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将迎“退役潮”,“城市查包養經驗矿山”如何变废为宝?_中国网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当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944.3万辆,比上年增长30.3%。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在便利人们出行的同时带来另一个问题:退役动力电池若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危及环境。

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关注这一问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围绕政策要求和产业现状,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呼吁促进动力电池有序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动力电池循环产业高质量发展。

回收市场亟待规范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约为1.3万辆。此后10年间,市场年均复合增长达到86%。截至2包養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

“汽车动力电池的平均使用寿命大约为5年~8年,国内早期推广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陆续进入报废期,预计动力电池将迎来大规模‘退役潮’。”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代表介绍说。

根据机构预计,到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96万吨;到2030年,将达到350万吨。

“虽然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在国家的重点支持下,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包養網不足依旧存在。”张天任代表说。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的符合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白名单企业有156家,但天眼查APP显示,国内动力电池相关回收企业注册超过4万家。这就意味着目前许多动力电池回收料正在被非正规市场分流。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截至2023年,我国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规范化回收率不足25%。

国网泰兴市供电公司六级职员张强代表也关注到类似的现象。“在网络上搜索‘电池回收’,都是‘游击队’上门回收、现金结账的小广告。这些不合规企业回收利用比较粗放,处理也不规范,但成本更低。它们在回收废旧动力电池时可以有更高的出价,抢占了白名单企业的回收量。”张强代表说。

变废为宝仍存堵点

“我国电池原料金属资源禀赋不佳包養,对外依存度较高。”张天任代表介绍说,生产动力电池所需的钴、镍、锰、锂金属是战略性、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以锂为例,我国绝大多数盐湖锂资源分布在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地区,锂资源的开发受到环境影响和技术壁垒制约,对外依存度超65%。

而废旧动力电池则是一座巨大的“城市矿山”。根据预测,到2025年,通过回收动力电池可再生的锂、钴、镍、锰资源量分别约占相应需求量的27.7%、55.5%、28.7%和47.9%。此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退役后,一般仍有七成左右的剩余容量,可降级用于储能、备电等场景,实现剩余电量最大化利用。

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潜力巨大,但目前回收利用的效率并不高。如果处置不当,这座“矿山”甚至会成为危险的“火山”。张天任代表调研发现,大概有七成的退役电池被小作坊以更高的价格收走,它们对废旧动力电池进行简单修复包装或粗暴包養行情破碎后流入市场。

“小作坊回收拆解工艺简单粗暴,梯次利用中普遍缺少强制性检验环节。再利用过程中,由于电池安全性能严重下降导致的二次污染、火灾爆炸等恶性事件屡见不鲜。”中国移动浙江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剑宇代表说。

从技术角度看,变废为宝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张强代表介绍,目前,基于容量衰减机理分析建立的电池寿命预测模型还不完善,造成梯度利用退役动力电池在评价检测环节出现困难。

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不规范、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代表们就推动电池循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要构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生态体系,强化溯源体系数字化建设。”张天任代表认为,动力电池需建立电池生产商、整车企业、回收企业的综合利用生态体系,形成联动;探索适合的商业模式,整合行业资源,构建覆盖面广、可持续的回收和包養網比較综合利用网络;完善信息溯源平台,构建包括电池生产、使用、综合利用、报废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溯源系统,实现大数据平台对电池残值评估支撑,让电池最终流向正规回收渠道。

张强代表建议,尽快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电池分类标准,按照电池的质量和用途将电池具体分类,为所有废旧电池回收提供规范指导。同时,加大废旧电池梯次利用、剩余电量集中转存、破解拆除处理技术研发。通过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科创企业创新旧电池回收利用技术。

杨剑宇代表建议,建设全国性动力电池回收交易平台。依托该交易平台,推动行业企业开展回收电池产品的来源认证、数据互认、交易对接。针对交易主体提供信息透明的服务,引导形成“投售-收购-运输-处置”的一体化管理闭环。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冲压厂三车间党支部书记、模具钳工首席技师刘辉代表则建议,加强动力电池回收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明确企业的回收责任和义务,确保电池的规范回收和利用。


线上讨论度高,线下客流量大——“网红城市”持续上新_去九宮格共享中国网

在冰城哈尔滨看松花江上升起的热气球,到广东江门吃一份《狂飙》同款猪脚面,来贵州榕江打卡“村超”,前往上海跟着《繁花》的脚步一起citywalk……这些“网红城市”给予游客以更新潮的旅游体验,也让大家看到一座城市的蓬勃生命力。“网红城市”究竟是如何红起来的?游客在其中的体验如何?这些城市如何将“流量红利”转化为长久的城市竞争力?

信息传播,造就“网红城市”

戴着传统狍角帽的鄂伦春族人,牵着驯鹿走上中央大街,引得网友连连赞叹;胖成球的白狐狸乖巧地趴在游客怀里,眼睛舒服地眯成一条线,网友笑称“质疑纣王、理解纣王、成为纣王”;哈药六厂开放免费参观,芭蕾舞演员在富丽堂皇的大厅翩翩起舞,网友大呼“这下谁还分得清哈药六厂和卢浮宫”;还有精致的切片冻梨摆盘、索菲亚教堂上空的人造月亮……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哈尔滨火了,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网红城市”:据新浪旗下微热点研究院数据,自2023年12月下旬,哈尔滨旅游的信息推送开始发力并保持领先优势,全网信息量超千万条,同比增长4倍。

在社交媒体推动下,哈尔滨线下旅游同样火爆。据哈尔滨市文旅局大数据测算,元旦假期3天,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04.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9亿元,是去年同期的4.4倍和7.9倍。春节期间,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4.2亿元,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均达到历史峰值。

哈尔滨爆火,不禁令人想起此前出圈化身网红的城市:重庆、湖南长沙、山东淄博、四川理塘……这些城市特色不同、风格各异,它们以多样化的城市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

一座城市为什么会成为网红?

在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广告研究院副院长王昕看来,在市民和游客对城市空间文化现有认知基础上,挖掘、放大空间和文化活动特色,从而形成该城市的标志性文化概念。这种文化概念借由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形成大众对城市的“不在场关注”和“在场体验”。“例如喝一杯茶颜悦色,排一顿文和友,这些都是长沙的标志性消费符号。”王昕表示,不在长沙的游客通过网络围观进行“不在场关注”,来到长沙的游客通过打卡拍照上传社交媒体的方式分享“在场体验”,这一过程循环传导,吸引越来越多游客成为自发参与和打造“网红城市”的重要力量。

“新媒体加速发展的时代,社交媒介构建了一种无需面对面也能交流的社会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所有网友都有描述一座城市的权利。关于它的信息流动起初可能杂乱无序,但慢慢汇聚到一些节点上,这些节点最后就会成为关于网红城市的‘话题’。此后,叠加新媒体时代信息的高速传播,一个具有话题度的城市就会以小班教學很强的冲击性和爆发力形成一座‘网红城市’。”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黄琢玮分析。

黄琢玮以团队调研的例子作解释,“比如网友经常讨论大唐不夜城、不倒翁小姐姐、陕西凉皮等,但最终爆发的聚焦点是在‘长安’,也就是说作为‘网红城市’的西安,其话题、关键词是‘长安’。”黄琢玮表示,在社交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网友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比如说“长安”会联想到大唐盛世,说“南京”会联想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旅游尚未成行时,这些想象就会在脑海涌现,无比丰富,也加强了“网红城市”的话题度。

