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事多查包養多 获得感满满 _ 中国发展门户网-国家发展门户

  制图:蔡华伟

两孩妈妈敖元淑

社区帮我找了离家近的工作

本报记者 杨文明

1986年出生的敖元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小儿子出生4个月,她就开始出来工作——“不工作,尿不湿的钱哪来?”

尽管老公每天熬夜去工地打工,但因为孩子的到来,敖元淑觉得2017年很幸福。丈夫每天200块钱的打工收入,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

老二太小,敖元淑既想照顾孩子,又不得不找份工作。“幸好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为我提供了过渡性就业辅助,上班的地方离我家步行也就两三分钟,工作时间也相对灵活,关键上班的时候可以带孩子。”

敖元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连心公益互助店里服装、鞋子的清理、销售。这些衣物来自热心人士的无偿捐赠,低价销售给有需要的人。“一件衣服或一双鞋也就10元左右,多了每天能卖200多。”

大多数时候,她都会背着不到一岁的儿子去附近的户外劳务市场售卖衣物。“最近太冷了,孩子手脚都皲了,就带着孩子在店里,每个月能领到1000多补贴,对家里帮助也挺大。”

敖元淑的家乡在贵州盘州,小学毕业后来到昆明打工,如今已经有15年,昆明是她第二个家。“但终究要回去的,家里老人年纪大了,我们还要回去照顾老人的。”

敖元淑爱笑,却也不是没烦恼:“老大英语不太好,本来想给他报个英语辅导班,但太贵负担不起,就想给他买台电脑自己学,但钱不够只能等明年。”

敖元淑的2017,她说,总体上挺幸福。

编者按:2017年正在向我们挥手作别。每个人的2017年,都有着别样的故事与回忆。

十九大报告指出,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这一年来,大伙儿都过得怎么样?衣食住行有啥变化?是否有充实的获得感?对于来年和今后,又有哪些期许?本版与本报“碰碰词儿”工作室合作,通过6个人物的故事,盘点2017,展望2018。

农村小伙孟宝磊

城里也能有咱的一个家

王汉超 霍亚平

“新车到手啦,第二个愿望终于实现。”手拿包養網新车钥匙,孟宝磊格外高兴,这是今年他送给自己的第二件“礼物”。

7年前,来自河南周口的农村小伙孟宝磊从部队退伍,只身一人来到郑州,“没活干的时候穷得啃馒头、喝凉水,有几次都想回老家,但混不出个样子咋有脸回去见爹娘?”忆往昔,他百感交集。

靠着农村孩子的勤快和憨厚,孟宝磊被郑州的一家舞蹈学校看中。因为能力突出,不久便被委以重任做管理包養层的工作,他十分珍惜,所以干得很卖力。

工作稳定,收入不错,2016年春节,亲戚朋友都张罗着给孟宝磊介绍对象。他与一个女孩相处甚欢,但到了谈婚论嫁时女方家长一打听男孩没房,便让女儿撤了。

“这对我的打击太大了,想要在郑州成家立业,我必须买一套房子。”今年年初东拼西凑,买了套90平方米的房子,这是他在郑州送给自己的第一件“大礼”。手捧新房的钥匙,这个身高一米八的农村娃,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以前想都不敢想,这个城市会有我的一个家。”

简单装修,他把母亲接到郑州和自己一起住,“有一次我出差很晚了才到家,看到母亲做了一桌子饭菜等我,我觉得特别幸福。”对于从农村来城市打拼的孟宝磊来说,家就是一个避风港。

谈及2018年的愿望,孟宝磊笑了:“30岁还单身,希望能早日遇见她,一起打拼我们的未来。”

创业青年李蔚然

回国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

本报记者 杨文明

2008年从北京邮电大学毕业,李蔚然进入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世界500强企业,从深圳到非洲、拉美,一干就是8年。8年后,他放弃百万年薪选择回到云南。他说:“这算是回归吧。”

回归的是家庭。“过去在国外跟国内有时差,和家人联系特别不方便。”回到云南,李蔚然终于能多些时间陪伴家人,“我和妻子在计划要小孩,回到国内,照顾起来更方便。”

回归的是家乡。回到云南,李蔚然将创业的方向选定为高原特色农业。“家乡有这么好的环境和资源,农民生产了这么好的绿色产品,我想将他们的产品和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市场联系起来。”

回归的更是梦想。“回来后,终于能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不是单纯地完成工作。”因为创业,回到了家乡的李蔚然能陪伴家庭的时间依然有限,他说自己大多数时候都在没有电话信号的村庄,“创业选择了做农业,总得了解农产品市场。”

“创业需要人才,在永胜招募足够数量合适的人才很难;但再难,我也希望带动家乡的发展。”尽管现在更多时间待在丽江市永胜县,李蔚然坦言自己未来可能还是会把公司部分业务放在昆明。“等事业相对稳定了,还是希望多在昆明陪伴妻子,毕竟未来还要考虑孩子教育。”

旅游达人赵晶晶

两条地铁线直通家门口

王汉超 霍亚平

今年是赵晶晶工作的第十三个年头。大学毕业后,她回到河南郑州老家工作。“过去的一年,太多变与不变,但我的生活依然美好。”

作为土生土长的郑州人,赵晶晶亲眼见证了家乡的变化。

交通变了。这两年,郑州两条地铁线路直通自己家门口,还有7条地铁开工建设,“郑州城区三环全程包養平台推薦高架,上下班也不太堵车了,周末坐上城铁去开封鼓楼吃夜市,再坐郑徐高铁到南京看看,去上海外滩转转,别提多得劲。”

环境变了。过去冬天一到,“天天不开窗,出门戴口罩”。在赵晶晶看来,“这两年的蓝天明显多了,尤其是今年冬天,有时候天蓝得像一幅画”。

观念变了。今年,赵晶晶带薪休假领着全家去了趟越南旅游,“白天我们在大海边漫步,晚上躺在沙滩上看星星。”赵晶晶收入来源主要是工资,除了孩子的教育和日常的消费,还能存三四万。“消费观念不一样了,有假期我们就全家出去旅游。”

家乡一直在变,赵晶晶既兴奋又心安,因为家人、朋友和同学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没变的亲情和友情,让她感到温暖。2018年,赵晶晶的愿望是给父母买一套房子。“希望房子周边的交通便利一些,医疗方便一点,老两口辛苦了一辈子,想让他们安心地度过晚年。”

手机维修师李刚强

上月到手就有一万九,哈哈

本报记者 巩育华

2017年对“北漂”李刚强来说,可谓幸运年——他的收入再创新高,光上个月到手就一万九;今年38岁的他还当了爸爸,朋友们打趣他“老来得子”,他一脸憨笑,看得出很幸福。

