記者走進長春、沈陽、哈爾濱、通遼的制造業生產車間、創新園區,切身感受傳統產業向“新”而進、新興產業個人空間以“質”求變的澎湃活力。

新華社記者 柳文惠 攝

1   2   3   4   5   小樹屋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