文旅聚會融合,体验当地风土人情

如何博得更多游客欢心?“网红城市”深谙个中门道。

以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著称的福建泉州,结合当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出了体验非遗泉州提线木偶戏的活动项目,游客欣赏木偶戏之余还能亲自尝试操控;同时,当地增设時租會議夜市、增加梨园戏、南音及高甲戏等剧团的夜间演出场次,为游客夜间旅游开拓了更多可能。

兼具老牌旅游城市和“网红城市”双重身份的云南大聚會理,如今正在精心塑造与“咖啡”有关的城市文化。现在游客前往大理,不光可以望苍山、观洱海,还能坐下来品尝不同品类咖啡,细细感受“咖啡之城”的魅力。

对于那些因影视剧而火的网红城市,政府别出心裁,让游客在打卡影视剧同款的同时,深入了解当地的整体城市风貌。网舞蹈教室剧《隐秘的角落》拍摄时在广东湛江赤坎老街取景。赤坎老街所属街道邀请文史专家为志愿服务队进行培训,以便志愿者向游人讲解老街历史和文化底蕴。

去年古装剧《长月烬明》收视率喜人,细心的网友发现剧中墨河蚌族公主桑酒和东海蛟龙冥夜两个角色,恰好对应安徽蚌埠的两大地标建筑——张公山公园河蚌姑娘雕像、龙子湖畔中国南北分界线标志,因此纷纷涌入蚌埠。蚌埠顺势开设《长月烬明》旅游专线,并在热门地点设置角時租空間色立牌供拍照留念;蚌埠市博物馆还开发了电视剧联名定制徽章。在与剧集联动之外,蚌埠也大力宣传当地特色小吃,一盘小龙虾、一杯冰酒酿、一份烧饼夹里脊,有网友直言:“我特意来蚌埠看冥夜和桑酒,吃了‘皖C三件套’,这个假期过得很开心。”

不难发现,一座网红城市无论因何走红,都在尝试走文旅融合的路径,让旅客在“网红城市”的“话题”“关键词”之外留下更多记忆。

“很多外国游客就是在旅游中认识我们中国历史文化的。文旅融合能够将优秀历史文化与富有特色的旅游景点相结合,展现中国优秀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这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方式。”黄琢玮认为。

流量转化“留量”,实现长红发展

如何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实现长红发展是每个“网红城市”都在思考的问题。

去年5月,江苏省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通过其主办的微信公众号刊发《淄博烧烤这么火,泰州可取什么经》,文章指出淄博对烧烤进行了久久为功的培育管理,从2015年开始持续规范管理烧烤市场,解决露天烧烤時租油烟污染、扰民等问题。淄博烧烤爆火后,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又执行政策到位,护航市场有力,提供了良好的旅游体九宮格验。据此,相关专家认为,秉持游客至上的理念是城市发展旅游的重中之重,完善周到的公共服务是“留”住游客的重要一环。

更重要的是,“服务意识是长期形成的”,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表示,短期、集中为旅客作出改变,或许能解一个旅游旺季的燃眉之急,但建立更加平等的“友好型市格”、不断完善配套和公共服务,才会让“网红城市”红得长远。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黄琢玮建议从坚守城市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实现网红城市长红发展。“社会学有‘麦当劳化’‘迪士尼化’的说法,指的是标准化同时也会带来个性的丧失。”黄琢玮说,放在“网红城市”语境下可以理解为城市发展模式格式化、千篇一律,比如名头响亮却无当地特色的网红奶茶,走到哪里都能看到的烤冷面、炸串等小吃摊位,写有“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某某城市”的路牌等,雷同的城市设计令游客审美疲劳,因而只有挖掘、彰显自身独特性,才能加强城市生命力。

“当网红潮流成为过去式,想留住客流量、保持长久吸引力,就要关注当地文化和本地人,因为这些是无法复制的。”黄琢玮表示,尤其是要结合本地特色挖掘一些大众化、网红化口味以外的景点。“比如珠海,网红景点集中在南端、靠近澳门那边,但北边的高新区、海边也非常优美,也有充满历史文化的古镇,这些景点应该得到大力推广。”

“很多游客依靠小红书、大众点评等App上的推荐安排行程,结果就是随大流旅行。”黄琢玮认为,这在新媒体发展时代不可避免,因此一方面建议游客适当减少打卡式旅游,深入沉浸地感受旅游地风土人情;另一方面希望当地政府用好新媒体、社交媒体平台,充分运用当地风土人情,创设优质文旅品牌,给广大游客一个“还想再来”的机会。(王晶玥)

草莓之乡开展“草莓放心购”食品质量安全检查去九宮格共享活动_中国网

小樹屋

3月13日,参加专项检查的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和杨村桥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在草莓冷链分拣中心查看草莓分拣及抽样检测時租空間

時租場地

近期,浙江省建德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工作人员,在杨村桥草莓种植基地及1對1教學草莓市场开展“草莓放心购”食品质量安全系列检查活动。杨村桥镇政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跟随执法人员开展交流监督、调研工作,助力草莓产业健康发展。

杨村桥镇被誉为“中国草莓之乡”,是以草莓为特色的首批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教學場地。为提升草莓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杨村桥镇在建德市草九宮格莓冷链分拣中心(草莓市场)设置冷库存储区和农残检测区等功能板块,还设立草莓小镇人大代表联络中心站,专门服务莓农,保障草莓市场健康运行。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教學場地

“妈妈岗去九宮格”能否缓解女性生育后再就业焦虑_中国网

3月8日,北京市石景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的三八妇女节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女性求职者络绎不绝。受访者供图

做全职妈妈6年的刘畅今年打算开始重新找工作。3月8日上午9点,她来到北京市石景山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参加石景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的三八妇女节招聘会,该场招聘会首次设立了“妈妈岗”招聘专区。

“好多展位都挤不进去,想要看到里面张贴的招聘公告信息,就需要排队。”这是刘畅参加的最拥挤的一场招聘会,基本每个摊位前都有数十位求职者在排队应聘。本应在11点半结束的招聘見證会,直至12点半依然有几家单位在给求职者进行面试。

想象中的出师不利并没有出现。“上下班的时间是几点,工作内容是什么,工作会不会占用我的休息时间……”在与一家儿童教育机构交流10分钟后,刘畅与其达成了就业意向。

近年来,广东、浙江、湖北、北京等多地的企业和社会组织设置“妈妈岗”,为育儿女性提供就业机会。

“妈妈岗”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为妈妈群体特设的岗位,灵活的工作时间便于妈妈们兼顾家庭与工作。

在传统观念中,工作与带娃往往会形成冲突。因此,一旦一位职业女性选择成为全职妈妈,以后再想重返职场便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妈妈岗”的出现无疑为一些女性求职者送来了春风,不过,这是否能缓解女性生育后時租會議的再就业焦虑呢?