李刚强,陕西人,来北京13年了,先是在手机公司做手机维修,今年3月加入闪修侠,满北京跑,上门修手机,“比以前赚得多,也更奔波,没办法,赚奶粉钱嘛!”他笑声爽朗,“我的业绩一直全国前五,手艺好,没办法,哈哈。”用户喊他“大侠”的时候,他最受用。没单子的时候,他就在地铁里找个角落坐下,“打打游戏,或者和儿子视频,这一小会儿属于我自个儿。”

添了孩子,李刚强家今年开支不小。他把妻儿送到山西丈母娘家,隔几个月看望一次。当孩子隔着屏幕,突然学会叫爸爸的时候,是他今年最开心的时刻,有点想落泪。

李刚强说,现在上医院也方便,老家有合作医疗,在北京能走异地医保。但他平日还是很注意,每天早起喝一杯温水,出门看天气预报,他开玩笑说“惜命”,但其实是不想耽搁,“钱基本够用,但有30万存款的话,心里会比较踏实。”

“北漂不是我们的梦想。”说起房子,李刚强有些遗憾。2006年,同事撺掇他去燕郊买房,他一犹豫就再也没追上房价上涨的列车。李刚强2018年的心愿是在西安买套房,“我父母在西安,等孩子上小学了我们也回西安”。

钟情网购的韩屹

最感谢的人是外卖小哥

本报记者 孟思奇

刚刚过去的“双12”,北京姑娘韩屹的战利品又堆成了小山。和“双11”相比,她稍微克制了一些,这次“只买了七八件东西”。

不光在购物节,韩屹每天雷打不动的习惯就是捧着手机买买买。韩屹每天5点半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叫外卖。她知道怎么订餐才能抢到最大的红包,哪个平台能获得更包養多的优惠。慢慢地,她成了所有外卖平台的VIP用户。

2017年,韩屹最感谢的人就是外卖小哥。过去外卖不发达的时候,韩屹也做饭。有了外卖,她每个月做饭次数几乎为零。韩屹的办公室在3层,没有电梯。有一次,外卖员迟到半个多小时,还打电话让她下楼去取,韩屹挺生气,说:“去不了,你送上来吧。”当外卖员气喘吁吁地把餐递到韩屹手里时,她才发现外卖员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当时我就后悔了。包養網心得

从此,韩屹每次取外卖都自己下楼,刮风的时候给他们几块钱小费,天气热的时候给他们带杯水。

明年,韩屹的目标是有个健康的宝宝。所以,她最近减少了叫外卖的次数,一是为了节省开支,二是练习做饭,为当妈妈做准备。不过,她也觉得当妈是个挑战,过去帮同事网购母婴产品,总觉得质量参差不齐,“挂个婴儿两字就价格高几倍。”她希望将来婴儿产品能够有统一的价格标准和更多的监管,让自己买买买时更安心。

多地发出倡议组织活动 “低彩礼”“零彩礼”悄然成查甜心寶貝包養網风 _ 中国发展门户网-国家发展门户

彩礼“降温” 为爱“减负”

举行一场“不比彩礼比幸福”的集体婚礼,开展“抵制高价彩礼倡导文明新风”主题宣讲,向新人发放倡议书、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培育农村妇女干部当倡导俭朴婚嫁的“新媒婆”……近期,多地发出倡议、组织活动,抵制高价彩礼。

近5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次点名“高价彩礼”,从中央到地方,积极推动婚俗改革实验区建设,“低彩礼”“零彩礼”悄然成风,高价彩礼得到一定遏制,群众在婚嫁中的支出负担明显减轻,摒弃婚嫁陋俗正成为更多人的共识与行动。

高价“礼”变味

今年春节过后,踏上返岗归途,来自中部地区农村的王先生内心有些焦虑:年过30的他又被家里包養網催婚了。

“在老家,我确实是大龄青年了,可现在找对象、结婚也没那么容易。”王先生坦言,在当地,男方打算结婚,一般要备好房、车,还要出一笔彩礼。彩礼金额大致20万元,全部加起来至少六七十万元。

王先生算了一笔账:每月打工挣6000多元,一年存下三四万元。如果仅靠自己打工,很难在短期内攒够这笔费用。

生在北方某县城的小刘面临和王先生类似的烦恼。在小刘的家乡,彩礼数也在20万元上下,但当地很多人家有攀比心理。“对男方来说,如果谁家彩礼少,很没有面子;对女方而言,彩礼越高,就觉得嫁的闺女越厉害。”小王说,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彩礼超“行情”的情况并不少见。

很长一个时期,一些地方的彩礼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了越是偏远山区彩礼越包養網高的怪象。个别地区还流行“万紫千红一片绿”“三斤三两”的说法:前者指1万张5元钞票、1000张100元钞票和1张50元钞票;后者指三斤三两的100元钞票。

高价彩礼让“礼”变了味。“作为我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婚俗礼仪,彩礼有一定合理性,但‘高价’显然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东南大学社会学系讲师赵浩指出,高价彩礼很可能使部分农村家庭“因婚致贫”“因婚返贫”,进而产生家庭纠纷和代际矛盾。

“这是一种陋俗,也是对人的不尊重,与传统婚礼内含相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彭林认为,“婚礼”的“礼”,是让人们对结婚有敬重之心,认真对待婚姻。“婚礼是一件严肃的事,高价彩礼把这层含义冲淡了。”

高价彩礼为何难治?全国妇联副主席吴海鹰表示,首要问题在思想观念,“有些人认为,‘彩礼是女儿身价的标志,彩礼要得少会让人笑话’。”有关数据也佐证了这一观点。调查显示,54.2%的人认为“好面子、随大流”是索要高价彩礼的第一原因。

农村适婚青年“男多女少”,则进一步抬高了彩礼。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包養蓝坊镇魏家村村支书魏三忠介绍,嫁到城里的姑娘不少,到村里的却寥寥无几。目前,村里适婚青年中约七成都是男青年,面临一定的“娶妻难”问题。

吴海鹰指出,“媒婆”等婚姻中介从彩礼中“抽成”也助推了彩礼金额走高。记者了解到,一些职业媒人为赚取中介费,怂恿女方父母索要“服装购置费”“离娘钱”“菜水钱”等,并从高价彩礼中抽成10%甚至更多。

