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沃野 “微”查覓包養價格观巨变_中国网

扎根沃野 “微”查覓包養價格观巨变_中国网

【编者按】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号角催人奋进。奋斗路上,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讴歌者,也是历史的参与者、推动者。深入践行“四力”,必须扎根基层,深耕调查研究。2022年起,新华社河北分社选派年轻记者赴新华社定点帮扶县——新河县农村挂职锻炼。数月时间,每位驻村记者与村民同吃同住,与群众一起干农活、话产业、谋振兴……他们用心用情体悟,用笔和镜头记录,以小切口、小故事观察大时代、大变迁。

驻村更要“助”村

新河县寻寨村是一个典型的冀南农村,以前这里水旱灾情频发,土地贫瘠,年轻人多外出务工,老人则留守务农。虽是传统农业村,但这里也是寻寨镇政府驻地,且处在连接新河和巨鹿两县的交通要道上,所以这里集镇熙攘,人气颇旺。
  2022年元旦刚过,记者来到这里开始了为期100天的驻村挂职锻炼。初进村子,见到的第一个人便是于胜斌。他是寻寨村的党支部书记,也是村委会主任。多年前,老于开过面粉厂、办过种植园,还经营过驾校。后来,他抛下生意回村当上支书,致力于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老于爱种地,开过面粉厂的他,对种小麦情有独钟。针对村里水旱灾情频发,他带领大家维修灌溉机井,找来农技专家维修保养农机。很多盐碱地、低洼地,现在变成了能灌溉的可耕地。
  传统农业种植收益低,乡村振兴光靠这个还不够。2019年,县里力推“牧原养殖”,这是一家集饲料、育种、养殖、包養網價格屠宰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老于四处跑办,帮助村子成功入股分红。
  寻寨村是新河县第一大村,全村共1696户4517人,有耕地4800多亩。
  在乡村,鸟叫、鸡鸣、犬吠……一切都可以成为天然的“闹钟”。早上7点,街口卖酥鱼的店主就开始了一天的生意。在这里的3个多月,记者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搬着水盆、拎着板凳、系好围裙、戴好套袖,坐在店门口等着顾客。
  小店紧邻顺丰快递站点,有不少骑电动车从外村来此取件的顾客,听到吆喝声,也会顺便买上一条鱼回家。店主介绍,赶上逢年过节,一天能卖出四五十条鱼。每天经营十几个小时,除夕也不打烊。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店面,是他追逐梦想的舞台。
  从卖酥鱼的小店出发,一路向北,3公里的路上,日用百货、文具图书、水果蔬菜、银行服务……各式门店沿街而设,堪称整个乡镇的“CBD”。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村,寻寨的种植养殖业乃至农产品加工业都还发展得不错。村里有个占地300多亩的农业生态园,谷物、蔬菜、园艺作物和水果,一应俱全。近几年,园区还搞起了淡水鱼养殖,为周边居民提供农业观光、采摘和垂钓服务。
  用脚步丈量土地并非易事,刚来寻寨村3天,记者的两双袜子就都磨出了洞。无奈之下,从网上下单了一包袜子,只隔了一天,快递就寄到了村里。
  如今的农村,物流便利程度不比城市差。电商兴起,村里人“迷”上了网购,寻寨村快递服务站点就有6个。为了找到快递站点,初来乍到的记者,随便一绕,微信步数记录又能多出1000步。
  寻寨村之大,两双袜子走不完。乡村振兴之道,更需一步一步体会。
  虽然驻村只有100天,但记者深感,要驻村,更要“助村”。长期以来,相较于城市社区,乡村经常给人留下“衰落”“冷清”的印象。如何让老龄化程度日深的乡村重焕生机,是每个驻村工作队员必须直面的难题。
  70岁的郑联果是村里的独居老人,子女在外务工,虽然没啥负担,但她总觉得生活缺少滋味。鉴于村里剩余劳动力多是妇女和老人,驻村工作队利用村集体的闲置房屋建了个手工车间,帮助她在家门口找了个活计。在村里组织的手工活技术比武中,她在规定时间内缝的袜头多,顺利地将米面油这样的奖品收入囊中。
  59岁的脱贫户于西民种了一辈子庄稼,这几年因为腰伤干活不便。驻村工作队帮他在养殖场找了份饲养员的差事,负责开着小车给牛运送草料。如今,他在家门口上班,每月收入3600元,比外出打工攒下的钱都多。
  53岁的村民程翠台,丈夫卧病在床无法外出打工,驻村工作队就把眼镜盒加工材料送到她家中,等她加工好后,由专人上门回收。
  在新河驻村时,记者看到,驻村工作队员放弃双休日、节假日,千方百计帮助脱贫户就业找门路,自己的亲属却可能还在家待业。他们一年难得见到父母几次,却天天能见到帮扶户。他们把村里当作自己的家,把驻村工作当作家务事来做。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积淀多少故事。记者在这里看到了中国乡村的真实场景,看到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给欠发达地区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冯维健)