一些全职妈妈重返职场

5年前,孟吕娇选择辞职成为全职妈妈,在这之前她从事的工作是书籍排版印刷,常态化的周内熬夜、周末加班让她感到无法平衡工作与家庭。

今年春节后,她想重回职场。1个月的时间里,她投递了十几份简历,也得到了一些回应。“大部分公司的要求都是要适应加班、周末有任务时需随时到岗。”

刘畅的经历和孟吕娇差不多。她在今年参加了3场招聘会,也遇到过比较心仪的岗位,但询问后发现,这几个岗位不是倒班制、需要上夜班,就是自己超龄了,“我需要一份方便接送孩子上下学,周末节假日可以陪伴孩子的工作”。

与以往找工作时不同,相较于求职者普遍看重的“薪酬水平”“福利待遇”“企业发展前景”,“灵活的工作时间”是她们两个人圈定的必须项。孟吕娇说:“我需要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庭。”

去年的一次招聘会现场,一名“宝妈”的求助让石景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服务科副科长马建颖开始关注全职妈妈这个群体。“她说,您能不能给我们妈妈们专门开发点‘妈妈岗’这样的岗位。”但是那时候,马建颖对于“妈妈岗”也不是很了解。

“南方城市探索得比较多,尤其是广东的做法比较好。”马建颖开始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借鉴,并借助日常招聘会现场、就业招聘群等多渠道进行岗位挖掘与筛选。最终,根据不同妈妈的年龄、技能及职业倾向,今年3月8日这场招聘会“妈妈岗”招聘专区有10家企业提供了“妈妈岗”岗位,包括個人空間销售、行政、策划、客服、收银、服装整理师、会员服务等,最高月薪可达1万元。

3月19日,刘畅正式入职北京乐知国际儿童之家,成为一名教师。从她家骑自行车10分钟就可以到达工作地点,儿子的学校恰好就在园所对面。作为一名灵活用工人员,她每天只工作4小时,上午送孩子到学校后,她回家处理家务;下午4点,将儿子接到园所写作业;8点下班后一起回家。

“妈妈岗”不仅没有“拖后腿”,还实现了更优的工作质量和更低的员工流失率。北京乐知国际儿童之家园长李磊介绍,目前公司“妈妈岗”有6位灵活用工的妈妈和5位全职妈妈。“对孩子的细心耐心和爱心是我们工作的一个前提条件,我认为妈妈是最符合的。”此外,李磊还发现,有很多妈妈曾经都是业界的精英,但是因为她们选择了妈妈这个身份,就放弃了很多东西。“这些妈妈如果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尊重、平等或关爱,反而会愿意一直陪着我们走下去。”

孟吕娇也表示,“妈妈岗”为妈妈们提供的一些柔性关怀政策和人性化制度让她们更有归属感,也会更加努力做好工作。

让个人价值得到社会认可

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海鹰建议,设置灵活工作和弹性就业的“妈妈岗”。她指出了两个方向:一是鼓励用人单位在车间、生产线上、管理岗位等设立“妈妈岗”;二是在社区公益项目中设立“妈妈岗”,为全职妈妈更好地兼顾工作与家庭提供服务。

“妈妈岗”随即成为网友热议话题。

有网友表示,“缓解了职场焦虑,希望能大力推广”。也有网友认为“妈妈岗”的存在,可能会加深社会对传统性别分工的认同,认为“带孩子只是妈妈的事”。

2023年9月至11月,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对北上广深一线城市40岁以下全职妈妈群体状况进行调研。调查结果显示,82.7%的全职妈妈有再就业打算,其中38.4%的人希望进入正规单位或全职就业,48.3%希望能够兼职、灵活就业。

不过,由于长时间脱离工作岗位,再加上年龄上的限制,35岁以上的全职妈妈能够再就业的机会普遍很少。刘畅坦言,刚开始找工作时非常胆怯,很期待能够有一份工作,让个人价小樹屋值得到社会认可。“妈妈岗”的出现,“确实缓解了我们全职妈妈再就业的焦虑”。

“带孩子、照顾老人、做家务,没工作、没收入、没有朋友,甚至也没有自己了。”崔霞这样形容她9年的全职妈妈生活。

如今她入职了山东潍坊一家服装加工厂的“妈妈车间”,上午送完孩子上学,8点到达工厂,骑电瓶车仅需5分钟;中午回家吃饭;下午5点接孩子放学。“有事的话还可以随时请假。”她坦言自己不是为了工资,而是为了找回自己的社会价值。偶尔休息时,崔霞也会约着几名同事聚聚餐、逛逛公园,因为融入社会,她的生活内容也开始变得丰富多元。

孟吕娇表示,一开始看到“妈妈岗”的岗位时,心中会有一些落差,“有些岗位似乎像是一种‘工作降级’”,但很快她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我们每个人都要搞清楚自己的人生规划,以及哪一部分在自己生活中是更重要的。”她认为孩子在她目前的生活中处于第一位,因此对现在的工作十分满意,一方面可以有时间照顾陪伴孩子,另一方面离开了节奏非常快的书籍排版印刷岗位之后,“发现我可以重新开始职业探索和规划,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

谈到不那么高的薪资时,孟吕娇十分坦然,“得到一些就会失去一些,现在的工作让我的身心和家庭都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和平衡,那金钱上失去一些也很正常”。

“从来没想过,工作能给我带来这九宮格么多快乐。”缝纫、填充、整理……崔霞每天有条不紊地在“妈妈车间”忙碌着,与电动缝纫机清脆悦耳的“哒哒哒”声相伴。“工作的时候,我就是一名工人,不是谁的妈妈。”

那个给予马建颖灵感的“宝妈”后来入职了北京一家残疾人康复中心,今年,她反哺社会,提供了一些“妈妈岗”,帮助更多全职妈妈走向社会。“妈妈帮助妈妈,这种良性和正向循环让我非常感动。”马建颖说。

“妈妈岗”不是终点

采访中,不少妈妈向记者表示,很想找一些办公室类、与此前工作经历匹配度更高的工作,但提供此类岗位的企业很少。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妈妈岗”更多存在于劳动密集型岗位,如工厂流水线工人、收银员、客服、配送员、销售员等。因对技术和设备依赖较低,此类工作比较符合弹性管理的要求。这也意味着“妈妈岗”岗位比较单一,较少覆盖专业技术强和管理层面的工作,更谈不上晋升渠道。

刘畅在之前参加的招聘会上,也咨询过几家企业的办公室文员类岗位,“对于我们这种全职带孩子的妈妈,这些企业会有年龄限制,所以一直没找到合适的”。

相较于流水线岗位,文员岗位通常上下班时间固定、工作环境舒适且工资较为固定。记者致电杭州市一家招聘文员类“妈妈岗”的企业,对方表示,该岗位要求求职者年龄不超过35岁。

“我觉得‘妈妈岗’只是个过渡,不是终点。几年的过渡期可以让全职妈妈有时间进行职业规划。”马建颖认为,不能只给她们挖掘“妈妈岗”,还应该提供一些配套的服务,比如通过培训提升她们的职业技能。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古荡街道公共服务办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职业技能培训不仅能够提升自我,还可以帮助全职妈妈探索新的就业创业机会和方向。在古荡街道民生综合体内,经常有失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前来参加街道组织的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比如花艺师、咖啡师、面点师、烘焙师等。该工作家教場地人员拿编织培训举例,“学员学会编织技能后,再结合我们开设的创业类课程的创业指导,是完全可以变现的”。

目前,一些用人单位不愿设置“妈妈岗”,是出于担心管理混乱且用人成本可能增加等现实考量。马建颖就遇到过一家企业去年提供了“妈妈岗”,今年却退出了,理由是“女性都早走接孩子,确实不太好管理”。

如何有效打消企业的相关疑虑,值得探索。比如,2022年7月,广东省中山市印发《关于大力推行“妈妈岗”就业新模式的若干措施》,提出对符合条件申报“妈妈岗”的用人单位,实行每月300元/人的社会保险补贴和100元/人的岗位补贴;对符合条件申报“妈妈岗”灵活就业人员,实行每月300元/人的社会保险补贴。