“低”“零”应提倡

前不久,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这是中央一号文件5年内第4次点名“高价彩礼”。

在江西省全南县,玉舍村党支部书记林太金结婚“零彩礼”这件事近日传开了,打动了不少因高额彩礼而迟婚恐婚的年轻人。

“他多次在村中移风易俗宣讲会上说支持‘零彩礼’,这次更以实际行动为村里人树立了好榜样!”村民们说。

“我和爱人相恋两年,都认为,两情相悦,能一起过好我们的小日子才是最大的幸福。”林太金表示。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过得幸福快乐。”林太金的岳母说,“零彩礼”嫁女儿,也是希望小两口不要因为面子承担债务,轻装前行,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谈到最近的婚俗新风,山西省襄垣县付村村民王科和王靖深有体会。他们是村里第一对“零彩礼”夫妻。

2017年,由于父亲重病,王科家里花光积蓄还欠了一笔外债。2019年夫妻俩准备结婚时,正逢县里大力推动移风易俗。

“过去女方要十几万元的彩礼很普遍。”王靖说,但现在农村女性和男性一样,有工作,能挣钱,况且两人感情好是彩礼换不来的。婚后,两人到县城打拼,如今不但还清了欠债,还有了不少积蓄。

近年来,各地根据中央精神,对彩礼“限高”,“低彩礼”“零彩礼”渐成新风,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河北省河间市,2021年4月至今年1月,全市共办理新婚登记4726对,其中“低彩礼”“零彩礼”占比88%,每桩婚事花费比从前平均减少7万元至15万元;

甘肃省定西市,2022年6月至今,70%的出嫁方彩礼控制在5万元以内,平均为4.9万元,比之前下降了10.9%;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实施9个月内,制止10万元以上彩礼528起,彩礼从平均30万元降至10万元以内。

河南省宁陵县倡导彩礼不高于3万元;宁夏泾源县明确彩礼不超过6万元,并逐年下降;山东省沂水县杨庄镇提倡不要彩礼或少要彩礼,一般不超过1万元;江西省萍乡市建议彩礼不超过3万元……

很多地方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高价彩礼“降温”,为爱“减负”。河南省杞县连续多年举办新风尚集体婚礼。一对参与过集体婚礼的新人说:“我们的婚姻没有高价彩礼的困扰,也没有细枝末节的烦琐,有的是余生白首、细水长流。”

江苏省东台市紧抓重点人群,建立公职人员婚前廉政谈话、操办婚嫁事宜报告备案、违规操办婚嫁事宜歪风查办三项制度,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做到婚事新办、简办、廉办。

共建文明乡风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大槐树村村民张盼至今仍记得,自己曾因彩礼发过愁。根据习俗,彩礼金额一般在12万元至15万元之间。后来多亏当地红白理事会的调解、劝说,彩礼降至6万元。

政策的不断落地实施,使高价彩礼在部分地区得到抑制,婚事花费也大幅降低,但高价彩礼在一些地方仍不同程度存在。如何建立治理高价彩礼的长效机制?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靳小怡认为,对高价彩礼的治理应是综合性的,既要从婚宴、彩礼金额的规定性政策入手,也要在促进家庭和谐、保护女性权益、树立正确的奋斗观与爱情观上下功夫。

吴海鹰表示,要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培树一批群众身边自觉抵制高价彩礼的家庭典型,并大力宣扬“不要彩礼要幸福”“婚后共同奋斗”的婚恋观,形成抵制高价彩礼的强大舆论氛围。她还建议制订具体约束性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

“乡村的情况非常复杂,不能一概而论,需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赵浩说,“天价彩礼”,或与村里男女比例失衡有关,或与养老关系密切,“我们只有找到每个地区高价彩礼盛行的具体原因,才能真正解决它”。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来源比较少,彩礼起着家庭经济保障等多重作用。”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马春华指出,要重视高价彩礼背后的经济逻辑,建议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养老、就业和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均衡化,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要优化服务举措,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吴海鹰建议:搭建公益婚介平台,为未婚男女提供免费婚介服务;完善婚嫁新风礼遇激励机制,为“低彩礼”“零彩礼”者提供集体婚礼、免费体检、创业担保贷款等暖心支持服务;支持村委会继续用好“红黑榜”“积分超市”等治理方式,激发村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内生动力。

“治理高价彩礼,需要我国传统婚礼道德精神的回归。”彭林认为,高价彩礼盛行反映了部分家庭精神文化的匮乏。他相包養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人们对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高价彩礼等婚嫁陋俗终会得到全面有效遏制。(人民日报海外版 史志鹏)

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调查:城乡融合,如何解开四道改革难题?_中国查甜心包養網扶贫在线_国家扶贫门户

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调查:城乡融合,如何解开四道改革难题?-新华网

农为邦本。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不能就乡村论乡村,城乡融合发展是必由之路。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在城乡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对各地而言,既是发展的机遇,也对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考验。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融合发展、共享成果的共生过程。自2019年底启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以来,不少地方的首创精神值得称道。同时,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改革难题也显露无遗。

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未来该怎么走?改革深水区暴露的体制机制问题如何破解?带着这些问题,半月谈与同济大学国家现代化研究院组成联合调研组,赴部分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进行了调研。

之一:城乡同“框”,五维发力

——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副司长吴越涛

2019年12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实施一年多来,各试验区积极探索、大胆突破,积累了一系列富有开创意义的经验做法。

1

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顺利开局

半月谈:方案实施一年多来,开局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

吴越涛:一年多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推进改革试验工作,城乡融合发展配套改革措施陆续出台,城乡融合发展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顺利开局。围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农村产权抵押担保、科技成果入乡转化、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等试验任务,各地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改革初见成效。

一是为城乡融合发展指明改革重点。试验区着眼于破除人口、土地、财政、金融、农村产权和工商资本入乡等现行体制机制的束缚,致力于探索改革的实现路径和形式。

二是为面上改革提供成功经验。试验区是改革的“前哨站”和“侦察岗”,关键在于总结、提炼和复制推广成功经验,进而带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工作全局。

三是为基层探索搭建有效平台。鼓励地方和基层大胆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验,实现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

2

差别化试验,充分调动基层首创精神

半月谈:正如您所指出的,差别化试验、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是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的突出特点,请您再具体介绍一下。

吴越涛:2019年上半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发布。作为现阶段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文件名称中特别突出了“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就要求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必须要在体制机制层面有所突破、有所建树。11个试验区分处东、中、西、东北四大片区,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任务设置方式,每个试验区承担5项改革试验任务,主攻当地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几项重点难题。

作为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试验区改革方案由省级政府牵头组织片区内的地级市共同编制,改革实际操作的主体权限下放到区、县(市)一级。在这个过程中,灵活的授权方式和高效的授权路径是关键。针对涉及突破现有制度规定的重点改革事项,既可以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解决具体性问题,也可探索用“清单式批量报批”的方式解决系统性问题。同时,借助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这一平台,对试验区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提炼升华,联合国家相关部委共同形成新的制度和政策文件,分批次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为城乡融合发展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3

将城与乡放在同一空间框架

半月谈:试验区改革实践为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积累了哪些经验,带来了哪些启示?