脚步丈量乡村巨变

作为冀南平原上一个10多万人口的小县,新河县是红军名将董振堂的故乡,也曾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经历艰苦奋斗于2019年实现全面脱贫。2022年6月,记者来到新河县寻寨镇南杜兴村,开启为期4个多月的挂职锻炼。南杜兴村田间是最普通的玉米小麦和淳朴包養網心得农民,平平无奇的它恰恰代表了中国最普遍意义上的农村。
  记者打小在乡镇长大,出门就是一望无际的农田。但深知熟悉不等于理解,去地里不等于接地气,看到事实更不等于了解真相。在挂职蹲点调研期间,记者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跟着瓜农街头卖瓜、开拖拉机收玉米、摊晒秸秆喂牛羊、和村镇干部彻夜长谈,用脚步丈量中国乡村十年巨变。
  走访脱贫户是驻村第一件事,热心的村支书邱英亮找来一辆自行车,没想到我第一次骑就扎了胎。中午回村步行变推车行,到了农户家已是满头大汗。相比十年前,33户脱贫户家家生活条件大幅改善,他们说“不愁吃不愁穿,看病报销不少,子女上学补助很多,帮扶单位还常来看”。
  天气炎热时,村民往往凌晨四五点就起床下地,下午太阳热乎劲过了再下地。清晨六点,邱瑞东夫妇把化肥和麦种抬上拖拉机,记者坐在拖拉机翻斗里的小凳子上,和他们一起穿过大地升腾起的薄雾驶向田间。撒化肥、旋耕、播种……四亩地仅用半天时间,这种高效的生产方式是邱瑞东以前难以想象的。十年前,邱家四亩口粮田全靠一头牛,仅耕地就需要两三天时间。
  南杜兴包養網村沙质土地居多,过去靠人畜耕种,乡亲们看天吃饭,贫穷一直困扰着这里的人们。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愈加高质高效,无人植保机喷药、大型机械深耕精耕、灌溉管道铺到地头,邱瑞东家的小麦、玉米亩产分别由改革开放前的二三百斤涨到现在的千余斤。
  邱瑞东还记得幼时一家六口挤在三间青砖土坯房里,冬冷夏热,屋外大雨屋内“小雨”。现在邱家小院在离村口不远的顺发巷,四间正房、四间偏房,葡萄藤架在小院上方,黄澄澄的柿子挂满枝头,与晾晒的金黄色谷子相辉映。
  从农忙全家上阵到一个电话农机全包,从地里刨食到家门口打工收入可观,从地窖储水到纯净水24小时供应,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这十年,也是邱瑞东一家梦想逐个实现的十年。
  农田里总有真学问。在以西瓜闻名的沙里王村有次采访记忆犹新,这家人种20亩地,6亩沙土地用来种瓜,好地种玉米小麦,种瓜收入明显较高。记者脱口而出:“种瓜这么挣钱为何不多种点?”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调研农村特色种植养殖,记者跟着农户卖了一车瓜之后就明白了:西瓜集中上市情况下,爷爷、父亲和孙子需要三辆三轮车兵分三路去卖,以避免积压。
  在过去,规模效应弱、产品与市场脱节等往往成了特色种植养殖发展瓶颈,如今新河县加快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越来越多村民从中受益。寻胡路村的皇冠梨、刘秋口村的“鱼菇大棚”、白穴口村的千亩浅水莲藕、宋亮庄村的百亩黄韭种植基地……近年来,新河县先后培育打造了精品蔬菜、中药材、食用菌、葡萄等20个特色产业基地。
  乡村振兴需要能够真正实现“造血”功能的产业发展,还离不开敢想敢干的致富带头人。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年轻人瞅准时机,选择从车水马龙的繁华城市返回相对贫瘠的乡村,用稚嫩肩膀、清醒头脑、过人勇气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一对“85后”夫妻回南杜兴村从事多肉大棚种植,借势电商经济搞起直播带货,旺季销售额相当可观。他们告诉记者,虽然多肉种在盆里,但也要放置在地上,只有接地气才能更好存活。多肉植物原生环境较为恶劣,不多浇水,它们反而会将根系扎向潮湿的地底。这跟记者工作何其神似,如果脱离了基层、脱离了农村、脱离了群众,不光是远离了赖以汲取养分的土壤,更是失去了不忘初心的精神源泉。
  记者的住所隔壁就是镇长办公室,值班时总是灯火通明。刻板印象里,往往越小的地方生活节奏越慢,偏偏这里乡镇干部的节奏丝毫不输一线城市白领。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知不觉写下近几万字驻村笔记,记者也深切领悟到,为什么说只有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笔下才会有神?为什么说直抵现场、直抵事实、直抵真相,才能直抵人心?为什么说受众在哪里,新闻工作者的主战场就在哪里?答案或许就在万里路途、在群众身边、在泥土和露珠里。