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可以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以每人每年7800元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李磊表示,如果政府能提供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可以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积极性,进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妈妈岗”。

马建颖也期待类似中山市的相关探索可以在更多城市得到普及。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她感同身受:“每一个妈妈实现就业,就是给她背后的家庭带去了一份实实在在的经济支撑。家庭多一份收入,社会就多1對1教學一分和谐稳定,经济也会多一分活力。”(见习记者 陈晓 记者 许革)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长三角篇丨长三角“神奇动物”去九宮格私密空間在哪里_中国网

2024年3月31日在位于浙江省小樹屋德清县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浙江省朱鹮抢救保护基地内拍摄的朱鹮。

近年来,由沪苏浙皖合抱而成的长三角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小樹屋得实效。这片经济发展活跃的热土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生存之地,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小樹屋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九宮格 小班教學

钱海军代表去九宮格見證:增强居民绿色低碳意识_中国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共享會議室增强绿色低碳意识,助力“双碳”目标实交流现。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社区经理钱海军代表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可从居民生活实际出发,加强居民节能降碳管九宮格理,以点带面推动全社会实现节能降碳。

钱海军代表在调研中发现,居民日常生活中耗能最多的是家用电器,“当前使用的家电中,有较大一批是2009年至2013年间购买的,能耗普遍偏高。随着家用电器更新周期的到来,引导居民购买和使用节能型家电,有助于提升全社会能效水平”。

为此,钱海军代表提出把节能降碳工作九宮格与“未来农村”“未来社区”等典型场景建设相结合、搭建家庭用能与碳排放可视化平台、推动家电制造产业结构转型三点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出台配套家庭节能降碳鼓励小樹屋政策,推送家庭用能分析报告与相关节能建议,将节能降碳从抽象的概念转换为具体的生活实践,使其成为百姓生活的行为自觉。”钱海军代表说。


从城市女孩到深查甜心寶貝包養網山“猪倌”——90后大学生的“逆行”青春_中国发展门户网-国家发展门户

新华社南宁5月5日电 题:从城市女孩到深山“猪倌”——90后大学生的“逆行”青春

新华社记者林凡诗、郭轶凡

扎起头发,陈紫辉麻利换上工作服,走进猪圈,喂食、记录猪苗生长情况。对每一头猪苗的情况,这位90后姑娘都如数家珍。谁能想到,在广西大石山中的这位“猪倌”,是一名来自北方的城里姑娘。

  陈紫辉在给猪喂食。(新华社记者郭轶凡摄)

陈紫辉是甘肃兰州人,她与男朋友兰吉来在兰州读大学时相恋,毕业后,两人决定回到兰吉来的家乡广西德保县定坡包養網比較村共同创业。2017年底,陈紫辉跟随兰吉来一路颠簸来到定坡村,尽管来之前她做了心理准备,可看到的景象还是让她震惊:村里房屋破旧,四处是石山,语言也不通。这样的环境让从小在城市生活的陈紫辉一时间无法接受。“当时脑海里就只有一个念头:走。”巨大的差异让这个在来之前做着“要爱情也要面包”美梦的女孩退却了。

  陈紫辉在记录猪苗情况。(新华社记者郭轶凡摄)

“土山猪用石山百草喂养,品种很有特点,若向市场推广,必定受欢迎。”兰吉来用自己的坚定感染着陈紫辉,2018年4月,陈紫辉下定决心,瞒着家人再次来到定坡村与兰吉来开始创业。创业的第一步,就是翻山越岭,入户拜访土山猪养殖户,学习养殖方法。定坡村不少山猪养殖户都在深山里,连摩托车都无法到达,陈紫辉就跟着兰吉来,在石山路上一走就是好几个小时。“又累又饿,鞋子都磨坏了好几双,有时下雨路滑,摔得满身是泥。”特别累又无助的时候,陈紫辉也会沮丧,也会发脾气,此时男友兰吉来总是安慰她:“一切都会好的”。

可现实是,困难远比他们想的要多:要建一个规模化养殖基地,需投入大量资金,想要纯正的土山猪种苗,就得说服养殖户跟他们合作……这一个个摆在眼前的问题,一度让两个赤手空拳的年轻人一筹莫展,就连村里人也劝他们放弃:“好不容易大学毕业,在外面找个体面的工作,也比回来养猪强。”

  陈紫辉(右)在走访养殖户。(新华社记者郭轶凡摄)

即使这样,陈紫辉也没想过放弃:“既然下决心来了,我就要坚持到底。”性格温柔的陈紫辉,谈到创业,眼里满是坚定。兰吉来说,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曾怀疑过自己的选择,是女朋友陈紫辉给了他莫大的信心和勇气,帮助他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

定坡村驻村第一书记苏志付得知了两人的情况,便联系帮扶单位、发动身边亲朋好友一同帮忙。在众人帮助下,吉尚共富种养专业合作社于2020年6包養平台推薦月建成运营,就连曾反对两人返乡创业的兰吉来父母亲也从外地回来与两人共同打理养猪场,陈紫辉与兰吉来的创业梦迈出了第一步。

今年1月,兰吉来当选了定坡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陈紫辉便担起了管理养猪场的重任。两个年轻人的步伐并不止于此,陈紫辉利用所学知识,将当地人用来喂猪的草药整理出来,由此来制定出定坡土山猪的喂养标准,将定坡土山猪养殖做到专业化、标准化。

  陈紫辉与兰吉来(右)在一起。(新华社记者郭轶凡摄)

今年,两人的养猪事业迈入第四个年头,定坡土山猪在南宁等地的供货渠道已初步建立,陈紫辉成为四里包養網八乡公认的养猪能手。陈紫辉的选择也逐渐得到了亲包養人朋友的认可和支持。陈紫辉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无论身在何处,我相信只要肯努力奋斗,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如今,他们的山猪养殖事业仍在继续,等在他们面前是更多未知的困难。兰吉来心底始终有个愿望:待事业稳定后,就上女方家提亲,给女朋友一个体面的婚礼,不辜负陈紫辉这几年风里雨里的追随。几年的相处,两人越发默契,许多时候,他们不需要说话,在彼此的眼神中就能找到答案:他们是知心爱人,更是亲密“战友”。

河北永年:遍地开花污查甜心包養網染环境 整治提升重获生机 _ 中国发展门户网-国家发展门户

原标题:

遍地开花污染环境 整治提升重获生机 河北永年分类整治“散乱污”企业,标准件产业脱胎换骨

包養網

◆本报记者张铭贤

通讯员冯涛 蒿文祥

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说媒,十年前女方会问男方家里有没有标准件加工厂,如今会追问一句有没有排污许可证。这一变化折射出河北整治“散乱污”企业对永年标准件产业带来的影响。

201包養網7年,永年区共排查出“散乱污”企业14950家,占邯郸市的51.19%,占全省的13.78%,为全省数量最多的县(区)。这14950家“散乱污”企业中,9098家为标准件企业。为此,永年区委、区政府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清零整治和标准件产业规范提升,通过分类施治,企业数量虽然锐减,但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却大幅提升。

无序生长:遍地开花的标准件加工厂

“三十万人搞生产,十万大军走全国,三千车辆做物流,家家户户出老板。”这是永年标准件产业生动写照。

作为永年的支柱产业和河北省十大特色产业之一,永年区标准件产销量占到了全国的45%,被誉为“中国紧固件”之都。

有繁荣,更有隐忧。永年的标准件加工厂虽然企业数量庞大,但单体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环境污染严重。