吴越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将城与乡放在一个空间框架内进行思考,进一步打破思维禁锢,系统推进体制机制突破和政策创新。

一是尊重和激发基层首创精神,建立以试验区为改革主体的四级联动分布式改革框架。中央、省、市、县四级联动,以问题为导向在地方上探寻突破口和改革路径,充分调动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基层放手去干。

二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不断完善改革授权通道和经验推广的制度安排。方案提出改革授权,实际上就是要推动改革自上而下同频共振。

三是坚持人民至上,不断完善农民利益保障机制。试验区能否取得试验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起保障农民利益的制度,让相对弱势的农民能够对改革满意,让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民与市民的收入差距明显缩小。

四是坚持增量驱动,不断寻找改革最大公约数。城乡融合发展,本身是一个“1+1>2”的命题,需要全局性思维、系统性思维通盘考量。试验区通过创新探索,更大尺度释放改革红利,尤其是吸引社会资本与技术合情合理、合法合规地参与城乡融合发展,使乡村资源价值得到有效、可持续变现,从而形成一种多方共赢的改革模式。

五是建立清晰明确的容错纠错机制,不断营造鼓励基层改革创新的氛围。通过科学划定容错底线、制定免责清单,给基层干部松绑,形成可持续的改革动力;通过建立合理参与城乡融合发展的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干部干劲,形成鼓励基层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改革氛围。

半月谈:在试验区改革实践基础上,您认为下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应重点突破哪些方面?

吴越涛:一是要加快城乡之间人、地、钱、技四大要素的双向流动。二是进一步推动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三是进一步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四是进一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形式。五是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遗存、农耕文化遗产等乡村文化保护。六是多种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不能只从城市的角度来想问题,必须以保护农民的利益为第一导向。尤其在宅基地改革、土地流转、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等相关制度设计过程中,要防止出现新一轮的失地农民。在后续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设计中,做好风险研判,设置好兜底机制。(执笔:高远至 任峰 杜衡)

之二:面临四道改革题

半月谈、同济大学国家现代化研究院联合调研组

随着城乡融合发展改革步入深水区,涉及的底层体制机制问题进一步显露,突出表现在土地改革、户籍制度、财政金融、建设主体4个方面,需进一步拓展思路、创新理念、授权放权,推动城乡之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融合发展。

1

土地制度改革还差“最后一公里”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缺乏积极性。沿海某地一区委书记说,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府和农民都没有积极性,区里还得靠土地过日子。从调研情况来看,入市与否对农民的直接收益影响不大,关键是县级财政与村集体经济之间的利益再分配。大规模入市还可能冲击既有的土地价格体系,对县级财政影响更大。因此,迫切需要在入市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用途、根据入市土地不同用途收取不同比例的调节金、明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基准地价、统筹控制入市土地数量和节奏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安排,为入市找到动力机制。

宅基地改革难以推进,缺乏相关制度配套和保障。宅基地改革是当前建设用地储备最大的一块,也是未来城乡融合发展最大的潜在动力。以广东省清远市为例,目前正加快推进宅基地改革,其中英德市西牛镇通过“两补一交”的方式,实现了宅基地的有偿收回、有偿使用,初步探索了宅基地整合优化利用的创新模式,有效改善了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下,通过创新探索也只能实现宅基地有限的“本地价值”,很难承载高端要素导入的功能。进一步挖掘这一战略资源的外部价值,需要突破一些现行关键制度,比如资格权认定、权益退出机制等,但在改革授权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地方党委政府很难推进这一改革。

国土空间规划约束,进一步加剧了土地不足的突出矛盾。调研组在西牛镇小湾村看到,韭菜、竹笋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如火如荼,助推了乡村产业快速发展,解决了村民的收入和就业问题。但村支书诉苦道,几个项目等着落地,放眼看去大片空地,就是包養没有可用的,主要都是基本农田。据了解,类似项目落地难的问题,在沿海一些省市较为普遍。当前,各级国土空间规划正在编制过程中,大家期待这一轮规划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2

户籍制度改革面临双向流动困局

快速市民化为城市财政带来巨大压力。最为直观的表现,是人口快速流入为学位带来巨大压力。调研组在嘉兴调研时了解到,目前该市教育学位不够了。这是人口快速流入对城市公共服务配套形成压力的一个缩影。这些来到城市的居民,由于老家的宅基地、承包地等权益的潜在价值,很少愿意在城市落户。有的让女方落户到城市,带孩子在城市上学,一个家庭在城乡两头有户口。

农村户籍含金量高的背后,是权益退出机制缺乏。调研组在浙江宁波了解到,农村户籍人口连续几年不降反升,村民不愿意退出户籍。在宁波,目前进入城区生活, 即使不落户,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影响不大,所以客观上也没有落户的实际需要。但根本上看,还是农村户籍的权益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比如宁波有些村庄宅基地退出补偿才1万~2万元,根本达不到村民的合理预期,这也是农村闲置资源难以盘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才下乡的卡点在于社员资格开放存障碍。当前的政策框架下,农村社员资格无法对外开放,返乡人才难以真正“落户”农村。虽然政策提出“允许返乡人才和创业人员与村民合作建房”,但这一政策没有实施细则,操作上与当前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冲突,难以落地。清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认为,要真正激活乡村资产,关键要推动返乡人群资格权的包養網认定与开放,目前之所以很少退出,主要还是因为宅基地不值钱,而不值钱的根源在于缺乏流动性。当前迫切需要在试验区探索相关改革授权,真正让返乡人群融入乡村,激活沉睡的资产,并转化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动力。

3

涉农财政、金融制度有待完善

调研中,各地普遍反映资金不足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突出短板。总体来看,目前真正可用于农村建设发展的财政资金规模相对有限,单纯政府投入方式难以持续,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好项目,也缺乏其他方式的融资手段。

涉农资金整合复杂度高,执行层面风险大。广东省2018年底推出《广东省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试行)》,通过2年时间,累计实现600亿元的资金整合,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涉农资金整合困局,并在2020年8月进一步发布了修订版。但在清远调研时,基层干部反映,资金整合在操作层面依然有巨大风险,面临不少制度上是否合规的问题,需要基层干部的担当。