(杜一方)

东董村刮起新风尚

今年3月底,记者来到新河县西流乡东董村,开启了为期三个多月的驻村挂职锻炼。“东董村共有380户、1110人……”一串串数字,是对东董村最初的印象。
  记者打小在城市长大,对于农村生活可以说是毫无了解。但是驻村工作给了我深入认识乡村的机会。传统乡村正有一股新风尚迎面扑来,它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休闲娱乐、村民就业、农业产业等,一切都在呈现新气象。
  4月初的一个傍晚,我和村支书脱秋国在支部整理支部会议记录。突然,楼下响起了激昂的旋律。我随口问:“书记,楼下广场在干什么?”村支书回答道:“现在天也好了,村民们晚上就来文化广场唱歌、跳舞。”
  每当夜幕降临,东董村的文化广场就热闹起来。在音乐声中,村里的大妈们跳起了广场舞;大屏幕里播放的《西游记》相关故事引来众多小朋友围观;棋盘边上更是挤满了围观的村民。
  从最初的不好意思到如今的自信满满,现在来跳广场舞的村民越来越多。“广场上的活动很丰富,大人小孩都喜欢来这里,而且都是乡里乡亲,共同话题也多,能在一起唱歌、跳舞特别开心。”村民脱淑娟说。
  文化广场热闹了,村里的麻将机则凉了下来。过去随处吆喝一声就能攒个局,如今寻遍全村都难凑齐“一桌牌”。
  西流乡宣传干事杨璐璐说:“现在文化广场上的活动很丰富,无论是跳舞、唱歌,还是打球、下棋,村民有丰富多样的娱乐选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放松身心的方式,也增进了邻里乡亲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在东董村,不仅是体育运动,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这里还建成了村史馆、“脱脱文化园”等群众文化阵地。
  55岁的东董村村民脱文通表示,如今的日子越过越好,每一天都过得既充实又有收获。
  日子好在哪儿?家门口打工,收入有保障!每天清晨6点,脱文通都会到村东头的大棚基地忙活,除草、施肥、浇水,他干得格外起劲。“以前想工作没机会,现在工作都到了家门口,咋能不抓紧?”
  脱文通快人快语。趁着休息间隙,脱文通打开了话匣子。谈起以往,他直叹气。人到中年,老伴已经去世,还有一个孩子上大学,自己没手艺出去打工,只能靠种地为生,多年前成了村里的贫困户。
  “多亏了村里引进了这些好产业,地里的活儿我都熟悉,有信心能干好。”谈起现在,脱文通声音洪亮了很多。他算了笔账,自己在大棚务工,每月平均收入2000余元,一年保守估计收入也有2万余元。
  “我如今55岁了,守着家门口,一年赚2万多,上哪里找这样的好事?”脱文通笑着说。
  “在咱们村,只要想干活,不愁没工作。”东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脱秋国说,村里产业发展越来越好,羊肚菌和葡萄大棚等,样样都有收益,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50万元。
  清晨,记者和新河县农业农村局驻西流乡东董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唐振红行走在东董村的田间地头,放眼望去,小麦出苗齐全,叶肥根壮,长势喜人,绿油油的麦苗像一张绿色的地毯,铺满了农田,在阳光的照耀下,生机盎然。
  早上六点,技术人员就在田地里调配农药,并把勾兑好的药剂倒入无人机药箱。伴随着一阵阵螺旋桨的嗡鸣声,无人机在他们的操控下,沿着麦地匀速飞行,雾状的农药随着气流均匀地散落在田间地头。
  30亩地仅用十多分钟就完成了打药,这种高效的生产方式是唐振红以前难以想象的。他说:“以前这30亩地,如果使用人工打药的话,可能需要几天时间。”
  “世青哥,你们的‘智慧方舱’筹备得怎么样呢?”每周记者都会来到众乐种植专业合作社,与负责人张世青聊一聊“智慧方舱”的准备情况。
  每当张世青谈到“智慧方舱”的未来优势,他总是不自觉地笑起来,不善言谈的他开始侃侃而谈。“‘智慧方舱’能够通过5G网络远程管理内部空间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在不同季节为不同食用菌品种创造最佳的生长环境,进而实现稳产、高产。”
  如今,众乐种植专业合作社购置并在东董村、南马庄村、田村安放了“智慧方舱”。作为带动村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单个方舱占地面积40平方米,年产值约50万元,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近2万元,为村民提供10余个工作岗位。