“原来这里有华宝、超捷、兴远、荣辉等4家标准件企业,生产中的电镀废水经过简单处理后直接排入洺河,洺河水常年都是褐色的,根本看不到鱼虾等生物。”住在永年区临洺关镇洺河岸边的群众对标准件企业的污染深恶痛绝。

据了解,群众所说的这4家企业还是当地规模较大的标准件企业,众多的小企业甚至没有治污设施,污染更为严重。

邯郸市美坚利五金制造有限公司负责生产管理的马辉介绍说:“小企业基本没有进行环境治理,成本低廉,在价格上有优势。我们厂生产的螺丝要卖到0.12元才能盈利,而小厂子0.06元就能挣钱。”

整治势在必行,也迫在眉睫。2017年3月起,一场“散乱污”企业整治风暴席卷永年,积弊已久的标准件产业成了整治重点。

有序整治:关停取缔五千多家小作坊

经过多轮次排查梳理,永年区将全区9098家标准件企业列入了整治范围。永年区委、区政府提出,要以“洗牌”的力度,按照取缔淘汰一批、规范提升一批、入园进区一批、整合重组一批、高端引进一批的“五个一批”原则,举全区之力推进整治。

“没想到这次动静这么大。”马辉说,“像我们这样已经有治理设施的企业也要进行提标改造,当时还是很抵触的,再提高治理标准无疑成本更高。”

然而几轮争议后,美坚利五金制造有限公司全厂形成了共识:“这次政府是动了真格,不整改肯定过不了关。而且,在全区停产治理的背景下,早整改早复产早见效,还能多抢占市场和客户。”

企业争分夺秒加快建设治污设施,政府部门则24小时值守帮扶企业。整治期间,永年区委、区政府抽调环保、发改等部门业务骨干实行集中办公,对标准件产业规范提升工作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

永年区环保分局负责环评审批的工作人员刘志强至今记忆犹新:“每天看项目环评报告并进行批复,大家都是连轴转。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区完成了近两千家符合条件的标准件企业的手续办理工作。这些企业通过规范生产,全部纳入了正常环境管理范畴。”

对于治理规范无望的企业,永年区坚决按照“两断三清”标准予以关停取缔。截至2017年底,永年全区9098家标准件企业,按照“两断三清”标准取缔5094家,规范生产2096家,符合提升条件办理手续企业1908家。

入园进区:标准件产业脱胎换骨

在永年区委书记侯有民看来,相对于关停取缔,整治提升才是永年标准件产业最难啃的“硬骨头”。引导企业入园进区,聚集小企业集中发展、集中治污成了永年标准件产业整治提升的重要举措。

走进河北恒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教雾霾变蓝天”的巨大条幅。

作为永年区最大的表面处理企业,河北恒包養網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投入5.4亿元进行环境治理,并采用租赁车间给其他企业生产,自己负责污染治理等模式实现盈利包養平台推薦。公司董事长刘占红介绍说,各生产车间不开废气处理系统,生产系统就不能运行。而且当废气处理系统风机电流低于20安培、风机频率低于45赫兹时,生产系统会自动报警、自动关闭。

废酸处置一直是永年标准件产业环境治理中的短板,河北恒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酸再生系统实现再生利包養用,解决了这一难题。处理电镀废水后的污泥,通过焚烧系统将其中的锌挥发出来,产生的次氧化锌外卖,剩余污泥作为一般固废用于建筑材料使用。

邯郸奔创有限公司负责人郭现虎从事标准件产业20多年了,他的企业现在租用河北恒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进行生产。虽然增加污染治理设施提高了生产成本,但郭现虎却算了这样一笔账:吨产品利润薄了,但设备先进了,产品质量和产量大幅提升,原来一天生产7吨货,现在一天生产60吨,算下来,企业一天的总利润比原来多一万元左右。“关键是再也不担心环保检查停产这档子事了,可以满负荷生产。”

中小企业利润增长,规模以上企业则实现了产品的晋档升级。目前,永年标准件产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著名商标15件,现有河北省名牌产品8件、河北省优质产品27件;4家紧固件企业成为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单位。

与整治前相比,永年区标准件产业紧固件行业用钢量虽然减少55.6万吨,但产品每吨利润最高增加了1200元,整个产业增加利润5亿元,部分企业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标准件产业实现了“脱胎换骨”。

扎根沃野 “微”观巨变查包養網站比較_中国网

【编者按】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号角催人奋进。奋斗路上,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讴歌者,也是历史的参与者、推动者。深入践行“四力”,必须扎根基层,深耕调查研究。2022年起,新华社河北分社选派年轻记者赴新华社定点帮扶县——新河县农村挂职锻炼。数月时间,每位驻村记者与村民同吃同住,与群众一起干农活、话产业、谋振兴……他们用心用情体悟,用笔和镜头记录,以小切口、小故事观察大时代、大变迁。

驻村更要“助”村

新河县寻寨村是一个典型的冀南农村,以前这里水旱灾情频发,土地贫瘠,年轻人多外出务工,老人则留守务农。虽是传统农业村,但这里也是寻寨镇政府驻地,且处在连接新河和巨鹿两县的交通要道上,所以这里集镇熙攘,人气颇旺。
  2022年元旦刚过,记者来到这里开始了为期100天的驻村挂职锻炼。初进村子,见到的第一个人便是于胜斌。他是寻寨村的党支部书记,也是村委会主任。多年前,老于开过面粉厂、办过种植园,还经营过驾校。后来,他抛下生意回村当上支书,致力于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老于爱种地,开过面粉厂的他,对种小麦情有独钟。针对村里水旱灾情频发,他带领大家维修灌溉机井,找来农技专家维修保养农机。很多盐碱地、低洼地,现在变成了能灌溉的可耕地。
  传统农业种植收益低,乡村振兴光靠这个还不够。2019年,县里力推“牧原养殖”,这是一家集饲料、育种、养殖、屠宰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老于四处跑办,帮助村子成功入股分红。
  寻寨村是新河县第一大村,全村共1696户4517人,有耕地4800多亩。
  在乡村,鸟叫、鸡鸣、犬吠……一切都可以成为天然的“闹钟”。早上7点,街口卖酥鱼的店主就开始了一天的生意。在这里的3个多月,记者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搬着水盆、拎着板凳、系好围裙、戴好套袖,坐在店门口等着顾客。
  小店紧邻顺丰快递站点,有不少骑电动车从外村来此取件包養網的顾客,听到吆喝声,也会顺便买上一条鱼回家。店主介绍,赶上逢年过节,一天能卖出四五十条鱼。每天经营十几个小时,除夕也不打烊。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店面,是他追逐梦想的舞台。
  从卖酥鱼的小店出发,一路向北,3公里的路上,日用百货、文具图书、水果蔬菜、银行服务……各式门店沿街而设,堪称整个乡镇的“CBD”。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村,寻寨的种植养殖业乃至农产品加工业都还发展得不错。村里有个占地300多亩的农业生态园,谷物、蔬菜、园艺作物和水果,一应俱全。近几年,园区还搞起了淡水鱼养殖,为周边居民提供农业观光、采摘和垂钓服务。
  用脚步丈量包養土地并非易事,刚来寻寨村3天,记者的两双袜子就都磨出了洞。无奈之下,从网上下单了一包袜子,只隔了一天,快递就寄到了村里。
  如今的农村,物流便利程度不比城市差。电商兴起,村里人“迷”上了网购,寻寨村快递服务站点就有6个。为了找到快递站点,初来乍到的记者,随便一绕,微信步数记录又能多出1000步。
  寻寨村之大,两双袜子走不完。乡村振兴之道,更需一步一步体会。
  虽然驻村只有100天,但记者深感,要驻村,更要“助村”。长期以来,相较于城市社区,乡村经常给人留下“衰落”“冷清”的印象。如何让老龄化程度日深的乡村重焕生机,是每个驻村工作队员必须直面的难题。
  70岁的郑联果是村里的独居老人,子女在外务工,虽然没啥负担,但她总觉得生活缺少滋味。鉴于村里剩余劳动力多是妇女和老人,驻村工作队利用村集体的闲置房屋建了个手工车间,帮助她在家门口找了个活计。在村里组织的手工活技术比武中,她在规定时间内缝的袜头多,顺利地将米面油这样的奖品收入囊中。
  59岁的脱贫户于西民种了一辈子庄稼,这几年因为腰伤干活不便。驻村工作队帮他在养殖场找了份饲养员的差事,负责开着小车给牛运送草料。如今,他在家门口上班,每月收入3600元,比外出打工攒下的钱都多。
  53岁的村民程翠台,丈夫卧病在床无法外出打工,驻村工作队就把眼镜盒加工材料送到她家中,等她加工好后,由专人上门回收。
  在新河驻村时,记者看到,驻村工作队员放弃双休日、节假日,千方百计帮助脱贫户就业找门路,自己的亲属却可能还在家待业。他们一年难得见到父母几次,却天天能见到帮扶户。他们把村里当作自己的家,把驻村工作当作家务事来做。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积淀多少故事。记者在这里看到了中国乡村的真实场景,看到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给欠发达地区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冯维健)