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文件在落实中面临挑战。2020年9月印发的《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目前还没有更为详细的执行细则出来,尤其考虑到当前县域财政压力较大,这一调整是否会对当前的县域财政带来冲击、如何制定真正可行的操作细则面临巨大挑战。调研组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发现,虽然当地经济条件较好,但财政压力依然很大,基层普遍担心这一政策成为空头支票。

农村金融体系薄弱,尚未形成有力的社会资本引导能力。调研发现,农村金融已经不只是简单的政策引导问题,更需要进行系统性制度设计和能力建设。在全国大部分区域,农村贷款难依然普遍,迫切需要在新一轮城乡金融体系改革中,加快培育一批专注于农业农村的金融服务主体,围绕特定融资群体,开展精细化深度服务体系构建。

4

乡村建设责任主体能力不足

村庄在乡村建设发展方面往往缺乏统筹规划能力,难以形成合力,尤其是乡村产业、业态发展本身难度就大,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开发建设的动力和意愿不强,缺乏市场自发的动力机制。

基层组织能力不足,难以代表村民利益,更难以保护村民利益。

一是村集体领军人物缺乏。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滕头村、桐乡市濮院镇永越村等发展相对较好的村庄,有一个共同特点:村干部能力强、讲情怀,可以把村庄资源组织好,把各方面力量动员好。基层如何挖掘和培养更多的领军人物,是下一阶段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问题。

二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有待提升。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代表村民利益的主体机构,在未来土地交易和对外合作中是一个主体身份,同时在对内的财产性收益增值过程中,也承担着分配职责。

乡村建设需要引入专业化市场主体,并配套相关政策引导和保障措施。如何设计好有利于社会资本参与的利益保障机制,成为破解发展难点的关键所在。当然,也需要一定的产业基金、财政资金的鼓励和引导。(执笔:吴亮 高远至 杜衡 任峰 刘浩)

之三:城乡共享社会:城市化与乡村振兴当有机统一

半月谈、同济大学国家现代化研究院联合调研组

在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中,城市化战略与乡村建设如何协同?一些城市过去热衷于“摊大饼”,不断“消灭乡村”。如今,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合理控制大城市规模已经成为共识。建议在长三角等较为发达的都市圈和城市群中,通过构建“城乡共享社会”,在城与乡的框架内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让现代化的美丽乡村成为大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县域经济产业链、价值链的重要起点。

1

县域单元发展面临困惑

处于城市圈、城市群框架内的县域单元,有很多发展机遇,也有较多困惑。

产业和人才被大城市虹吸,一些县城面临产业空心化问题。县城产业难升级、人才难聚集,主要原因在于与周边大城市处于不平等竞争状态。大城市集中了土地、人才、产业、资金、公共服务等优势资源,县城只能承接大城市产业的梯次转移,较普遍面临产业空心化的窘境。大城市周边县域的产业如何升级,新动能方向何在,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新的思考和再定位。

县域资源不断向县城集中,县域内部极化现象日趋严重。一些县市学习借鉴大城市发展思路,将全域优势资源向县城集中,进一步抽吸乡镇发展资源,不断扩大县城规模。调研组发现,一些靠近县城的村庄,土地指标被县里拿走,成为“没地、没钱、没人”的“三无城郊村”,有些还形成环县城贫困带。此外,城乡接合部不断出现的农村城镇化社区,与乡村社区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两种治理体系在这一空间如何融合、如何实现有效治理面临挑战。

人才下乡和资本下乡遇到瓶颈。土地指标都被大城市、县城上收了,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公共服务多集中于大城市,形成“人往高处走”的空间架构和城市化发展格局。许多干部群众表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下乡和资本下乡,但因为要素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优质发展资源很难沉到下面,反而是不断“向上走”,城乡二元结构反而被强化了。

2

构建“城乡共享社会” 已有先例可循

2019年,桐乡市被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浙江嘉湖片区。该地以构建“城乡共享社会”为发展理念,探索以较小化成本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将县城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心,推动医疗、教育、文化等部门人员“县聘乡用”,持续强化公共服务向乡镇、村庄辐射延伸。

——将乡镇作为特色产业聚集中心,培育垂直行业冠军。乌镇文旅产业享誉全国,洲泉镇的化纤、橡胶、机电等特色产业优势突出,濮院镇是羊毛衫生产和批发基地。

——将美丽乡村作为产业链、价值链起点,推动乡村资源城乡共享。位于洲泉镇湘溪村的华腾牧业,通过生猪养殖融合庄园经济的整体布局,“猪舍里”已成为长三角的知名打卡地。

——将数字技术作为三农新基建,推进农产品智慧供应链建设。谭家湾云上试验农场内各农业场景中的关键要素数据已“上云”,实现种植、追溯等全流程自动化。农民还能实时与全国各地的农业专家交流互动,为全国“上云”的各涉农主体提供跨区域综合赋能服务。桐乡在推行“一证一码”追溯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产品线上销售,加快布局农产品智慧供应链。

3

探索“共富”实现路径

构建“城乡共享社会”,不是为了做大“总盘子”而先牺牲某一方利益,然后再进行利益补偿,而是重新定义和挖掘不同层级的资源优势,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实现城乡双向赋能。这为建立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提供了新模型,推动城市化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在县域这一空间节点上的有机统一。

将“城乡共享社会”作为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核心内涵,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创新。“城乡共享社会”是在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并行出现后的社会发展新形态。建议进一步围绕“城乡共享社会”的发展规律、构建原则、实现路径、发展目标、评价标准等展开深入研究,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供理论支撑。

将“城乡共享社会”作为城市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模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政策创新。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在政策和空间上将城乡界面打通,提供了政策创新通道。建议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框架下,优先在发展基础较好、改革意愿和创新动力较强的地区,以建设“城乡共享社会”为导向,给予地方改革授权,推动政策集成创新。

将“城乡共享社会”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业态优化布局的内在逻辑。一是在空间规划和空间布局上,统筹布局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形成扁平化、网络化布局。建议在省级、市级土地指标分配上,合理向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倾斜,单列乡村公共服务体系用地计划,针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项目给予优先保障。二是在乡村合理布局一些面向县域乃至城市圈的特色医疗和教育、文化项目,促进产业、资金和人才下乡,推进都市圈、城市群内部资源要素的分布式安排。三是加快推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物流体系,补上乡村物流短板。在新一轮乡村建设行动中,进一步加大农村智慧物流与供应链体系建设的投入,促进农村供应链与新兴产业链加快融合。(执笔:吴亮 高远至 杜衡 任峰 刘浩)