(张玮华)

行走新河看“新”变

初冬时节,寒气渐浓,冀中南平原上播种不久的冬小麦已经出苗,站在田埂上望去,满眼新绿。两个月前,记者来到河北省新河县驻村调研,那时的田间地头还是一片金黄的丰收景象。与平时采访不一样,驻村让记者有了更多时间,在蹲点村和周边村庄走访,真切感受新河农村的新变化。
  记者第一次见到脱淑玲,是在西流乡南马庄村的“智慧微工厂”。当时,她正和其他村民一起采收成熟的榆黄蘑。“智慧微工厂”由两个菌菇车间组成,它的优势在于,能够远程管理内部空间的温度、光照等条件,在不同季节实现稳产高产。单个车间年产值约50万元,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近2万元,为村民提供10余个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我和老伴儿年纪都大了,出去打工不方便。以前从没想过还有这么好的工作机会,家里的事儿都不耽误。”脱淑玲说。
  村党支部书记孙立岭说:“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可不小。墙刷白了、道路硬化了、路灯架起来了,还修建了敬老食堂和爱心超市,可以说从里到外来了个大变样。”
  特色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提升、民生事业提质,南马庄村月月都有新气象,让村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临别时,孙立岭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县里以南马庄村为基础,谋划了涵盖26个村的南马庄片区,要构建‘南马引领、百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新河之前,记者就听说这里盛产眼镜盒,从村集体产业到家庭工坊,继而延伸出多个现代化企业。一个小小的眼镜盒为何能培育出产值超20亿元的“大产业”?
  “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得去一趟前保居庄村。”新河县眼镜盒行业协会会长苏新建说:“20世纪70年代初,新河镇前保居庄村以集体名义创办了眼镜厂,新河县的眼镜盒产业就在其中一间简陋的厂房里发展起来了。”
  站在村口望去,前保居庄村似乎也没什么大不同,只是几乎每家每户门口都停着小汽车。
  “生产眼镜盒的技术要求并不高,妇女、老人一边照顾家务一边就把工作做了。”苏新建说,现在周边的村民也都来前保居庄村的眼镜厂打工,眼镜盒产业成了实实在在的富民产业。
  走着走着,碰见了年轻小伙儿李耀武,他今年才28岁。“我们村很少有年轻人出去打工,因为家里就有产业,收入兴许比外面还要高。”李耀武说,村里像他这样一家两代人乃至三代人接续做眼镜盒的不在少数。
  新河县眼镜盒产业以简陋的生产条件起步,以低成本优势逐步打开了全国市场。近年来,眼镜盒产业链条不断完善,皮革、纸箱、铁板、模具等配件产业也蓬勃发展。
  据介绍,目前,新河县有400多家眼镜盒加工企业,从业人数超过1万人,每年生产眼镜盒7亿多只。多个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产品以海外订单为主要销售渠道,销往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在西流乡苏章村,当地人告诉记者,有一个林晓养殖场,是一对年轻的大包養網学生夫妻创办的,干得风生水起。
  到了养殖场,30多亩林地上,养着12000只鸡和鸭,从无人机视角看去,很是壮观。此时,韩营营正在给鸡鸭喂食。第一眼看去,她的衣着朴素,甚至还有点破旧包養網。“天天和鸡鸭打交道,我不化妆,也很少穿新衣服。”她倒是不在乎这些,大大方方地给记者讲起了自己和丈夫创业的故事。
  “2008年毕业的时候我才24岁。年轻人嘛,雄心满满,就想干一番自己的事业,但父母肯定不同意呀,我们背负着很大的压力。”韩营营说,“2011年,我们返乡创业,从500平米的厂房、2000只鸡起步。”
  想法好、热情高,不代表事情就能一帆风顺。
  2019年,厂房失火,一夜之间损失上千只鸡,经济损失30多万元。“好多困难都意想不到,我们也是磕磕绊绊走过来的……”说到动情处,韩营营眼里不禁泛起了泪花。
  这些年,这对“新农人”赚来的钱大多用于扩大养殖规模。韩营营说:“现在我们还缺一个响亮的品牌,这是我下一步努力的目标。”
  回到住处,记者翻开《古今新河》一书,上面记载,新河县曾称堂阳县、蒲泽县等,后因境内漳河每次变迁都成为一条“新河”,遂得此名。
  如今,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在这片366平方公里的热土上,新河每天都在发生着新变化。

(苏凯洋)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