脚步丈量乡村巨变

作为冀南平原上一个10多万人口的小县,新河县是红军名将董振堂的故乡,也曾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经历艰苦奋斗于2019年实现全面脱贫。2022年6月,记者来到新河县寻寨镇南杜兴村,开启为期4个多月的挂职锻炼。南杜兴村田间是最普通的玉米小麦和淳朴包養網农民,平平无奇的它恰恰代表了中国最普遍意义上的农村。
  记者打小在乡镇长大,出门就是一望无际的农田。但深知熟悉不等于理解,去地里不等于接地气,看到事实更不等于了解真相。在挂职蹲点调研期间,记者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跟着瓜农街头卖瓜、开拖拉机收玉米、摊晒秸秆喂牛羊、和村镇干部彻夜长谈,用脚步丈量中国乡村十年巨变。
  走访脱贫户是驻村第一件事,热心的村支书邱英亮找来一辆自行车,没想到我第一次骑就扎了胎。中午回村步行变推车行,到了农户家已是满头大汗。相比十年前,33户脱贫户家家生活条件大幅改善,他们说“不愁吃不愁穿,看病报销不少,子女上学补助很多,帮扶单位还常来看”。
  天气炎热时,村民往往凌晨四五点就起床下地,下午太阳热乎劲过了再下地。清晨六点,邱瑞东夫妇把化肥和麦种抬上拖拉机,记者坐在拖拉机翻斗里的小凳子上,和他们一起穿过大地升腾起的薄雾驶向田间。撒化肥、旋耕、播种……四亩地仅用半天时间,这种高效的生产方式是邱瑞东以前难以想象的。十年前,邱家四亩口粮田全靠一头牛,仅耕地就需要两三天时间。
  南杜兴村沙质土地居多,过去靠人畜耕种,乡亲们看天吃饭,贫穷一直困扰着这里的人们。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愈加高质高效,无人植保机喷药、大型机械深耕精耕、灌溉管道铺到地头,邱瑞东家的小麦、玉米亩产分别由改革开放前的二三百斤涨到现在的千余斤。
  邱瑞东还记得幼时一家六口挤在三间青砖土坯房里,冬冷夏热,屋外大雨屋内“小雨”。现在邱家小院在离村口不远的顺发巷,四间正房、四间偏房,葡萄藤架在小院上方,黄澄澄的柿子挂满枝头,与晾晒的金黄色谷子相辉映。
  从农忙全家上阵到一个电话农机全包,从地里刨食到家门口打工收入可观,从地窖储水到纯净水24小时供应,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这十年,也是邱瑞东一家梦想逐个实现的十年。
  农田里总有真学问。在以西瓜闻名的沙里王村有次采访记忆犹新,这家人种20亩地,6亩沙土地用来种瓜,好地种玉米小麦,种瓜收入明显较高。记者脱口而出:“种瓜这么挣钱为何不多种点?”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调研农村特色种植养殖,记者跟着农户卖了一车瓜之后就明白了:西瓜集中上市情况下,爷爷、父亲和孙子需要三辆三轮车兵分三路去卖,以避免积压。
  在过去,规模效应弱、产品与市场脱节等往往成了特色种植养殖发展瓶颈,如今新河县加快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越来越多村民从中受益。寻胡路村的皇冠梨、刘秋口村的“鱼菇大棚”、白穴口村的千亩浅水莲藕、宋亮庄村的百亩黄韭种植基地……近年来,新河县先后培育打造了精品蔬菜、中药材、食用菌、葡萄等20个特色产业基地。
  乡村振兴需要能够真正实现“造血”功能的产业发展,还离不开敢想敢干的致富带头人。令人欣喜的是,包養越来越多年轻人瞅准时机,选择从车水马龙的繁华城市返回相对贫瘠的乡村,用稚嫩肩膀、清醒头脑、过人勇气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一对“85后”夫妻回南杜兴村从事多肉大棚种植,借势电商经济搞起直播带货,旺季销售额相当可观。他们告诉记者,虽然多肉种在盆里,但也要放置在地上,只有接地气才能更好存活。多肉植物原生环境较为恶劣,不多浇水,它们反而会将根系扎向潮湿的地底。这跟记者工作何其神似,如果脱离了基层、脱离了农村、脱离了群众,不光是远离了赖以汲取养分的土壤,更是失去了不忘初心的精神源泉。
  记者的住所隔壁就是镇长办公室,值班时总是灯火通明。刻板印象里,往往越小的地方生活节奏越慢,偏偏这里乡镇干部的节奏丝毫不输一线城市白领。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知不觉写下近几万字驻村笔记,记者也深切领悟到,为什么说只有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笔下才会有神?为什么说直抵现场、直抵事实、直抵真相,才能直抵人心?为什么说受众在哪里,新闻工作者的主战场就在哪里?答案或许就在万里路途、在群众身边、在泥土和露珠里。

(杜一方)