之四:来自一线的微改革

1

浙江湖州:城乡医疗“融”起来

一张统一的医疗数据网,让湖州市原本不平衡的城乡医疗资源走向融合,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互联互通:信息“通”起来了

湖州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胡小军说,目前,湖州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市域全覆盖。

湖州还制订了浙江省地市首个数字化医共体总体设计方案,统筹推进医共体信息化运行。以集团为单位,统一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在全市统一建设医疗资源池,汇集医共体各单位住院、专家资源和检查资源,并与省级平台对接,建立涵盖全市各个医共体的省、市、县、乡四级医疗资源双向共享通道。

“任何一位社区医生在接诊病人时,都能实时查阅到病人在全市各级医院就诊或住院时产生的诊疗信息。”湖州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饶如锋说,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汇集了湖州市民自2012年以来在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就诊产生的诊疗数据和健康档案,数据纵向流动能实时通达基层医疗机构。

统一管理:服务“全”起来了

湖州市居民对于“医后付”服务已习以为常。“看病做检查、配药,不需要跑来跑去付钱了,少排3次队,全部看完回家,在‘健康湖州’App上面一次性付费就行。”吴兴区织里镇晓河村的徐大姐说。

“健康湖州”上线以来,累计服务360.7万人次,减少患者付费排队次数1082万人次。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渗透到百姓就医的每个环节,有了更多贴心的便民服务。

疫情期间,依托城市数字大脑和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湖州建立了全方位的联防智控体系,实时归集全市所有的医疗机构门诊急诊数据和所有药店的配药数据,并通过城市数字大脑发送给基层进行摸排管控。

资源下沉:基层“强”起来了

从2019年7月开始,依托长兴县中医院放射科资源和互联网平台,长兴县中医院医共体集团组建医学影像会诊、预约诊疗共享中心,所有分院影像分中心只需负责拍片,由中心负责统一给出诊断报告。

在医共体集团夹浦分院医技科工作人员陈宝珍看来,影像中心建成后,既方便了自己“拜师学艺”,又能让病人少跑腿,享受乡镇看病县里诊断的“增值服务”。

疫情期间,吴兴区埭溪镇茅坞村居家隔离人员通过“云视讯”网络平台与湖州市第一医院医疗保健集团专家视频对话。“我们在全市率先使用了云技术,提高了隔离人员管理效率,这完全得益于上级医疗资源的下沉。”吴兴区埭溪镇中心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陈亚萍说。(半月谈记者 黄筱 屈凌燕)

2

河南鄢陵:沉睡农地“醒”过来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一项改革任务。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通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让沉睡的农地资源“醒”过来,形成多方共赢局面。

盘活农村沉睡资源

当前,一方面是小微企业找不到生产用地,一方面有大量闲置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如何盘活这些土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价同权入市是问题的关键。

根据国家、省、市安排的改革任务,鄢陵县决定先试先行。该县先对所有镇和行政村开展集体建设用地普查,摸清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底数和规划情况。2020年6月28日,鄢陵县首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破冰入市,马栏镇李孟社区的两宗土地共34.136亩成功出让,交易额689万元。

鄢陵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在合理布局入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同时,将探索位置偏远、闲置废弃、零星分布的存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整治出的指标在市域范围内流转使用。

划定底线,严格程序

鄢陵县首先划定改革底线,把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职能,设定在围绕乡村振兴规划,发展旅游、商业、工业等上,严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擅自改变规划条件,禁止农用地以建设用地名义出让、租赁。

为做好入市过程和环节控制,鄢陵县研究制定了多个政策文件和相关制度,在入市主体和入市地块的合法确认、入市方式及程序、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入市抵押贷款、纠纷解决办法等方面,都明确了具体操作步骤,确保了土地入市交易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根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本和收益对比,鄢陵县实行差别化收益分配机制。在入市过程中,鄢陵县注重保护农民利益。村集体所有的经营性建设用地,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村民表决决定,逐级向上申请。入市项目获批后,村民就地价评估、入市方案、收益分配等再次执行“四议两公开”,由村民自主决策、决议入市。

实现多方共赢,助力乡村振兴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包養網用地入市主要解决了村集体没收入、小微企业用地难等难题,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马栏镇李孟社区党支部书记张会民说,计划将出让土地所获收益分成几部分使用,一部分用于修路等公益事业,一部分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计划投资建设物流仓库。

“再也不用到处租房生产了,终于有了自家的厂房用地。”获得这一地块使用权的企业主贾玲说,公司拿着土地证到银行抵押,银行当天就批了300万元的贷款。贾玲说,她的企业能带动马栏镇李孟社区周边30多名村民就业。(半月谈记者 刘怀丕)

3

广东英德:涉农资金“活”起来

把财政资金用在急需的地方

广东省英德市农业基础设施欠账多,曾长期靠转移支付“吃财政饭”,涉农投入支出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大。近年,英德市利用广东省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的机会,通过统筹使用涉农资金用活了钱、办成了事,推动了农民增收、产业发展、乡村振兴。

英德市市长肖勇科介绍,2019年至2020年,英德市统筹整合各级财政涉农资金13.26亿元,集中用于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扶贫开发等方面。

投入资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英德市纳入规划整治的自然村已全部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改革实施以来,把财政资金用在急需的地方,用在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用在老百姓最需要、最盼望、收益最大的项目上,真正提高了财政资源配置效率。”肖勇科说。

三个转变

钱该怎么用活用好?英德市副市长罗伟权介绍,主要从几个方面抓转变。

一是转变理念。改变以往“先安排钱、再研究事”“钱等项目”的模式,改而“先谋划事、再安排钱”,将项目库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未进入项目库的项目,原则上不得列入预算安排。成立市涉农项目入库评审小组,由涉农成员单位派出人员对申请入库项目进行联合审查,提高入库项目的质量。

二是转变思路、简化流程抓效率。深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对现有工作流程、资金分配机制和项目建设流程进行优化重构,对涉农建设项目各环节流程进行优化、简化、再造。取消报账制,按要求对涉农包養奖补资金程序进行简化,对美丽乡村资金拨付手续进行简化。

三是转变管理办法强绩效。将绩效目标全面纳入项目库管理,各涉农单位按照“谁申请预算、谁申报目标”的原则,合理确定绩效目标,确保绩效目标能如期完成并对绩效目标负责。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把评价结果作为单位绩效考核以及以后年度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钱用得好、用得有效果的,下一年度在资金分配中予以倾斜。

加大改革力度,破除改革阻力

采访中,一些基层干部反映,改革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阻力。有的部门站在部门利益角度考虑问题,难以形成最大合力;有的部门对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政策理解不透,对具体要求把握不准,存在畏难情绪;有的部门仍按照老一套开展立项、招投标、财审、报账等,既不利于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工作顺利开展,又额外增加成本和费用。

当地干部建议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特别是加大县(市)级一般转移支付比重,提高县(市)级涉农资金的补助额度,赋予县级更大的整合自主权和空间。深入推进涉农领域“放管服”改革,赋予各地必要的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的自主权,充分激发基层活包養力。

上级部门需进一步加强协调联动,特别要避免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后,上级部门仍是多头考核,要精简监督检查频次,尽量开展多部门联合的综合性监督检查。

进一步加大整合范围。如英德市在前期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中,只要100%农户同意,即可由市财政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直接划拨到村集体。但根据新要求,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必须直接划拨到农户,此类资金能否整合、如何整合,还需要再探索。(半月谈记者 吴涛)

索要数查覓包養價格万元彩礼结婚后“人间蒸发” 警惕多地贫困区发生骗婚!_中国扶贫在线_国家扶贫门户

原标题:警惕多地贫困区发生骗婚!

新华社电 将虚构身份信息的女子介绍给贫困农村单身男子,以订婚购买首饰、衣服、手机等名义,索要几万元至十余万元不等的彩礼。结婚后女子以各种理由离开,携款潜逃。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随着公安机关对人贩子买卖婚姻的包養严厉打击,“花钱买媳妇”现象大大减少。但是,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做媒”的旗号,针对贫困地区特别是山村大龄男青年开展有组织、分工明确的骗婚,甚至形成地下产业链。

记者近日从多地公安机关获悉,相关案件频发,仅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不完全统计,今年已立案数十起,另有大量线索在追踪。

收取彩礼十余万元,婚后以各种理由携款离开

湖北武穴男青年小包養網郭30多岁依旧单身,家人很着急,通过媒人介绍他相亲。

在当地一名农民家中,小郭见到五六名年轻女子。媒人王某某对小郭说:“这几位姑娘你相中哪个告诉我,我来牵线。”不久,王某某反馈消息:“准备好彩礼钱再来,等我通知你们见面就可以结婚了。”

彩礼钱要价11万元,小郭父母分四批给王某某送了10.8万元,并置办了新婚家电家具。很快,小郭与这名女子结婚了。

没多久,女子以“想回家看看”“爸爸病了”“奶奶不行了”等理由多次提出要回家。小郭的父母不放心,打电话给王某某,王某某称女子会回来,并让小郭父母出路费。然而,离开后,这名女子再也没有回来。反复催问王某某无果,小郭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骗局,于是报警。

这并非王某某首次作案。据武穴市公安局介绍,安徽省舒城县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日前来到这里,提出协助办理结婚诈骗案,其中一名多次行骗的嫌疑人信息直接指向55岁的王某某。

武穴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三中队中队长钟贫贵介绍:“王某某曾于2012年12月涉嫌同样罪名被打击处理。之后她变得更为狡猾,在后来的涉案中不承认参与组织‘骗婚’,坚称是‘做媒’。”

在不断发现王某某涉及多起诈骗案的过程中,警方抓获了与其来往密切、化名为“赵显彭”的云南籍女子陈某某等团伙成员。清查物品时发现,陈某某包里有一张写着身份证号码的纸条和一张担保书,内容是大法寺镇某村青年李某和“金兰”结婚,为彩礼费要梅某某等人担保等。经查,年龄和名字均为虚构的35岁云南德宏籍人员金某某,就是女子“金兰”。

经审讯,金某某交代了其伙同王某某、陈某某、梅某某等人诈骗李某十万余元的犯罪事实。

有组织分工施骗,骗婚女可分3万至5万元

警方介绍,这类诈骗团伙多选择中部山区、贫困地区的大龄未婚男青年作为目标。

据了解,在多包養地骗婚案中,每户受害者被收取彩礼6万元至14万元不等。参与诈骗的女子多是无固定职业的社会闲散人员,她们被组织者许以高额报酬参与诈骗。

据部分诈骗团伙成员交代,为防止被骗对象“找上门来”,骗婚者的姓名、籍贯等多是虚假信息。有的甚至假扮外国人,因为跨国身份不好核实,方便“圆谎”。

办案人员介绍,这类骗局的套路如下:有人负责在各地寻找“猎物”,以“说媒”方式骗取信任;等受害人“上钩”后索要高额礼金;“新娘”在婚后找各种理由与男方发生矛盾,携款潜逃;当受骗者找“介绍人”解决问题,则以“只负责做媒”“夫妻矛盾应自行协商”等理由摆脱干系,逃避警方打击。

据悉,诈骗来的钱财,参与相亲的女方一般可以分得3万至5万元不等。

骗婚令一些贫困户陷入更深贫困,应加强全面治理坚决打击

记者调查了解到,骗婚案中收取的6万元至14万元彩礼,对于多数以种地作为唯一收入来源的受骗者家庭来说,往往意味着多年省吃俭用的积蓄,有的家庭甚至因此背上巨额债务。钟贫贵介绍,近年来,中部山区甚至部分贫困地区接到此类报警明显增多,部分贫困户因此陷入更深的贫困。

办案民警表示,打击此类骗婚难度不小。一方面,骗婚人员多是以“做媒”的身份进行诈骗,有些还通过网络、电话等途径找到不知情者牵线,并在警方介入后坚称自己没有从中获益,相关证据不易锁定;另一方面,参与骗婚的女子并不是在收取礼金后直接失踪,而是会与被骗人员生活一段时间,造出“性格不合”“婚姻破裂”等现象,难以定性。

武汉大学城市安全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副主包養行情任尚重生说:“犯罪分子利用偏远地区群众警惕性较低、爱面子不愿报警的特点布设骗局,影响极为恶劣。相关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严惩此类行为,形成震慑。也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知晓此类骗局的存在。同时要注意办理正规的结婚手续,在法律上保护自身权益。”

贵州贵定:“农旅融合”促振兴_中国查甜心包養網网

3月3日,在贵州省贵定县盘江镇“金海雪山”景区,游客乘坐观光包養小火车观赏油菜花。

近年来,贵州省贵定县包養盘江镇依托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包養網,围绕坝区高效农业发展定位包養網比較,大力发展“水稻+油菜+稻包養網田鱼”特色农业项目,推动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1   2   3   >  

降低查包養經驗2.5%左右,这个数据与你我有关_中国网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我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什么是单位GDP能耗呢?