东董村刮起新风尚

今年3月底,记者来到新河县西流乡东董村,开启了为期三个多月的驻村挂职锻炼。“东董村共有380户、1110人……”一串串数字,是对东董村最初的印象。
  记者打小在城市长大,对于农村生活可以说是毫无了解。但是驻村工作给了我深入认识乡村的机会。传统乡村正有一股新风尚迎面扑来,它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休闲娱乐、村民就业、农业产业等,一切都在呈现新气象。
  4月初的一个傍晚,我和村支书脱秋国在支部整理支部会议记录。突然,楼下响起了激昂的旋律。我随口问:“书记,楼下广场在干什么?”村支书回答道:“现在天也好了,村民们晚上就来文化广场唱歌、跳舞。”
  每当夜幕降临,东董村的文化广场就热闹起来。在音乐声中,村里的大妈们跳起了广场舞;大屏幕里播放的《西游记》相关故事引来众多小朋友围观;棋盘边上更是挤满了围观的村民。
  从最初的不好意思到如今的自信满满,现在来跳广场舞的村民越来越多。“广场上的活动很丰富,大人小孩都喜欢来这里,而且都是乡里乡亲,共同话题也多,能在一起唱歌、跳舞特别开心。”村民脱淑娟说。
  文化广场热闹了,村里的麻将机则凉了下来。过去随处吆喝一声就能攒个局,如今寻遍全村都难凑齐“一桌牌”。
  西流乡宣传干事杨璐璐说:“现在文化广场上的活动很丰富,无论是跳舞、唱歌,还是打球、下棋,村民有丰富多样的娱乐选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放松身心的方式,也增进了邻里乡亲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在东董村,不仅是体育运动,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这里还建成了村史馆、“脱脱文化园”等群众文化阵地。
  55岁的东董村村民脱文通表示,如今的日子越过越好,每一天都过得既充实又有收获。
  日子好在哪儿?家门口打工,收入有保障!每天清晨6点,脱文通都会到村东头的大棚基地忙活,除草、施肥、浇水,他干得格外起劲。“以前想工作没机会,现在工作都到了家门口,咋能不抓紧?”
  脱文通快人快语。趁着休息间隙,脱文通打开了话匣子。谈起以往,他直叹气。人到中年,老伴已经去世,还有一个孩子上大学,自己没手艺出去打工,只能靠种地为生,多年前成了村里的贫困户。
  “多亏了村里引进了这些好产业,地里的活儿我都熟悉,有信心能干好。”谈起现在,脱文通声音洪亮了很多。他算了笔账,自己在大棚务工,每月平均收入2000余元,一年保守估计收入也有2万余元。
  “我如今55岁了,守着家门口,一年赚2万多,上哪里找这样的好事?”脱文通笑着说。
  “在咱们村,只要想干活,不愁没工作。”东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脱秋国说,村里产业发展越来越好,羊肚菌和葡萄大棚等,样样都有收益,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50万元。
  清晨,记者和新河县农业农村局驻西流乡东董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唐振红行走在东董村的田间地头,放眼望去,小麦出苗齐全,叶肥根壮,长势喜人,绿油油的麦苗像一张绿色的地毯,铺满了农田,在阳光的照耀下,生机盎然。
  早上六点,技术人员就在田地里调配农药,并把勾兑好的药剂倒入无人机药箱。伴随着一阵阵螺旋桨的嗡鸣声,无人机在他们的操控下,沿着麦地匀速飞行,雾状的农药随着气流均匀地散落在田间地头。
  30亩地仅用十多分钟就完成了打药,这种高效的生产方式是唐振红以前难以想象的。他说:“以前这30亩地,如果使用人工打药的话,可能需要几天时间。”
  “世青哥,你们的‘智慧方舱’筹备得怎么样呢?”每周记者都会来到众乐种植专业合作社,与负责人张世青聊一聊“智慧方舱”的准备情况。
  每当张世青谈到“智慧方舱”的未来优势,他总是不自觉地笑起来,不善言谈的他开始侃侃而谈。“‘智慧方舱’能够通过5G网络远程管理内部空间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在不同季节为不同食用菌品种创造最佳的生长环境,进而实现稳产、高产。”
  如今,众乐种植专业合作社购置并在东董村、南马庄村、田村安放了“智慧方舱”。作为带动村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单个方舱占地面积40平方米,年产值约50万元,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近2万元,为村民提供10余个工作岗位。

(张玮华)

行走新河看“新”变

初冬时节,寒气渐浓,冀中南平原上播种不久的冬小麦已经出苗,站在田埂上望去,满眼新绿。两个月前,记者来到河北省新河县驻村调研,那时的田间地头还是一片金黄的丰收景象。与平时采访不一样,驻村让记者有了更多时间,在蹲点村和周边村庄包養網走访,真切感受新河农村的新变化。
  记者第一次见到脱淑玲,是在西流乡南马庄村的“智慧微工厂”。当时,她正和其他村民一起采收成熟的榆黄蘑。“智慧微工厂”由两个菌菇车间组成,它的优势在于,能够远程管理内部空间的温度、光照等条件,在不同季节实现稳产高产。单个车间年产值约50万元,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近2万元,为村民提供10余个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我和老伴儿年纪都大了,出去打工不方便。以前从没想过还有这么好的工作机会,家里的事儿都不耽误。”脱淑玲说。
  村党支部书记孙立岭说:“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可不小。墙刷白了、道路硬化了、路灯架起来了,还修建了敬老食堂和爱心超市,可以说从里到外来了个大变样。”
  特色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提升、民生事业提质,南马庄村月月都有新气象,让村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临别时,孙立岭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县里以南马庄村为基础,谋划了涵盖26个村的南马庄片区,要构建‘南马引领、百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新河之前,记者就听说这里盛产眼镜盒,从村集体产业到家庭工坊,继而延伸出多个现代化企业。一个小小的眼镜盒为何能培育出产值超20亿元的“大产业”?
  “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得去一趟前保居庄村。”新河县眼镜盒行业协会会长苏新建说:“20世纪70年代初,新河镇前保居庄村以集体名义创办了眼镜厂,新河县的眼镜盒产业就在其中一间简陋的厂房里发展起来了。”
  站在村口望去,前保居庄村似乎也没什么大不同,只是几乎每家每户门口都停着小汽车。
  “生产眼镜盒的技术要求并不高,妇女、老人一边照顾家务一边就把工作做了。”苏新建说,现在周边的村民也都来前保居庄村的眼镜厂打工,眼镜盒产业成了实实在在的富民产业。
  走着走着,碰见了年轻小伙儿李耀武,他今年才28岁。“我们村很少有年轻人出去打工,因为家里就有产业,收入兴许比外面还要高。”李耀武说,村里像他这样一家两代人乃至三代人接续做眼镜盒的不在少数。
  新河县眼镜盒产业以简陋的生产条件起步,以低成本优势逐步打开了全国市场。近年来,眼镜盒产业链条不断完善,皮革、纸箱、铁板、模具等配件产业也蓬勃发展。
  据介绍,目前,新河县有400多家眼镜盒加工企业,从业人数超过1万人,每年生产眼镜盒7亿多只。多个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产品以海外订单为主要销售渠道,销往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在西流乡苏章村,当地人告诉记者,有一个林晓养殖场,是一对年轻的大学生夫妻创办的,干得风生水起。
  到了养殖场,30多亩林地上,养着12000只鸡和鸭,从无人机视角看去,很是壮观。此时,韩营营正在给鸡鸭喂食。第一眼看去,她的衣着朴素,甚至还有点破旧。“天天和鸡鸭打交道,我不化妆,也很少穿新衣服。”她倒是不在乎这些,大大方方地给记者讲起了自己和丈夫创业的故事。
  “2008年毕业的时候我才24岁。年轻人嘛,雄心满满,就想干一番自己的事业,但父母肯定不同意呀,我们背负着很大的压力。”韩营营说,“2011年,我们返乡创业,从500平米的厂房、2000只鸡起步。”
  想法好、热情高,不代表事情就能一帆风顺。
  2019年,厂房失火,一夜之间损失上千只鸡,经济损失30多万元。“好多困难都意想不到,我们也是磕磕绊绊走过来的……”说到动情处,韩营营眼里不禁泛起了泪花。
  这些年,这对“新农人”赚来的钱大多用于扩大养殖规模。韩营营说:“现在我们还缺一个响亮的品牌,这是我下一步努力的目标。”
  回到住处,记者翻开《古今新河》一书,上面记载,新河县曾称堂阳县、蒲泽县等,后因境内漳河每次变迁都成为一条“新河”,遂得此名。
  如今,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在这片366平方公里的热土上,新河每天都在发生着新变化。