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每生产一个单位的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所消费的能源,通常以万元GDP消耗的能源(折算为标准煤包養)来计算。即:

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能源消费总量/国内(地区)生产总值

能源消费总量是指一定地域内,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居民家庭在一定时期包養内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

因此,除生产领域外,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也将对单位GDP能耗产生直接影响。

作为衡量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减排状况的重包養網要指标,单位GDP能耗数值越大,说明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越高。

绿色出行,绿色消费,从转变观念开始,从点滴小事做起,降低单位GDP能耗,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综合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领导包養網干部统计知识问答》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制作


代表委查包養员热议两会: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_中国网

过去一年,中国粮食生产“二十连丰”,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眼下,春耕备耕次第展开、农货特产远销各地、乡村旅游热闹红火……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表示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毫不放松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端牢饭碗信心足

2023年,中国全年粮食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产17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端牢中国饭碗的信心和底气越来越足。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监利市精华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毕利霞说,她所在的合作社已经建设了智慧农场。“包養網通过引进数字化农机管理中心、地面物联网、可视化云平台、北斗自动导航和无人驾驶系统等设备,传统农业加快向数字农业转型。”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委常委杨松说,六盘水海拔高,气候多样,土地贫瘠,对种子的要求较高。当地因地定株,做好良种选育和推广。“去年我们试种了抗风性强的玉米新品种,比传统品种早一个月成熟。丰收时节,附近的农户纷纷赶来看效果,好种子能让农民多挣钱。”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包養行情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姜明一直关注黑土地保护。他在调研中发现,不科学的玉米秸秆离田会导致黑土耕层流失。“用好养好黑土地,关乎大国粮仓的丰盈。我建议设立秸秆打包带土全链条评价体系,加快秸秆打捆机除尘设备升级换代,从源头降低带土量。”姜明说。

因地制宜兴产业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不少代表委员认为,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可以有效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田间地头的直播“带货”,让农特好物成了“爆款”。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建湖县天和生态农业合作社理事长鲁曼建议各地与电商协会、职业院校合作,实施职业农民培养计划,通过电商直播、品牌营销、物流与仓库管理等专业培训,培养农村电商人才队伍,让返乡青年运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鸿坤生猪养殖场总经理李志娟,近期正为推动完善当地生猪冷链分割屠宰产业链和蔬菜产业现代化想办法,“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农民收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李志娟说,“搞乡村特色产业要充分应用新的技术条件,让更多农民从产业增值中持续受益。”

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禽研究所所长陈淑芳说,传统养殖模式向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新模式转变,是中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科学养殖在节约劳动力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助力农户走上现代化的绿色农业之路。

“乡村全面振兴没有可以照搬照套的模式,一定要因地制宜,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牢饭碗。”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包養網庄街道代村党委书记王传喜说,乡村全面振兴要强化片区共建思维,探索以多个村庄为单位,打造联村特色产业,形成片区产业链。

唱响文旅“融合曲”

乡土村落的文化脉动与生机活力,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一些代表委员认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文旅融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河南打响了信阳茶文化节、固始根亲文化节等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让乡风更文明、产业更兴旺。”全国政协委员、洛阳理工学院副校长马珺说,乡村地区应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和村民生活品质。

“下庄村百姓以前只能种种地,现在特色产业、旅游,样样都做得很巴适。”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说,下庄村从村口到村里落差达1000多米,以前仅靠绝壁上的一条小路出村。包養網 花園如今,村里人开凿出山路,路通了,在当地就业的机会来了。“扎染人才重拾技艺,开起扎染手工艺坊;村民可以在民宿客房部做卫生包養網、去食堂帮厨、当讲解员,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下庄人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精神面貌越来越好。”毛相林说。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皇城村党委书记陈晓拴建议,把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纳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扶持乡村旅游点修建道路、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同时,加强旅游市场管理,进一步营造文明规范有序的乡村旅游环境。

(本报记者闫伊乔、郑智文参与采写)

女子辞职找离异男包养 被对方儿子赶出门希望落空 _ 中国发展查包養行情门户网-国家发展门户

3

没青春没收入

她被束缚在没有爱的“家”里

回到南宁后,蓝先生帮周女士安顿了生活,就回武鸣了。只有在需要周女士时,蓝先生才会从武鸣到南宁市中心与她约会。周女士说,她原本想回酒店工作,但酒店方面说她辞职后已经又招了新员工接替了她的工作,她没能再到酒店工作。

没有人介绍,周女士几乎找不到工作。没有了收入来包養網源,她只能靠蓝先生接济。她原本只是想依靠蓝先生,但没了工作,她对他变成了依赖。蓝先生每月给她几百元基本生活费用,对她平日的生活从不过问,只有在到南宁约会时,他们才会聚在一起说说话。蓝先生一走,周女士又陷入了孤独当中。蓝先生每月给的钱,付完房租之后就没剩多少了,周女士只能到处打零工,给别人做清洁家政赚外快。“我本以为找到了一个家,可又重回到最初的孤独和绝望当中,特别难熬。”周女士说,蓝先生只有在需要时才找她,其他时包養網间从不理她,这让她内心很不安,两人还经常为此吵架。

为了安抚周女士,2015年,蓝先生在南宁买了一套房,一起去看房时,蓝先生说会在房产证上写两个人的名字。当房产证拿到手之后,周女士才发现,房产证上只有蓝先生的名字。蓝先生对此的解释是,不管写谁的名字,都是给她住的。但他也加了一个条件,就是只要两个人在一起,这房子就归她住。

从2007年认识到现在,周女士和蓝先生已经纠缠10年,在这10年里,蓝先生以前说过的承诺都没有兑现,对她现在的状况也漠不关心。周女士说,她知道蓝包養網先生不可能给她婚姻。去年,她想离开蓝先生,蓝先生也没有丝毫挽留,只是对她说,如果她去找别的男人,那她必须搬出现在的住所,如果继续跟他,这房包養平台推薦子继续给她住。

“我觉得他就是这样控制我,以前他让我辞职,我包養平台推薦没有收入,他就每月给我点钱;我没了住所,他又拿这套房子来套住我。”周女士说,她很后悔当初自己的选择,因为自己想要找一个依靠的念头太强烈,结果自己变成了一个只能依赖别人生活的人。她在老家隆安有房子,但她没脸回去住。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她更没勇气回去了。

周女士现在每天拼命地工作,在很多家政公司求职,只要有活干,她就出工。周女士说,她就是想多挣钱,哪天自己有能力租房子住了,她就搬离那里,过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