(苏凯洋)

蒙山沂水间 村村查包養網站比較有好戏——山东省临沂市聚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掠影_中国网

八百里沂蒙山层峦叠嶂,无数秀丽乡村散落其间。临沂既是革命老区,又是山东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从3000年前城池初建起,这座“琅琊故郡、文化名城”便承载着齐鲁文化的精粹,沿时间长河奔流而下。

徜徉其间,你会想起“躬耕田园、大德务农”的农耕文明,也会忆起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刘洪等琅琊名士,更会铭记“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如今,这些文化根脉衍变的创意,正通过“村村有好戏”的形式,联动着沂河水系与沂蒙山区,由点连线成面,润泽着蒙山沂水间的万千乡村。

以文聚力 “小戏小剧”凝聚乡村人心

“演出就要开始啦!”冬日时节,夜幕降临,循着欢快的乐曲声,越来越多的村民聚集到蒙阴县北路文化广场上,一场“小戏小剧汇报演出”热闹开演。红色戏剧《彭大娘》、互动小戏《就应该这个样》、沉浸式短剧《家乡美、丰收忙》等精彩节目轮包養網比較番上演,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村村有好戏,农民当主角。与以往下乡演出的专业文艺团体不同,这次汇报演出的成员,全部来自垛庄镇梦想艺术团,核心的16位成员全部是当地的文艺爱好者和农民。

梦想艺术团团长王现顺说:“过去,村民能踏踏实实看完整场剧目都不容易。如今,村民挑大梁演绎全场,演的都是农民关心的事儿,已经成为艺术团演出的常态,受到大伙儿的欢迎。”

如今,钱袋子鼓起来之后,拥有更多精神财富正成为中国农民的新期盼。“2022年以来,临沂不断创新群众文化供给方式,从‘送文化’转向‘种文化’‘育文化’,启动实施百部群众性小戏小剧创演推广工程,让群众演群众看。从红色文化到传统文化,从群众为美好生活的奋斗到党员干部为民初心的坚守,都通过小戏小剧中的真挚情感、精巧设计、质朴语言等一一展现。当前,临沂又将相关资源力量整合,聚力推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工程,以此为主要抓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临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晓彬说。

在常路镇大常路村党支部书记秦立安看来,小戏小剧不仅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也给村庄治理打开了新思路:“我们村有1437户,涵盖41个姓氏。以前,村里讨论一件事,往往众说纷纭。这两年,村里的剧团不定期创作各类剧目,内容大都是身边事,小戏小剧蕴含大道理,村民自编自演感触深,民心民意凝聚在一起,村庄各项工作更好推进。”

近年来,临沂一直在探索小戏小剧创演新路径,以乡村振兴为题材,推出了以《梦圆茶溪川》《遍地樱花》等为代表的一批优质小戏小剧。为拓展丰富优秀剧本和演员,去年以来,临沂在山东率先实施百部群众性小戏小剧创作展演工程,围绕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和现实题材,创作推出一大批温暖明亮、启智润心的优秀作品。目前,临沂已推出100多部情景小剧,将更多贴近群众需求包養網心得的文艺作品,送到了群众身边。

以文铸魂 “沂蒙精神”赋能乡村振兴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这首家喻户晓的《沂蒙山小调》诞生于临沂费县,创作于抗战时期。如今,经过80多年岁月的洗礼,歌曲依然能唤醒这片土地上的红色基因,传递着“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沂蒙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是山东抗日根据地、华东解放区的政治和军事指挥中心,无数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工作,也有无数沂蒙人民为了民族解放贡献力量,涌现出了沂蒙六姐妹、“沂蒙红嫂”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等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如今,临沂将这些散落在蒙山沂水间的“红色故事”拾起,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来到沂水县院东头镇西墙峪村,一处路标指示牌引人关注:“将军故居”“八路军山东纵队通讯处”“战时指挥所”……仿佛在“诉说”着村里昔日荣光。“乘着乡村振兴大潮,西墙峪村从2020年起,通过吸纳社会资本,积极争取资金,实施‘红色记忆’工程,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投资295万元新建红色记忆馆,修缮将军故居,打造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2022年,西墙峪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村党支部书记王成成自豪地说。

西墙峪村的蝶变故事,是“沂蒙精神”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11月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山东省委宣传部、学习时报社联合主办的红色文化论坛在临沂举办,相关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代表等共380余人参加。“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要真正用心用情用力把红色资源保护好、利用好,把锻造于伟大历程、蕴涵于革命传统、凝结在红色资源、凝聚在红色血脉中的红色基因传承好、弘扬好。”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树军在论坛开幕式上说。

张晓彬介绍:“近年来,临沂将沂蒙精神融入乡村文化传承,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合理有效地做好成果转化,强化乡村文明风尚培育,使红色包養網價格教育真正入脑入心,让沂蒙精神在塑造美好乡村未来的征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以文兴业 “文旅融合”点亮乡村经济

景区游客络绎不绝,民宿、农家乐生意火爆,采摘园笑声不断,千亩茶园热闹非凡……依托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今年以来,莒南县八方来客不断,青山绿水“流金淌银”,农民的荷包装满了文旅兴旺带来的红利,一个个村庄迎来美丽蝶变……

“这是莒包養網排名南探路农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带来的新图景。”莒南县委书记黄慧林说,“近年来,莒南以‘生态’为底色,以‘资源’为支点,以‘特优’为品牌,以‘融合’为路径,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融活,让美丽乡村建设与全域旅游发展共建共享,让广大农民既赏‘好风景’又享‘好钱景’。”

2022年以来,莒南新建提升乡村旅游道路500公里,以旅游线路为牵引,串联76个优质农产品基地和56个文旅节点,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快实施天马岛、莲花湖休闲度假区等一批山水田园旅游骨干项目,打响“灵山秀水·乐游莒南”品牌,构建起“全景莒南、全域旅游”的大格局。

无独有偶,在山东第一个系统开发的AAAA级古村落景区沂南县竹泉村,竹编、手工纺织、手工针线、摊煎饼、粉皮制作、活字印刷、捏面人等传统技艺,在老手艺人的手中现场展演,吸引无数游客近距离观看和动手体验。

沂南县委书记侯占夫介绍,沂南坚持“以红带绿、以绿映红、红绿接蓝、古今辉映”,着力塑造“智圣故里、红嫂家乡、温泉之城、休闲胜地”特色文旅品牌。围绕文旅融合,充分发挥“红绿古泉”资源优势,整合资金、土地、部门政策向文化旅游倾斜,探索出红色文化带动“常山庄模式”、创意兴田园“朱家林模式”、“两山”理论“马泉模式”等五大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沂南模式”。

蒙山沂水大潮涌。临沂市文旅局局长高思圣介绍:“临沂正以举办2024山东省旅发大会为契机,实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实施‘激活蒙山’‘夜游沂河’‘沂蒙乡愁’等重大项目,构建‘红绿蓝古今’旅游产品体系。去年以来,创建AAAA级景区2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2个,省级精品文旅名镇8个、乡村旅游重点12个、景区化村庄60个,各项乡村旅游创建均列山东前列。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签约文旅项目20多个,计划总投资额度超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